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散文)王玉父亲是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县级以上单位发的“优秀园丁”荣誉证书究竟有几本,我没数过,但肯定超过个位数。父亲更是个父亲,我对父亲充满了钦佩和感激。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学校里教书、主持工作。我和哥、妹三人随母亲在家。那时,母亲是...  相似文献   

2.
爱的湿度     
今年夏天父亲去了海南打工,我在学校寄宿,所以家中就只剩母亲一人。母亲除了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还种着两亩多田地,母亲已满头银发。这次回家,看上去母亲又衰老了许多,身子越显佝偻和单薄。  相似文献   

3.
1991年8月10日,我出生在吉林省乌拉街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政府机关工作,母亲在学校任英语教师,父亲经常为我买磁带,内容为别人讲古典名著故事,母亲则经常为我播放英文歌曲和英语儿歌,我从小就是在这种琅琅书声和歌声洋溢的氛围中成长的。  相似文献   

4.
我的同桌小敏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我也准备买一双。放学回到家,我就向母亲要钱买鞋子,母亲却不给,向父亲要钱,父亲也不给。我气得连饭都没吃就去了学校。  相似文献   

5.
亲情的底线     
王往  小玉 《课外阅读》2006,(8):13-13
从小到大,他一直在抱怨父母:抱怨母亲没给他做比同学漂亮的衣裳,抱怨父亲没花钱送他上好的学校:抱怨母亲捡菜贩扔掉的菜帮子让他遭人嘲笑,抱怨父亲拉三轮给他丢脸:抱怨母亲不注意衣着,让第一个女朋友上门时对他露出不屑……他在抱怨中一天天长大,带着一股怨气,出去闯荡。他要摆脱家庭的阴影,创造自己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想起童年,我总会想起一座阁楼,想起阁楼上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是父亲的。那时候,我才6岁。我们全家住在离父亲任教的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的一个小庭院里。因为母亲在离家很远的一家钢厂上班,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少,照顾我们兄弟的担子全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是一个在当地口碑极好的教师,尽管当时他的课不是很多,但他从不轻易把我们带到学校去。“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小孩子一去就闹喳喳的,像什么话!?”他总是这样说。但他一走,我们兄弟的照看就成问题。记得那时我家庭院附近还有一口终年都溢满了水的井,母亲特别担心我们到井边…  相似文献   

7.
木恋雨的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父亲有残疾,母亲在恋雨很小的时候便改嫁异地。恋雨从此恨透了母亲的“自私”与“残忍”,更蔑视父亲的懦弱。家境的贫寒使恋雨与父亲间的隔膜越来越厚,感情也日渐一日地淡漠下去。她与父亲之间像隔着几千层石板那样,仿佛永远穿不透。每次学校放假,恋雨便小爱同家,她讨厌面对家里的寂寥与冷清,还有永远忙碌十农活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父亲     
父亲王玉父亲是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县政府以上单位发的"优秀园丁"荣誉证书究竟有几本,我没数过,但肯定超过一位数。父亲更是个父亲.我对父亲充满了敬佩和感激。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学校里教书。那时,母亲是非常辛苦的,既要按时参加队里的田间劳动.又...  相似文献   

9.
大江  王建新 《课外生活》2011,(Z2):46-47
好多年前,美国有一个黑人小男孩,在10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身为赛车手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此,生活里没有了温存和慈爱,有的是难吃的早点和父亲的严厉。小男孩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他每天要父亲开车送他到学校。一天,  相似文献   

10.
父亲戒烟,总共戒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母亲的逼迫下戒去的。父亲烟瘾大,整日拎个旱烟袋没完没了地抽。较之一般纸烟,旱烟烟味更涩更辣,往往母亲一进屋就被呛得涕泪横流。忍无可恶,母亲就要求父亲戒烟。父亲不同意,母亲同父亲大闹一场后住回了姥姥家,一住就是一个月。父亲妥协了。父亲向母亲当面作了保证后,母亲才又搬回家里住。  相似文献   

