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后写作”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的写作,他们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进入本世纪后,新作层出不穷,尤其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数年举办,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写手,使“80后”文学群体愈来愈壮观,在文坛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80后写作”成了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学存在。“80后阵地”栏目的开设,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80后”青年作家们的写作手法,更好地领悟文学知识,如果同学们对本版有好的建议或想法,欢迎提问和讨论:saibeiyaowang@163.com或写信到本杂志社与“80后阵地”联系。版主:塞北药王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初,80年代出生的人初登文坛,小试牛刀到现在,这个群体日趋庞大,作品也愈来愈丰富多彩。可是,评论界对他们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近两年里,又涌现出一批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作家。他们有些作品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居高不下,如郭敬明、张悦然等人的小说,拥有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读者群。现在有人称他们为“80后”写作,也有人将他们的作品概括为“青春文学”。对于这样的界定,著名评论家白烨表示:“80后”写作的畅销情形,很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他做《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时,收入了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提供的《文学图书销售总排行…  相似文献   

3.
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近两年图书市场的调查表明:“80后写手”(80后写作群)的青春文学拥有的“图书市场份额”占有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和现当代作家作品份额的总和持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教研室对部分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心中最有影响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鲁迅……”在中学生心目中的作家,郭敬明、韩寒的地位竟然超过了鲁迅。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4.
宋强 《考试周刊》2011,(86):25-26
“80后”文学也称为青春文学,被誉为“青春写作”的青年作家们。用他们带有羞涩的笔调书写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动人故事。以韩寒、郭进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自然。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清新纯洁,显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无论你肯定还是否定,无论你看还是不看,他们都用各自的风格,以文学的名义开始码字了。与“80后“一探头就有个韩寒、郭敬明把人给震晕的方式不同,“90后“一开始就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只见网上、纸上文字横飞,能自立山头的却没什么人。这就是“90后“写作的现状,有人送了他们一个称号叫“泛写作群体“,意思就是不管你想不想出名,不管你是不是能写,都可以去写,只要你喜欢写。在口头上,很多“90后“写作者在谈及“80后“那帮人时,都是一副很不服气的口吻。实事求是地说,这是假象,他们心里真实的东西是“羡慕“,或者说还有一点“嫉妒“,每一个人都想复制“80后“在文学上的成功,和由此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90后“写作者,又是怎样看待他们笔下的世界的呢?他们有可能复制“90“后的成功吗?  相似文献   

6.
80后群体已经渐入“而立”之年并开始融入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成熟,意识形态也逐渐趋于稳定。随着80后的群体意识逐步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交融,80后正在迎来他们从叛逆者到社会主流的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然而,80后文学目前仍被定义在“亚文化”和“边缘文学”的阶段,其作品还存在着缺乏深度、自我重复等诸多创作软肋。然而无论80后文学的现状如何,随着80后群体的不断成长,80后文学由于缺乏社会历练而造成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也终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积淀而被逐渐弥补和改善,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论"80后"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80后”写作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现象。表面上看来,“80后”写作率先走上了市场而没有走向文坛,“80后”的文学追求似乎被它的商业运作掩盖了。面对“80后”,也许外界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文学上的发现,帮助他们面对当前各种复杂的形势,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迁址启事     
近几年来,“80后”写作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现象。表面上看来,“80后”写作率先走上了市场而没有走向文坛,“80后”的文学追求似乎被它的商业运作掩盖了。面对“80后”,也许外界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文学上的发现,帮助他们面对当前各种复杂的形势,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被规训的代际书写,“80后”写作的被命名、被形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也使得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把“80后”及“80后”写作看成一个文化符号。在去崇高的后革命氛围中,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春写作,“80后”写作事实上充满着矛盾与悖论。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70后”作家是尴尬的一代。他们既无“60后”的文坛地位,又无“80后”的商业成功。因此,他们只能是“60后”和“80后”之间的“夹层”中的一代。他们承上启下,正值青春期的他们目睹了中国文坛的末路狂欢。然而,还没有等他完全树立自己的话语权并充分地享受市场带来的巨大利益,狂飙猛进的“80后”已经一路高歌地席卷过来,借用文学的名义和青春的身体轻松地占据了文坛的话语权。韩寒以一种偏激的行为、猖狂的方式,向绝大多数同龄人或成年人不堪忍受却不得不遵循的考试制度清楚无误地表达了他的不合作;郭敬明以闪亮的面孔、感性的姿态,为大批爱好文学或渴望成名的年轻人提供了可供效尤的偶像和模板。其后的张悦然、李傻傻、春树……一个又一个青春的名字举重若轻地飘来。然而在这片媒体热捧“80后”的喧嚣声中,人们开始质疑“80 后”写作的文学性,人们开始注意到,在这场直奔名利而去的商业狂欢中,文学不见了。文学并非简单地炒作与做秀,它毕竟要以文字本身的魅力取胜。经数年积淀,真正具有写作实力的“70后”作家终于浮出水面, 刺破“80后”虚弱的喧嚣声,再领风骚。有人说,2006年将是“70后”作家强势回归的一年。对此,我们真心期待,期待他们重新抱着文学的梦想,给当下的中国文坛带来洁净而清新的血液,为当下正在成长的青年孩子们献上一餐文学的盛宴。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日子,网络博客上骤起一场口水大战——姑且称之为“博战”。这场“博战”发端于一篇名为《“80后”的现状与未来》的评论文章,作者是文学评论家白烨。文中白烨对“80后”作家作了整体性的评判:“从文学的角度看,‘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而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爱好者。”还说,“80后”作者的作品尽管进入了市场,但他们不具备成为成熟作家的条件,因此他还够不上资格进入文坛云云。这篇评论刊布于白烨的博客上之后,迅即激起反弹,“80后”作家韩寒在博客…  相似文献   

