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孪生兄弟     
在奇妙的化学王国里,住着一对小有名气的“孪生兄弟”——苏打、小苏打.别看他们的名字十分相似,脾气(性质)却大不一样,对人类的贡献(用途)也各不相同.苏打:学名叫碳酸钠;俗名叫纯碱或苏打粉.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玻璃、肥皂、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冶金工业以及净水也都要用到他;他还可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1.小苏打、苏打和大苏打 小苏打是NaHCO_3,苏打是Na_2CO_3,大苏打是Na_2S_2O_3·5H_2O。 2.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和石灰石。  相似文献   

3.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比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例1 (南宁市中考题)小娜同学发现自家的厨房中有两瓶一大一小的无标签的白色粉末,妈妈告诉她是苏打和小苏打.为了鉴别这两瓶白色粉末,小娜分别各取一小包粉末并将它们编号为A、B,然后带到学校的实验室与小红、小慧两位同学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4.
一忌只动手不研究。《配置汽水》是我们根据教科版“混合物”单元编写的课。该课本应引导学生探究小苏打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比,在配制汽水时会有三种现象出现:1.柠檬酸过多,小苏打完全消失,泡沫停止出现,此时口尝感觉很酸;2.小苏打过多,水中有一些小苏打难溶化,泡沫停止出现,此时口尝感觉苦;3.柠檬酸和小苏打配比适中,两种物质全部溶化,水略酸,有刺舌的感觉。有的教师上课时,没有抓住找“小苏打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比”这个关键目标,而是一开始就叫学生用小苏打、柠檬酸、白糖三种东西配制汽水,然后叫学生分组汇报各组的小苏打、柠檬酸、糖三者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很多化学药品,就需要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一讲,我们来谈谈有关苏打、小苏打和大苏打的化学知识。当你懂得了这些化学药品的科学道理以后,可以给生活上带来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6.
借助并列的2支小试管、直角玻璃管、玻璃三通管、简易天平等,设计出4种比较苏打、小苏打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丰富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比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_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例1(2008年广西来宾市中考题)小娜同学发现自家的厨房中有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火山"一课中,有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火山是怎么喷发的。其实验方法是:在1个玻璃瓶里面放50mg小苏打,再加1~2滴洗涤灵,然后,将加有红墨水的50mL醋慢慢倒入苏打瓶中,观察实验现  相似文献   

10.
正①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于是我向我的发小苏打讨教过两个问题。一、五花肉蛋饺怎么包。答案是,摊好嫩黄嫩黄的蛋皮儿,选最新鲜的五花肉剁碎掺进蛋黄蒜蓉,淋一大勺芳香四溢的芝麻油,再真情实感地把馅儿包进薄薄的蛋皮儿,小火双面煎上个五六七八次,撒上薄荷,装进保温饭盒,真想对它欢天喜地来一个么么哒。这是苏打唯一会做的菜。  相似文献   

11.
<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高考中备受青睐。用对比法对两种物质全面梳理,并对典型题型归类分析,会事半功倍。1.颜色和状态、用途:碳酸钠为白色粉末,正盐,俗称苏打、纯碱;碳酸氢钠为白色细小晶体,属酸式盐,俗称小苏打。Na2CO3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NaHCO3用于抗酸药、发酵粉、泡沫灭火器。2.溶解性及溶解热:25℃,碳酸钠的溶解  相似文献   

12.
流行文化     
在西班牙叫茶点,在阿拉伯叫加济勇士,在中国叫可乐:世界上有很多词汇,而不变的是对碳酸饮料的渴求。自1997年起,碳酸饮料在东欧的人均消费量几乎翻倍。2008年可口可乐在全球200个国家有销售苏打饮料的记录。真力时国际工业总监说,即使全球经济不景气,也只是让制造商更加依赖促销和廉价的社交广告而已。  相似文献   

13.
易传发 《科学课》2008,(8):18-21
(全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围坐在实验桌旁,实验桌上摆放着小苏打、白醋、蜡烛、毛玻璃片、集气瓶、锥形瓶、竹条等材料。)一、观察白醋和小苏打师:这节课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份小苏打和两份白醋,小苏打放在白纸上,白醋装在锥形瓶中。现在请你们首先观察小苏打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教材分析学生接触醋的机会多一点,认识小苏打的机会极少,对于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亲自观察过现象的就几乎没有。因此,对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教材将本课编排成三部分,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第一部分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教材上的插图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小苏打是白色的细  相似文献   

15.
赵小春 《科学课》2009,(7):60-60
教材为了让学生理解钟乳石的形成,设计了一个实验。 材料: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  相似文献   

16.
今天,妈妈说要和我做一项小实验。我们先拿来了一个小空瓶、一个气球、一些小苏打和半瓶醋,然后把醋倒入了提前准备的空瓶中。接着,妈妈拉开气球的口,让我把小苏打倒进气球中。我非常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要把小苏打倒进气球里呢?”  相似文献   

17.
消失的记忆     
初三,班里转来一个新生。开学那天,老师领他来报到,他很勉强地垂了眼睛站在讲台上,惜字如金地自我介绍:我叫庄家睦。我看见他的长睫毛优美骄傲的弧线,心里像有瓶苏打汽水打开了瓶盖,不停地翻腾着细微踊跃的泡沫。  相似文献   

18.
在最新公布的各种有害的致癌物质中,食用苏打(碳酸氢钠)现今已经从名单中消失。然而,20年以前的人们大量地宣传食用苏打的危害,食用苏打(碳酸氢钠)似乎就是致命毒品。糖精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都爱喝汽水或饮(yǐn)料(liào),你曾尝试过自己做饮料的滋(zī)味吗?我想喝自己制造出的饮料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你说是吗?实验道具: 2只柠檬、水、糖(táng)、一汤匙小苏打、大玻(bō)璃(li)杯实验步骤: 1、把2只柠檬切开,把柠檬汁挤(jǐ)在大玻璃杯中。2、向玻璃杯内注入适(shì)量的水。3、把小苏打倒入水中,并轻轻摇晃(huàng)玻璃杯,直到小苏打溶解。4、把糖放入水中。一杯柠檬汽水做好了,还冒着气泡(pào),尝(cháng)一尝吧!味道还错呢!小博士告诉你: 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前一个一样,柠檬汁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  相似文献   

20.
孩子带错材料之后上课铃响了,我如往常一样,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看见课桌上孩子们准备的各种实验材料,我真高兴!今天教学的内容是《混合身边的物质(二)》,顺利开课之后,进入到分组实验的环节了,孩子们首先仔细地对小苏打和白醋进行观察,大约三分钟以后,一只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小苏打是白色的。”“小苏打是细细的粉末。”“小苏打闻起来没什么气味。”“尝尝感觉有点苦。”“我的小苏打闻起来很香,尝起来有点甜,因为我带来的是香甜小苏打。”听着这些孩子的发言,我报以赞许的目光。正要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时,有个小男孩迟疑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