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广播这一老牌媒体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除了传统的调频收听外,广播与广播人也在积极拥抱着新媒体和新技术。本期茶座,让我们走近转型中的广播人。  相似文献   

2.
李默 《青年记者》2016,(7):63-63
媒体的技术革新是媒体融合的驱动力。在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技术应用的今天,任何突破性的技术创新都可能被运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传统媒体所擅长的文字、图像和声音似乎早已无法满足被新媒体“喂食”得越发挑剔的用户。于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在彼此借鉴、互通有无的同时,更是时刻将目光对准迭代不休的新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中所说的“平民意识”,是指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老百姓,以主要的版面和节目时间.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充分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在新闻传播中树立平民意识,实乃新时期发展城市广播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摘要】城市的交通晚高峰时段是广播媒体的黄金时段之一,新闻、音乐、脱口秀等节目在这一时段竞争尤为激烈。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节目在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创新的亮点,旨在为晚间广播新闻节目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于新媒体在不断进步,逐渐成长的今天,对广播新闻编采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复杂的媒体环境正在持续压榨广播新闻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广播新闻编采人员面对新媒体环境做出创新举措,主动适应并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紧跟融媒体时代的脚步。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出详细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广播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其优势之一在于以声取胜,以声感人。只有充分发挥声音的特色和优势,广播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所以在广播新闻中只有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表现新闻事实,才能调动和满足受众的收听欲望,带给受众以真实感、现场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类公共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政府的应急管理和媒体的应急报道都提出了挑战。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国内广播媒体发挥了广播"应急第一媒体"的功能。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2008年以来的报道,从提升记者现场报道能力、强化编辑提炼编辑功力、多内容多层次立体化报道及阶段性报道点面结合等几个方面对优化广播报道文本进行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播新闻如何做好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工具,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只有运用新闻连线才能更好地发挥广播的特色,才能在新闻媒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新闻连线节目也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如何更好地做好新闻连线,更好地体现广播特色?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新闻连线的选材。新闻连线节目细分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纪实性的;一类是评论性的。纪实性的新闻连线属纯事件性,就是记叙一个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而评论类的连线节目主要是有关人士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因此…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已成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对于新媒体的动态观察、梳理、整合、盘点,日渐成为广播节目中的新型内容样态。电台职能部门成立了多媒体(新媒体)编辑部(工作室),从传统采编队伍中分化出"新媒体观察员",并逐步专业化、职能化。新媒体的即时、海量、交互性特点,与广播媒体的灵活、便捷、亲和力优势相结合,共同塑造了传统广播"新媒体观察员"的职能特点。作为国内第一大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新媒体观察员"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样本。目前,对于其系统的研究论述,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中国之声官方资料中也尚未发布系统的介绍。作者以中国之声为例,对"新媒体观察员"业务工作的职能界定、内容样态、插播时段及风格特点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1.
高晓英  那杰 《记者摇篮》2004,(2):43-43,39
广播音响是遵循广播语言规律进行的,音响分为录音音响、现场音响、合成音响。其表现力十分丰富。它起到了表意作用,是广播节目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广播记者要增强自觉运用音响语言的意识和能力,以增强广播新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经常要用到数字,需要建立在基本数据的基础上,但运用时必须多一份严谨、多一份慎重。数字使用不当或不准确,会产生歧义或不良效果;反之,合理、艺术地使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广播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听觉艺术,它需要凭借声音的冲击力来达到感觉、感知并记忆的目的,而广播中的数字则又是最难让人感觉、感知并记忆的,由此也就决定了数字在广播中的运用除了靠播音者清晰、  相似文献   

13.
14.
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形态。广播新闻报道几年前还能领先其他媒体的长项——速度和音响,已经不再成为独家特长。新闻发布速度网络媒体豪不逊色,报道深度和广泛性报纸杂志一路领先,报道内容的视听效果难与电视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活瞬息万变,社会生活中的各类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这既给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广播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度报道往往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联,因此广播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时,必须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16.
陈奕 《青年记者》2015,(3):53-54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从国内主流媒体来看,人民日报在一这方面已走在前列。以1997年人民日报创办人民网为标志,这份中国第一大报开始涉足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领域。随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相继上线,人民日报新媒体转型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基于以上背景,笔者以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为重点,借助中国知网、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人民日报新媒体官网等途径,对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现有发展格局及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调查与了解,其结果综述如下。人民日报三类主要新媒体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陈奕 《青年记者》2015,(3):53-54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从国内主流媒体来看,人民日报在一这方面已走在前列。以1997年人民日报创办人民网为标志,这份中国第一大报开始涉足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领域。随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相继上线,人民日报新媒体转型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基于以上背景,笔者以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为重点,借助中国知网、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人民日报新媒体官网等途径,对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现有发展格局及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调查与了解,其结果综述如下。人民日报三类主要新媒体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闻报道是对整个现实生活最直接、最迅速、最全面的反映,那么,美的事物必然也同样纳入了新闻传播的视野范围。美学中的崇高、优美、悲剧、滑稽等表现形式以及移情、意境、和谐等因素,都可以在新闻中找到折光和踪影。受众接受新闻作品,首先  相似文献   

19.
吴博  冯丽 《记者摇篮》2012,(11):44-45
关于"弱势群体"的相关新闻采访报道,历来都是各级新闻机构在日常新闻采访程序中较为重视的环节。有关此命题的解决和处理,考验着在大众传媒建构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体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根据当前广播新闻采访报道的实际,有必要让广播  相似文献   

20.
广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用声音来传递各种信息,通过声音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广播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广播报道必须充分发掘声音的魅力,用声音来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诉诸大众听觉。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