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志君在《山西档案》2005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公开在民间征集100封最有价值的中国家书,不限字数、年代、地域,供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而其余征集来的家书,都将捐赠给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此次征集家书的活动中,档案馆悄然缺席。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更有资格征集家书,换句话说,档案馆收藏家书更合适一些,因为家书毕竟是原始文献。  相似文献   

2.
民间家书的定位及分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 《山西档案》2012,(2):64-69
本文结合抢救民间家书的实践对家书和民间家书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将民间家书分为八个大类,认为民间家书是集档案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属性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是以家书实物为征集对象、以家书文化为传承对象、以家书内容和形式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对民间家书进行定位和科学分类,无论是对家书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还是对家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各大网站最近刊登的一则化消息引起了我的格外关注。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从4月12日正式启动,将公开在民间征集100封最有价值的中国家书,不限字数、年代、地域,供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而其余的征集来的家书。都将捐赠给中国民间化遗产抢救工程。  相似文献   

4.
《抗战家书》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集编写、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抗战时期各阶层人士的书信集,该书属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张丁 《档案学研究》2018,32(1):65-70
民间家书作为家庭档案的一个门类,既是一种社会记忆档案,又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普通民众的社会记忆。抢救性征集民间家书是档案界之外开展的一项家庭档案征集活动,其成果为建构普通民众的社会记忆增添了丰富的资源,同时通过展览、出版、数字化等手段,使社会记忆得到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对于散存于民间的满文档案文献,论述有文书档案、家谱档案、舆图档案、碑刻档案、满文文献等五种,并分析这些档案文献亟待抢救的原因,提出必须增强科学抢救和保护意识,加大投入,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征集,采用先进的缩微复制技术,做好修复工作,集成出版成书,充分利用民间满文档案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大带给连战先生的惊喜,安徽力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哈尔滨:职工档案丢失可补办,国博征集民间家书逾三万封,山东对新一轮建馆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是指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个体情况和抢救中的实际要求,按工程化管理的思想来进行科学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抢救与修复档案,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方法标准,规范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工作流程,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验收与评估机制,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成效显著,但该工程质量管理不力的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在列举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问题的基础上,界定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的定义,分析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及其质量管理的"三部曲",并通过案例解析,提出了加强当前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壮族民间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资源建设中,应大力开展壮族民间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目前,我国壮族民间档案保护主体包括档案部门、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及公民,在壮族民间档案的保护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开展民间档案保护工作应借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合力量、专家和群众参与、奖励优秀等方式有效结合,努力构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壮族民间档案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华林 《档案学研究》2007,21(4):39-42
本文研究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问题,并针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现状提出相应的档案保护与抢救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为抢救保护人类化遗产,我国各地档案馆越来越重视私人档案的收集,但私人档案的社会地位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对私人档案的重视和投入仍显不足,一些珍贵的私人档案深藏民间,可能永远得不到挖掘,甚至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征集是保护与抢救傣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本文以西双版纳民间贝叶文献遗产征集入手,探讨贝叶档案文献遗产征集的必要性、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征集建议。通过采用原件征集、政策保证、运用现代化技术征集、开展普查工作等方法实现民间贝叶档案文献遗产的有效征集。  相似文献   

14.
曾经为冯骥才的“档案行为”所感动,一个作家、一个文化人,深谙档案与文化的关系,以文字、照片、录像为载体,领军抢救即将消逝的天津地域文化、抢救家书等民间文化遗产。现在,又为档案人的“文化行为”所感动。贵州省黔南州和荔波县等档案部门多年来负重致远抢救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水族文字——“水书”;锦屏县几代档案人历经艰辛征集7000余件清朝、民国时代的“山林契约文书”,而这两个县每年业务经费仅万元,有的还不足万元,拳拳之心让人动容。把抢救“水书”和征集“山林契约文书”称之为“文化行为”,是有足够理由的。2006年5月,“水书”入…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民间遗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档案文献,征集抢救这些档案文献,有利于开展生态档案建设,为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提供档案资源支撑。论文阐述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馆藏资源建设问题,分析存在问题,从规划保障、体系框架,以及工作创新等方面提出档案文献征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档案的民间收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当代档案民间收藏的现状及实例、性质及特点等作了概述和分析 ,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 :1 我国档案事业的基础应当包括档案的民间收藏 ;2 把档案的民间收藏纳入档案学研究领域 ;3 中国档案学会可以组建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 ;4 建立档案民间收藏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王伟华 《档案》2011,(4):41-43
我国民间口述档案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传述载体的非实体性、传播范围的民间性、价值功能的教育性和传述过程的易流失性。研究它们,目的是为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利用民间口述档案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7,(14):8-8
“侨批”,“侨”指海外华侨,“批”是闽粤方言对书信的称呼,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侨批档案实际就是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相关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及汇款的历史凭证。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甘肃省副省长冯健身在召集省档案局(馆)、省财政厅负责同志专题研究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时指出,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档案保护力度。做好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认识是关键。保护档案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护我们的文明,这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好档案保护,可以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支点和平台。做好档案保护工作,首先要稳定队伍,后继有人,专业人才不能流失掉。对于档案抢救与保护的专业人员要提出具体优惠政策,在生活职称上给予照顾。要加大对散落在民间的稀有珍贵档案的征集力度,财政部门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安徽省黄山市档案局馆围绕打造区域特色档案馆品牌目标,积极开展徽州谱牒档案的整理保护工作。市档案局馆全面分析徽州历史档案的现状、特点和问题,提出抢救保护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抢救了一批散存于民间的珍贵徽州文书与谱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