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都设有"全课总结"这一教学环节.然而,"全课总结"的设置常常被"程序化",具体表现为定时、定语、定式,让学生日益麻木,有时候那种无端插入或无病呻吟的强制性总结更让学生反感.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都设有“全课总结”这一教学环节。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把一节课所教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固化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3.
周智 《教学月刊》2011,(6):47-49
笔者发现,长期以来,“结课”作为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一,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并被付诸教学实践,但对其的深入研究和有效运用却为数不多。我们知道,“结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后所实施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好的“结课”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巩固,并加深理解,留下难忘的记忆;好的“结课”能帮助学生区分易混点,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并将新学内容有序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好的“结课”能对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予以强调和提醒,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好的“结课”能适时扩展、延伸教学知识,通过设置悬念,使“结课”成为衔接前后教学内容的纽带;好的“结课”能对学生先前的课堂学习表现实施激励性的评价、矫正和补充;好的“结课”能使本节课的总结与导课时设置的“问题”首尾相映,更完美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思品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教材中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让学生产生遵循道德行为规范的愿望。抓好思品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提高思品课教学效益大有裨益。“激情、明理、导行”是思品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导人新课时,要贴近学生,亲切自然,饱含情感,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情”时,要描摹一种可感可知的道德氛围,注入相应的情绪色彩,爱憎分明,让学生置身其间,启动情感  相似文献   

5.
经常参与优质课展示或主讲公开课的人,肯定常常提到或听到一个名词:做课。所谓做课,就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学效果或目标,提前为课堂教学做出一些安排。一般做课包括安排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朗读、引导教学方向、设置教学环节等。日常教学中,极少有教师做课,因为这个  相似文献   

6.
巧置课堂“空白”,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留出一定时间(一两分钟或三、五分钟),将这种课堂“空白”巧妙地设置于课始、课中或课末。让学生质疑问难,或巧设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或讲到精彩之处嘎然而止,让学生去探究、求索。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主动探索知识规律,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设置了“词语盘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复习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自查自测,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但是,“词语盘点”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觉得它可有可无,或置之不理,或直接当成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读一读了事,致使“词语盘点”形同虚设;有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写一下,多读、多抄几遍,机械操作,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益低下,“词语盘点”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把该课时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第二环节采用“猜测质疑———操作验证———归纳方法”的模式进行教学 ,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为主来突破重难点 ;第三环节是分层练习 ,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第四是全课总结 ,力求使学生“人人…  相似文献   

9.
周萍 《教书育人》2007,(10):84-85
“参与型”课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学生真正摆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教学。一、“参与型”课型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平移”一课备授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闯关赢门票”活动贯穿全课,同时灵活整合数字资源,应用数字技术,组织开展辩答环节,让学生在导入、辩答、闯关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获得直观感知,思考并理解平移相关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2+5”模式导学法,“2”是指强化课前和课后的管理”,即课前加强学生自学辅导,开展提纲式或学案式自主预习,教师编制和批改导学案;课后学生及时分析总结,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得失;“5”是指课堂教学5环节,即课上学生自改学案,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或小组间展示预习成果,质疑点拨,归纳小结和达标测评.  相似文献   

12.
“六段式”教学模式 ,即一课书的教学可按“师生共定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暴露困难———训练突破难点———认识学习过程———巩固促进迁移”的六环节组织教学过程。这一教学模式是在元认知理论和学习策略理论指导下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满堂讲”、“满堂问”的高耗低效教学现状提出来的 ,并经过研究达成了共识。“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一课书时的大框架 ,其核心是突出学生主体和训练主线 ,在实际操作时 ,应根据不同课型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师教学风格等灵活应用 ,或调换顺序、或增减环节………  相似文献   

13.
听两位老师教学同文(《狼》)异构课,课堂设计都有各自的个性特色。两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及指导这个教学环节,一位老师出示指导朗读 PPT“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给出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另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出同样的例句并“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同样是指导学生朗读,实质是让学生在句子中用“∕”标出“节奏”“停顿”,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一个用“节奏”,而另一个用“停顿”呢?  相似文献   

14.
李晓安 《湖北教育》2002,(21):27-27
一、讲“真话”。思品课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如何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而不敢说的心里话,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为落实这一情感目标,我在每课的教学中,专门安排了“说句心里话”的教学环节,只要他们能讲真话我都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5.
说“设疑”     
为了使课上得具体生动、妙趣横生,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设疑”。所谓“设疑”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人为地设置“疑点”。“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回答。而是设法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结课”的七种形式一、“板书式”结课,即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重点,有序的板书进行课堂总结。二、“目标点评式”结课,即在课始宣布或出示课时目标,课尾针对学生学习完成情况,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总结。三、“拓展延伸式”结课,即通过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教学首先要讲究“趣”,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讲究“实”,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学《认识11~20各数》一课,课始应“趣”中藏“实”,让思维初步碰撞;课中应“实”中显“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课尾应“实”中求“活”,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构建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及创造性思维教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及方法的学习与感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师范音乐“STC”教学模式。其中“STC”分别代表了设题(S)、拓展(T)、创编(C)三个要素。■一、设题激趣,挈领全局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遗憾的是,一个通过突出特定意境便可以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教学环节,却容易被音乐教师忽略,那就是“设题”。把“唱歌课《小草》”或“欣赏课《赛马》”等教学内容直接作为全课的标题显得呆板直白,使人产生索然无味之感。为此,笔者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朱莲莲 《教学随笔》2016,(9):107-107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总觉得无“法”可寻,甚至出现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雷同等情况。如何让语文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立场的语文教学,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走进课堂前,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解读的深度、作业的布置,甚至教学语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与处理,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说课一般包括四个环节: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仅有这四个环节是不够的,说课也要“说学生”。“说学生”与“说学法”看似相同,实则有区别。“说学法”,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说学生”则除了教学生学习,还要考虑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