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有丰富深厚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疋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党的政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措施继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精粹,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后,渐渐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和气度,成为培育我们民族的品德和精神。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在教学中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通过一定途径的学习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养料,提高学生尊道贵德、律己修身、诚信如礼、天下为公、以义制利等方面的道德人文素养。以下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切实提高文化鉴别力,通过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壮大文化产业、实现理论创新等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精粹思想.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历史的概念,内涵丰富、博大深邃.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不断地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改革中渗透传统优秀道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加强人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中国传统道德化是古代道德明的精华,也是现代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丰厚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化可以有效地增强现代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刘金同  刘金来 《教师》2012,(32):123-124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大文化,其具有四大特点,其思想影响深远。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周楠 《宜春学院学报》2023,(4):14-18+10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持续性继承、发扬、转化与升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本领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能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百年历程与实践,探究其中展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神韵,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秉持的品格与心性。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固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合乎规律的发展.民族的历史经验为当前认识现实事物、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文化只有具备民族形式,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民族历史遗产中台有大量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9.
当前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由酝酿准备阶段进入到试点实验阶段的关键时期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课改全面推广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一阶段 ,课改工作的重心开始转向各省 (市 )和试验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身上。浙江省于2002年正式进入课改实验 :2002年秋杭州市余杭区、义乌市、宁波市北仑区3个国家级实验区进入试点 ;2003年 ,全省又有49个省级实验区进入试点。从一年多的实验情况来看 ,浙江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在继承以往经验和不断开拓创新中正…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离不开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体育学科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该门学科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平台,本来就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毛泽东思想这一突出特点,是毛泽东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性继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的价值,历史课程对于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前,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历史课程改革将这种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具体而言,中学历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予积极的回应,即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张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文化精神、教育行为与课程结构三要素的有机递进与贯通。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了发展,但是人们更加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对于孩子的音乐教育要从他们的小学时期就抓起。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通过接受良好的传统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让他们在音乐的欣赏和学习中体会到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从而更好地透过音乐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它势必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补充,网络教研并非网络与教研的简单叠加,而是网络对教研的全面和深刻改造,是借助互联网,带给教研以生机盎然的春意。正确对待网络教研,就是要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国精神要基于集合体认知,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缘起与现实转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蕴与基因底色的二维彰显中培育与践行中国精神;要发掘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性创建;要利用网络新媒体、典型示范、传统节日活动等,营造培育中国精神的环境氛围、生活氛围、实践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的"根"和"魂",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和冷落的存在,它的存在为我国长远发展积蓄了无限动力.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愈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弘扬工作被推上日程,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受时代格局影响而逐渐没落和消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所院校课程中,可视为弘扬文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市小学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调查显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以传统经典为主,课程实施方式与课程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确定及教材选择依据不一,实施效果超越了传统文化教育范畴。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计缺乏系统的思考与规划,课程内容及教材选择缺乏针对性,课程目标窄化,实施效果有待改进,教师培训有待加强。建议有关部门及学校明确传统文化的课程管理与实施机制,全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重视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9.
李纪文 《现代语文》2012,(7):158-159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如春风吹绿了荆楚菁菁校园,吹暖了大江南北万户千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盛况空前的教育教学活动,深有感触。笔者认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尤其应抓住教学的根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笔者追求的教育特色;注重德育,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美善心  相似文献   

20.
当前,科技革命将强有力和迅速的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其威力远远超越生产力的范围而及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所形成的社会的积极或消极的后果也将是空前的,不可避免和否认的是,它对人类的道德教育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道德教育的新课题,本文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的科技革命中对道德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