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交往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学中交往,不单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和丰富的过程,还是其道德品质、良好品格形成的过程。由于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原因,课堂也必定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的渠道。而“爱”在课堂中的意义是可见的,其所牵涉的内容是广泛的,既体现了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反映了学生的内在心态。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身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爱”的教育就像水对生命的意义一样不可缺少。本文通过对本校三至六年级小…  相似文献   

2.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目标教学的“三为主”原则。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完成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陈立星 《辽宁教育》2005,(7):124-124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沉默来自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组织等多方面的原因。要让真正的教学发生在课堂,必须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用爱和理解构筑师生对话共同体。课堂是生生、师生间关系和意义发生与建构的场所;教学是师生间共生共长,构筑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是教学活动之后学生内部状态变化的过程,师生之间关系在课堂中是关联融通的,教学的目的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6.
师生交往是大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和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传统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一睢命是从”,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和建构的过程,要加强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品德内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的实存背景之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因教学文本和过程互动而使学生德性成长的资源愈加丰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从道德价值资源中获得个体意义的过程也更富生成性。文章从教师与教学文本、学生与教学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种关系视角考察了课堂价值资源与道德意义生成的若干问题,指出文本的价值解读、过程的多向互动、教师的价值引领,都是学生道德成长所必需。文章的最后以提问的方式表明,相对于价值的强灌输、硬牵引和“贴标签”而言,教师在价值问题上的“不作为”同样是“不尽责”和“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课堂上运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的“人——物”互动,也就是师生与课堂设计的道具幻灯投影、模型教具、录音插放等等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形成“人——人”互动,即教师与学生间互动,  相似文献   

9.
赵莹梅 《云南教育》2002,(25):17-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立足学生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和谐的过程。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也非常重视通过交往、合作等手段改善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生生交往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基本素养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课堂交往的时效性降低了。如何保证课堂交往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课堂上开展积极的师生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各种能力;课堂互动教学也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课堂互动教学还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水平、学习状况等,"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她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永红 《教学与管理》2012,(12):147-148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道德地做人、健康地适应社会,这就决定了其对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交往也有着独特的要求。从能力培养角度看,重视课堂交往能力的培养,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交往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主体人格为根本诉求的全新现代教学理念——“教学交往”应运而生。 教学过程就是交往过程。教学交往就是指教学主体在整体的交往情境中的相互作用。教学主体不仅指教师,也指学生,不仅包括学生个体,也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新课程以它崭新的面貌吸引着孩子们,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吸引学生。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相长。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老师都熟知的道理。老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件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意的过程:”(叶澜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建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对话的课堂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思品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到,课堂上的说教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也不佳。在教学中适当讲述一两个故事,既能打动学生的心,也便于学生掌握课内容。故事启迪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包含相应道德知识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寓于故事中的道德知识和行为要求。但课堂上一味讲故事也不行,一味讲故事,只能喧宾夺主,那么如何妙用故事呢?其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18.
张大冬 《江苏教育》2006,(1B):27-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交往.数学课堂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纵观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存在着真正交往与虚假交往,互动式交往与应答式交往这两对不同的形式。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交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起“师德”,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师对生的“德”,而很少想到生的言行对师德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根据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师德铸炼的过程,既是师者向学生播洒爱的甘霖的过程,也是学生敬师爱师,向师倾泄爱的暖流的过程。故此,我们想就学生的品格修养与教师的道德锤炼,谈谈 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之孝敬修养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中,“孝”是最为持久且深入人心的。儒家经典之———《孝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谈论“孝”的著作。在这部经书及后人为此书作的“注”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师生间的一种交往活动,它集中反映在师生间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交往上。且情感上的互相感染和影响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课堂上师生情感形成直接的交流。喜怒哀乐都互相感染。教学过程既进行知识性学习,也进行情感性学习,两者是密切联系的。 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减负”的今天,重视和发挥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关于“减负”究竟减什么?很多人将其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