12.
林忠港 《中国教师》2008,(10):34-36
<正>所谓"80后"青春写作,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写作现象。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他们往往才华横溢,行为出格,思想反叛,精神早熟,这是个性化历史进程的折射和多元化时代潮流的观照。"80后"写手作为一个群体,拥有众多的"粉丝",以偶像的姿态活跃在当代独特的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号声的响起,整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群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动漫的"80后"就在这样充满新旧更替,中西碰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如今,他们已经在各个领域逐渐开始成为主力军,然而以韩寒、郭敬明等为首的一批年轻作家,却始终尴尬的徘徊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门口,得不到正统文学的承认。而这个作家群体不管各自的写作风格有多大的差异,都被统称为"80后"作家。自身所处的充满变革的时代环境,让"80后"的作品生发出特有的生命力,文学评论家白烨指出:"他们之于文字和文学,有不少人好像是天赋异察,从感觉之微妙,到语言之灵动,都如同天籁……而他们的真率,似是与生俱来。这跟他们较少受到文坛已有风习的浸染有关,更与他们在新的时代、新的氛围下成长起来有关。"  相似文献   

14.
"80后"掀起的创作热潮,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文学界的关注,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与以往文学不同的特征,从而引起各界的争议。青春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80后"写作群体对自由的追寻、对孤独的感悟和对忧伤的排遣,自然而然地成为青春书写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16.
在和青春有关的众多概念中,“80后”已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名词。他们用自己飞扬的激情和四溢的才华,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炫目的文学时代!同时也因为他们的出类拔萃和不羁个性,这一群体在一路走来时饱受非议。在描述“80后”的许多语言中,总会被加上各种复杂的定语:残酷、颓废、叛逆、成功、自我、商业炒作、放纵、另类、轻狂、缺乏责任……随着时间的流逝,“80后”们已慢慢长大,渐渐远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如今已走出校门,忙碌地穿梭在社会的人流之中,开始面对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在他们身后,是更加年轻的“90后”们!时间会让堆积的泡沫…  相似文献   

17.
文学欣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文学大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博览群书,而且也十分注重文学欣赏对他们创作所起的作用。杜甫就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中学生来讲,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文学欣赏的训练,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描写、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其写作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可以说是将学生引进作…  相似文献   

18.
一直很想在“特别关注” 栏目中,关注一个特殊的学生 群体——他们既是《当代学 生》的读者,同时也是《当代学 生》的作者。其中的一些同学 就是从《当代学生》起步,开始 走上写作之路的。从创刊到现 在,《当代学生》在发展中走过 了十多年,期间与很多这样的 学生读者、作者结缘,也培养 了一大批文学与写作爱好者。 当然,在这十多年中,《当代学 生》也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 注和呵护,才能得到发展和提 高。正如《当代学生》主 编在创刊10周年 时撰文所说,这 是大家“协奏” 而得的美好。 本期“特别 关注”所关注的 两个人,就属于 上面所说的特 殊的群体。她们 因梦想而飞扬, 她们因文学而 美丽。  相似文献   

19.
爱写作的人都是从爱阅读开始的。在阅读文学作品上有较大兴趣,有明显的主动性,就算有了阅读意识。继之在写作上有了兴趣,有了冲动,并且能主动成文,就算有了写作意识。将两种“意识”加在一起,便可统称为“文学意识”。文学意识是在阅读和写作上一种兴趣化了的主动意识。在这里,“兴趣化”是很重要的。文学活动——不论是阅读或写作,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情感活动,有时甚至是一种情绪活动。单有被写作目的诱发出的主动性,而无被这一活动过程本身焕发出的兴趣,是很难形成纯正的文学意识的。为了某种目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人也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20.
8年前,文学评论家白烨与作家韩寒在博客上那一场关于“80后”的论战,曾把“80后”这个群体推到风口浪尖。如今,这位80后的代表人物韩寒已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有了另一个身份“国民岳父”。人们争议的焦点已经不知不觉中转向了尹桑、郭列、孙宇晨、马佳佳、高阳、刘克楠一批90后青年。焦点人物的身份也变成了“创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