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魁 《现代教育》2012,(11):117-117
山东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第三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刘大槐通过总结古人学古的经验,总结出“因声求气”的学文方法,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使“义法说”具体化,为中国的古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姚鼐在学习刘大槐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并系统化了“因声求气”的理论,提出了学古的“死法”与“活法”,把诗法与文法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使这一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何洁 《现代教学》2013,(1):117-118
初中语文的教学要点,约定俗成为“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训练,近年来有向“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发展的趋势,教师们视品读文本、获得体悟、落实写作等为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于是将前两者“听、说”逐渐弱化,特别是“听”。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因声求气”,以文言文的读音、形式来解读文言文的内涵,是一剂教学良方,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时代的文化标杆,古文保存了优质的语言资源和深沉的文化底蕴。就其形式看,声律自由,长短随意,以气为主,无一定音韵之律,而有一定气脉之妙;就其内容看,以形象性的表意为主,尽泄襟抱与情怀。阅读古文必须以此为追求,因声求气,因象求意,构建古文与读者、世界的关联,清楚而生动地感受其生命情调。  相似文献   

5.
在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引导起来也比较费劲,容易出现冷场等意外情况。笔者发现,课文诵读的流畅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至少会影响课堂的流畅程度。所以诵读练习一定要走在前面,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情感的起伏变化。  相似文献   

6.
【引言】 2008年4月30日。在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聚焦选修课”活动中,我讲授了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根据赏析指导,本单元以朗读为主要教学内容,要让学生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来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之美。因此,朗读是本次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吴雪康 《文教资料》2007,(8):177-178
“因声求气”说是中国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文气”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文艺评论家们的一个重要话题。语文作为文艺理论的载体,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局限于文学常识,应更多地传递方法论的知识,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以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诵读"做出的解释是:念(诗文),即清晰响亮地朗读(诗文)。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其感情之充沛、意蕴之深广、声韵之和谐、音调之铿锵、辞藻之华美、气势之流荡,诗歌的情感性和音乐性决定了诗歌诵读的重要性。由桐城派作家倡导的"因声求气"说对我国古代诗歌诵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的桐城派人物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  相似文献   

9.
从音节字句上体会古人之神气的"因声求气",是刘大櫆文论语言学转向的必然逻辑结果。凸显以音节为关捩的语言感,使得"因声求气"的诵读之学成为桐城派的不二法门。它所生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美学:作古文成为桐城派的"行为艺术"。"因声求气"的根本诉求,在于在诵读中复活经典的"义法"而建构为心灵的秩序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因声求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探求语源、寻求本字,正确地解释连绵词,对阅读古典文献,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因声求义"和训诂进行阐述,分析其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清人王树枏的《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古代方言的辞书,在汉语方言学史和词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氏以声音通训诂,运用"因声求义"训诂原理进行字、词诠解的方法,在传统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中常关注虚词的语法作用,却易忽略其情味。因声求气,读出情味,不失为文言虚词教学的一剂良方。在这方面,黄小伟老师执教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学目标避"实"就"虚",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玩味虚词。教学文言虚词时,就应当做到适时而教,立足语境;注重诵读,因声求气。  相似文献   

13.
"声训"与"因声求义"在训诂学著作中经常被看做两个等同的概念,在训诂实践中也往往没有区别地交替使用。其实"声训"和"因声求义"在"训释词"和"训释目的"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更反映出二者在其适用范围和求义层面上存在着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从汉代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再到清代的“因声求义”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从而理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辨理"阅读"之畛域,通常可以将其分为"默读"与"诵读"两端,前者仅限于以"目"视之,即所谓"阅"也;而后者偏重音声之传达,即是"读"。《说文》云:"读,诵书也",因此我们今日理解"阅读"一义,其"诵读"之义不可偏废。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古今语言的历史差异,教授和学习都往往侧重词汇意义和语法现象的理解,却忽略了古书是尤其需要"诵读"的,究其原因,则在于书面考试的形式不能考查学生"诵读"的水平,而更偏重于考查对词汇意义的理解与语法现象的判断。因此,在极为有限的教学课时与备考时间里,教师往往会  相似文献   

16.
武媛媛 《语文知识》2013,(4):104-105
本文主要从现有一些词典对"暴虎冯河"释义的不足出发,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探求"暴虎冯河"中"暴"、"冯"二字分别对应的本字及表达的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暴虎冯河"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将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等同起来,或者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有的学者将声训视为训诂方式,有的学者将声训视为训诂方法,也有的学者甚至把声训与因声求义等同起来。其实,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在训诂实践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声训是训诂方式,因声求义则是训诂方法,不宜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亦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8.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19.
“因声求义”是通过考求古音以求古义的训诂方法。戴侗通过对语言文字产生原因和过程的考究推测,成为最早提出“因声求义”的人。方以智继承了戴氏的思想,并在自己古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在方言的运用、假借和通假等用字情况的处理、同源词研究等方面对戴侗的学说加以发展,为后世乾嘉学者运用这一方法并走向训诂高峰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冬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1):80-82,116
广义“因声求义”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义”说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