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化学实验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实验现象要吸引眼球;二是实验内容要是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在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中有如下实验存在不足。1.在验证浓硫酸特性的演示实验中蔗糖慢慢变黑,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容器壁上黏附的炭也不容易清洗。2.燃烧引起的爆炸实验有两个,其中在面粉的爆炸实验中受面粉材质的制约,成功率较低;在电解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其性质实验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一节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气体制备实验,是对前面学过的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巩固和加深,又是后面学习其他气体如氢气实验室制法的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二氧化碳的性质更是初中学生初学物质性质的典范,因此这块知识是每年中考的常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过程是学生最直接最客观最形象地接触并研究二氧化碳的过  相似文献   

3.
正CO_2性质和制取在每年的中考化学中都会出现,从历年的试题中可以发现,CO_2性质和制取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探究题等多种题型中出现。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题型的归纳和总结。现将三种常见考查形式的考查内容及其答题技巧作如下解读。一、选择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取选择题一般会考查CO_2的水溶性、密度、不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等性质;CO_2用于灭火、干冰的用途;CO_2的制取原理、检验和验满等知识点。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对乙炔的制取和性质演示实验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虽然教材中介绍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水的流速,进而控制反应速率,但生成乙炔的速度还是太快,造成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总是手忙脚乱,往往不能边讲边做性质实验。二是教材中没有对杂质气体进行处理的装置,硫化氢、磷化氢不仅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且污染环境。三是在实验中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个实验,生成的乙炔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从而造成药品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刘芬 《考试周刊》2014,(56):155-155
<正>做化学实验经常用到导气管,对于导气管伸入容器的长度是有一定讲究的,不能随心所欲,伸入容器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一、气体的制备制取气体时导气管不能伸入气体发生器过长,一般只需露出单孔塞0.5cm左右,这是因为导气管伸入气体发生器中过长,气体产生的初期很难将容器中的空气一次性排尽,这样收集到的气体往往不纯。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导管只能通过单孔塞伸入反应容器内0.5cm左右,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对传统的喷泉实验进行改进,体现探究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二、实验仪器及药品1.实验仪器铁架台2个(带铁圈)、250 mL圆底烧瓶2个、400 mL烧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学需要实验,化学学习更需要实验,而且,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能不能用日常用品代替实验室里的器材做一些实验呢?这是一个很有创新的问题,假如用日常用品做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做实验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学生欲利用日常用品做实验的器材,就需要对日常用品进行改进,而改进的过程就是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利用日常用品做实验,可以方便的在课后、在家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一、实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实验存在不完善之处。1.若对钠加热时间长了,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若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2.在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3.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则在集气瓶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会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硫化氢、氯化氢、氨气等,对于这些有毒气体的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现行高中教材给出了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可这些方案有以下缺点:一是药品用量过大,浪费严重;二是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三是敞口实验,必然污染环境而损害师生健康。针对教材上这些实验方案的缺陷,虽然中学化学有关文献也给出了诸多改进方法,但这些改进方法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10.
正在氯气与铁的反应中,将红热的细铁丝插入氯气中,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有毒的红棕色烟。该实验存在以下缺点:没有控制氯气外泄。有的实验虽克服了反应过程中有毒气体的外泄,但采用的实验装置过于复杂。笔者设计了一套能避免以上不足的化学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一、案例背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中英两国高中化学的常规定性实验。学生实验均为硫代硫酸钠溶液和酸反应,得出实验结论"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中英的实验教学却各有侧重(见表1)。表1实验的各种对比我国教材中的实验案例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学习化学原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感官化,缺少定量分析,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英国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创新实验仪器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都是通过化学实验得来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在众多的实验方法中,对比实验可将形象、对比融为一体,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13.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中学化学常用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存在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药品用量较大、容易倒吸、难以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等弊端。基于实现绿色化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探索,笔者在对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师演示实验和鲁教版教材研究的基础上,对此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4.
1设计思路人教版9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主要学习碳和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是其中重点之一。教材中把高低不同的蜡烛用铁丝固定放在大烧杯中,如果集气瓶倾倒气体的角度不对,或倒入二氧化碳的速度不当,都会导致这个实验失败,目前针对这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有众多教师从实验的一体化、微量型、组合型等不同的角度设计和改进了此实验。  相似文献   

15.
正"燃烧的条件"是8个必做实验之一。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等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都安排了该实验,但放置在课本中的位置有差异,预设的实验目的也有差别。一、"燃烧的条件"实验的对比分析人教版(2012年版)将"燃烧的条件"实验放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其实验目的:一是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二是体验实验探究的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氢氧燃料电池实验为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实验。传统实验以玻璃器皿为载体,实验准备烦琐,药品消耗多,三废不易处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选择视频教学。也有教师用滤纸或试纸对以上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1-3],但由于载体单一,实验还可以继续改进,以提升实验效果。二、实验药品及仪器硫酸钠稀溶液、pH试纸、滤纸、标准比色卡、2B铅笔芯数根、灵敏电流计、胶头滴管、1.5 V电池两节、电池盒一个、两端  相似文献   

17.
硝酸的氧化性是“氮及其化合物”这一节的重难点。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硝酸与铜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硝酸的氧化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这一装置的优点:一是可以通过拉动铜丝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结束,节约实验药品。二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题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而综合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所进行的化学实验的设计.1.解答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思路为:(1)明确目的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弄清题给信息(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药品(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出合理的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4)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而又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5)分析得到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2.对实验进行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