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义近形符的通用常被说成是一种构成异体字的手段和方式,其实应当是异体字的性质所决定的必然现象,即异体字中形成差异的形旁往往是义近的。但不能反过来,由意义相近的形符构成的有差异的字形就一定是一字异体(即相通)。《说文》中由"止、足、走、辵、彳、行"等六个义近形符构成的文字,通用与对立同时存在,且对立远多于通用。  相似文献   

2.
义近形符通用通作是古文字形体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古文字学家考释古文字时常常凭借的重要方法,商承祚利用这一规律考释辨认了不少古文字。论文整理了商承祚著作中"义近形符通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对《庄子·德充符》:"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履,无为爱之。"进行分析,考释名物词"翣"。通过从工具书的义项、相似形制名物对比、大小语境等方面切入研究,对"翣"释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是形式化的科学,但目前对形式化的解释、说明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形式化作为方法只考察内容而不考察表达内容的形式,形式化就是内容的形式化。逻辑作为一门学科的特点是考察形式化的内容,而并非将所考察内容用人工语符表示的"符号化",也不是考察没有内容的纯形式,形式化的考察只不过是将内容以纯粹的形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用辅车相依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可见辅与车必然是两件紧密相连的事物。但是关于辅车相依中辅字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车上的一个部件,指的是附于车轮外旁的直木;还有学者认为它指的是脸上的一个部位,应当理解为面颊之义。一、辅车相依的出处及各家对辅的理解辅车相依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  相似文献   

6.
我们教授学生学习英语单词时,首先回忆下我们 接触母语的过程,就不难理解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遵循 “音义领先,形随后”的原则。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然拼 读教学”、“词块教学”和“说写训练”,增强学生的词汇学习 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传统训诂学“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工具和原始依据。并结合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说明如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文言文的字、词教学。同时,也指明了“以形说义”的条件和局限。  相似文献   

8.
“据形系联”是《说文》部首间相互系联的主导方式 ,“据意系联”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次要手段。“据形系联”首先以一“基本形”部首将数个部首联为一组 ,而在前后两个以“基本形”联成的部首小组之间 ,许慎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个兼具前后两个“基本形”的部首居中 ,起衔接过渡作用。《说文》五百四十部基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串联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南朝顾野王所撰《玉篇》经唐代孙强、北宋陈彭年等人的重新修订,题为《大广益会玉篇》流传于世。未经修改的《原本玉篇》失传已久,直至清末民初由黎庶昌、罗振玉等人从日本传回国内。二书皆保留有众多《诗经》材料,在引《诗》体例上互有异同。《大广益会玉篇》虽然大量删减《原本玉篇》中的《诗经》经文,但保留了不少注解训释,且二书所据皆以《毛诗》为主以《韩诗》为辅;《原本玉篇》引《诗》皆标明是毛家还是韩家,《大广益会玉篇》则只称为《诗》而不言何家,但可以推断为毛。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疏于辨别二书的引《诗》体例,并将二书混为一谈,通过“非毛即韩”的排除法认定《玉篇》所引之《诗》为韩,出现了一系列辑佚失误。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跟它所指称的事物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远在2000多年前就被古代学人所关注,并进行了探索。在中国语言史上就有两部探求汉语语源的专著,一部是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坚持从汉字的字形追踪它的词源;另一部是刘熙的《释名》,  相似文献   

11.
刘扬 《文教资料》2011,(20):18-19
词汇化的本质是语言演变中语义成分整合成词的过程及结果。现代汉语中许多双音词都是由单音词组合凝固而成的,其中近义联合的构成方式是双音词主要构成方式之一。本文探究"快乐"的演变过程,试找出近义联合式双音词的词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再接再厉”是一个使用出错率较高的成语。在各行各业颁发的奖状中,有不少就错写成“再接再励”,之所以这么出错,是因为对“厉”字的本义不了解。《说文》:“厉,旱石也。”段玉裁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玉篇》:“旱石,磨石也。”《广雅》:“厉,磨也。”《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相似文献   

13.
在诗学评论中,批评家们都非常推崇钟嵘提出的"滋味说",认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风力"和"丹采"的融合统一。而宋代梅尧臣却持诗歌贵"平淡"的诗学观点。梅尧臣和钟嵘的主张同是诗歌的审美理想但却相反,这乃是源自他们主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梅尧臣所说的"平淡"更侧重关注人自身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是一种返观自我的冷静谛视,是人生的一种更为成熟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1]2000年李如密教授在《教学艺术论》中首次提及“形符讯道”概念:根据教学信息载体的不同,可将教学表达分为以下几种主要讯道:音声讯道、形符讯道、动姿讯道、时空讯道、综合讯道。  相似文献   

15.
结合古汉语具体用例,从词义引申角度,探讨动词"以"的"使令"义来源,说明其由"以"的近引申义"致、送"义进一步抽象而来,存在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中。"使令"义动词"以"与介词"以"在句中较易混淆,对两者特征进行辨析,进一步明确"以""使令"义用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广告本身可视为一种修辞行为,是一个交互性的认同过程。文章基于肯尼斯.博克新修辞学的"认同说"理论,通过博克的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等三种认同方式,对广告语篇的劝说功能进行分析,以探究广告修辞行为中的广告主对目标受众身份的构建及受众对这种被构建身份的解读过程。  相似文献   

17.
副词"忒煞"在近古时期的文献中为"太甚"之词,通过对该时期的大量语料研究发现:一、近古时期"忒煞"主要集中使用于南方;二、近古时期"忒煞"使用频率远低于"忒",而造成现象二的主要原因是"忒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乱风"的佛教词义有关辞书失收,大概在三国支谦译经中首次运用,为"微风、顺柔和畅达之风"义;后在西晋译经中出现了表"大三灾"之"风灾"义,因而又可表"猛风、大风"义,与"岚风"义相同。"乱风"或为"岚风"的另一种译法,因此,"岚"表"山林中的雾气"可能源自表"微风或顺柔、畅达之风"义的"乱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新课改顺应了这一发展,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构建平等、民主、互动、互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示”的本义,自从许慎于《说文解字》中释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古文示”之后,诸家学者竟相探求。有人同意许说,有人表示存疑,有人持以否定态度。总之,时至今日,似乎还处于两可之间。读了研究者们的论著,很受启示,也想试着探索一下究竟,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