11.
假币·真情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母亲的离去,给整个家笼上了阴影。每个人心头都结着一份苦痛,历经多年,集而不散。母亲看病拉了一屁股饥荒,父亲的账本上,密密麻麻,有十好几页。父亲不说话,除了下田干活,还要忙着做饭,剁鸡食。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到车站。父亲说:“我不送你到学校了,有伴儿,不用慌。”父亲排队买半价的学生票,递到我手里,嘱咐几句,就匆匆地骑车走了。事后父亲写信,说开学那天应该送我到学校,那样心里才踏实些,顺便看看我们的学校。沉默少言的父亲,频频来信,有时信很短,可每次写信,父亲都要提到这件…  相似文献   

12.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 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父亲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我和姐姐、弟弟跟母亲过。家里就母亲一个人种地挣工分,尽管偶尔也能收到父亲的“工资”,但我们三个孩子的开销确实很大,日子过得很艰难。我8岁时母亲才让我上学,跟姐姐在一所学校读书。那阵子,农村各家很分散,村里的一所小学, 离我们家很远,我往往要走一个多钟头才到。每一次,姐姐都要花很长时间背我,非常辛苦,走得很慢。为了方便我和姐姐读书,母亲和父亲商量,让我们带饭中午在学校吃,我们同意了。呆在学校里,吃着自己带的饭,倒也快活自在。  相似文献   

14.
抱养的孩子     
她从来就不是漂亮的孩子。虽然她的母亲美丽端庄,父亲也仪表堂堂,但从来都没有人说她漂亮。她刁蛮、任性,在学校里是小公主兼小霸王,因为她的父亲是市政府的领导,而母亲,辞掉公职后办了一家建材公司,规模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在沂蒙山腹地,这里土壤多为沙石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不易生长,村民们一年到头全靠地瓜干煎饼来维持生存。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母亲共生了4个孩子,我在家中排行老大,后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但母亲却不听邻家大叔那句“穷读书,富放猪”的致富经,先后把我们送进了学校。从我记事起,便知道父亲没日没夜地在山上采石头卖,辛辛苦苦的父亲采一天的石头才能卖5角钱;母亲则像男劳力一样在田野里劳动。繁重的劳作使母亲的身体很不好,每到下雨阴天便腰酸腿疼。但就是这样,母亲却咬紧牙关,供我…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8,(10):39-40
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徐力从小到大是在母亲吴凤仙的悉心照料下成长的。初中升高中时,徐力考进了学校重点班,吴凤仙要求儿子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十名。重压之下的徐力无法实现母亲提出的目标,深感委屈和压抑。  相似文献   

17.
怀念父亲     
孙海忠 《山东教育》2012,(14):55-56
父亲是一本书,在我还没有完全读懂的时候,就被一只黑手无情地合上了。8月25日,我正在学校组织暑假后期教师培训,准备新学期开学工作,中午,接到母亲电话。电话那头,母亲沉默了很长时间才说,上午和父亲到市  相似文献   

18.
月,很漂亮、很可人。她几乎无忧无虑,只是她没有父亲。从小到大,月没有见过父亲,哪怕是一张照片。月问母亲,父亲什么样子?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回来? 母亲告诉她,父亲很英俊,照片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月很沮丧,她好想见见父亲啊! 她好渴望有一个父亲,因为她越来越羡慕其他的同学,可以和父亲一起上街,可以有父亲来学校接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月更想知道父亲的事情,这一直是她的心病。母亲含  相似文献   

19.
陈维英 《班主任》2002,(10):25-25
三年前,我接的班里有一名单亲家庭的学生,名叫小祥。由于父母离婚,他从六岁起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是一个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的无业游民,还有喝酒、赌博的嗜好。他靠父亲摸虾度日,可以说温饱都成可题。由于父亲对母亲怨恨,不允许母亲看望小祥。母亲想念小祥只好偷偷到学校看望。小祥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读到了三年级。他孤独自  相似文献   

20.
育儿资讯     
《母婴世界》2013,(10):68-68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父亲在育儿的种种方面都优于母亲:在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在教育方式上,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