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加入世贸组织后,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旧有垄断尚未打坡的基础上,新的垄断又会不断产生,并且新旧垄断作用将直接导致垄断加剧,垄断行为复杂,垄断领域扩大,垄断危害加深的后果,为此,我国的反垄断必须在法律的健全与完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及反垄断执行机构设置与人员培训等方面出出积极的反应,以保障市场的公平自由竞争,实现市场的有效有序运行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结构主义经历了从兴起到沉寂,再到新结构主义的复苏,其以市场结构为核心,观察与分析市场竞争状况的理念对理论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崛起,数字经济垄断问题愈发严重。借助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可以从多边市场提供平台垄断可能、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塑造垄断平台产生、锁定效应提高平台市场准入门槛、兼并效应排除平台市场竞争威胁几个方面推断出数字经济垄断如何形成。同时,借助结构主义的监管理念,明确守门人制度、实施互操作、完善经营者集中等制度可以应对数字经济垄断问题,促进数字经济市场竞争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3.
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能够通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与促进跨界融通为企业持续注入发展新动能.然而,迅速规模化的平台经济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行业乱象,部分电商巨头在尽享红利的同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致使垄断现象愈演愈烈.随着《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平台经济将会由"野蛮生长...  相似文献   

4.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平台企业在过去10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大型平台企业在崛起过程中产生的反竞争担忧也日益突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强立法和执法以遏制平台经济中的新型垄断行为。在此背景下,推动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经济学的前沿研究成果,详细梳理和论述了平台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竞争机制,阐释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典型竞争问题和传统反垄断分析范式在平台经济领域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发展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期实现更为精准、有效和及时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论垄断行为的民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即我国法律明确了民事诉讼为《反垄断法》的实施方式。反垄断民事诉讼,又称反垄断私人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垄断行为利害关系人依据《反垄断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是否规制及如何规制行政垄断是我国反垄断立法过程中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主要采用比较方法,深入剖析我国反垄断法视角中行政垄断的法律概念、构成要件及其规制。  相似文献   

7.
以获得数据为目的的经营者集中正在频繁上演,而且不断发生平台违规收集和共享用户数据、通过拒绝使用设置市场进入壁垒、降低隐私条款、大数据杀熟等事件,数据竞争和垄断的问题引起了反垄断实务和理论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市场下的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竞争和垄断以及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新挑战,探讨各种细节,然后建议数据驱动型集中审...  相似文献   

8.
在专利权与技术标准的结合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专利权的垄断行为,技术标准中专利权垄断行为破坏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原则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的《反垄断法》、《专利法》以及相关的规制对专利权与技术标准的结合的反垄断问题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本文研究了专利权在技术标准中的作用,并探讨了专利权与技术标准结合中的反垄断司法审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进入司法程序,^1反垄断民事案件的管辖及垄断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借鉴国外立法例,从理论及实务操作的层面研究探讨这两个问题,以为此类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反垄断第一案”浮出水面。8月1日北京律师李方平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交诉状.诉北京网通公司利用垄断地位对预付费用户实行差别待遇.立案庭表示将按照程序审查。9月16日.该案在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这可能是全国首起正式被法院受理的反垄断诉讼案。  相似文献   

11.
科学信息的开放存取与知识的“公有性”信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大尉  李正风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73-1479
 “公有性”是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制度设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私有性”和“保密性”在新的知识生产结构中获得了一定的合理性。网络数据库等知识出版模式在加速了知识扩散的同时,带来了科学信息的商业垄断,但这种垄断在本质上不同于对知识合理的“保密”行为,也加剧了数字资源中的“数字鸿沟”。开放存取运动即是科学共同体对于科学信息商业垄断的集体抗争,是对科学知识“公有性”精神气质的认识论回归。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公用事业作为自然垄断产业在管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改革现行公用事业的管制办法,打破垄断,政企分离,为不同区域企业的直接竞争创造条件已成为我国公用事业不可回避的问题。提出了公用事业放松管制问题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公用事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在对公用事业商业化运营必然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用事体制业放松管制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市场竞争与创新:熊彼特假说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彼特认为垄断有助于创新的实现,这一假说对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该假说的涵义进行梳理,介绍已有的实证检验结果,并结合我国工业实际情况对熊彼特的观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竞争,而不是垄断,更有助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刘星  杨波 《软科学》2004,18(5):52-54
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与竞争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比较美国天然气行业和电信行业的管制及其发展,分析了自然垄断行业管制的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电力行业管制的现状,对我国电力行业的管制改革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垄断是当下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与以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等为代表的美国数字巨头在行业“一家独大”有着直接关联。为了达成并巩固自身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数字巨头通过经济资本对科学的操控、政治权力对科学的渗透、纯科学资本的掩饰,以及精心塑造的文化资本优势,以更为隐蔽的方式,不断攫取垄断利润。本文试图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揭开美国数字垄断形成的“面纱”,并提出破解数字垄断难题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余东华  王青 《软科学》2009,23(8):74-81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17.
在C.Freeman技术创新定义的基础上,创建了技术创新动因评价模型和判别标准。基于该判别标准,对企业在被威胁垄断状态下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偏好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在被威胁垄断状态下,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偏好随新进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而定,进入者的创新产品竞争力强,企业将偏好于选择产品创新;反之,企业将偏好于选择生产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技术创新前后的经济效益差异,建立技术创新动因评价模型,分别对企业在被保护垄断和被威胁垄断两种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偏好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提出在市场垄断状态下,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被保护垄断状态下,企业更偏好于过程创新;在被威胁垄断状态下,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模式的偏好性随新进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而定,如进入者的新产品竞争力强,企业将偏好于产品创新,如果新产品竞争力弱,企业将偏好于过程创新.  相似文献   

19.
电信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制约着电信服务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电信服务业的整体现状及市场构成,重点分析电信服务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电信服务业市场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Policy》2022,51(4):10447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rigins of global leaders under intellectual monopoly capitalism.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SGCC), the leading firm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for the energy sector, became an intellectual monopoly relying heavily on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articularly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funding, and innovation and energy policies. SGCC is unique because it did not rely on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global leaders, unlike other national champions from developing or emerging countrie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contributes to thinking that SGCC first became a national intellectual monopoly and only afterwards expanded that monopoly globally. We empirically study SGCC's innovation networks. We proxy them using big data techniques to analyze the content, co-authors and co-owners of its publications and patents.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SGCC is capturing intellectual rents from its increasingly transn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ly diverse innovation networks by leveraging it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