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编辑》2007,(2):F0002-F0002
陈原(1918-2004)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30年代即投身拉丁新文字运动、世界语运动。一生长期从事文化、出版、写作、翻译工作。80年代以后,他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2.
陈原 《出版史料》2005,(4):31-31
新善同志:编辑部的事不及长谈,你们已在抓长远计划,将来总会有一天方针任务重新确定一下,就可以落实了。我以为现在最关键的是抓住总编室(调度和秩序)和出版部(在一定条件下,编辑工作易上轨道,但出版[生产]则是关系到整个社命运的)。我听不知什么人说,出版部改为出版处(不是出版部的人说的,也许不确),我以为不改为好,一则习惯,二则部、处有所不同(正如中央机关司、局有所不同一样)。总编室还得加强,对外(主要对作者)要加强,那种拖拉作风———不是总编室,而是各编辑室发生的,如来稿不处理,等几个月不给作者答复的那种作风,应当在总编室督促…  相似文献   

3.
陈原 《出版史料》2005,(1):57-57
人路同志:11/10信收到。读者信我另复不误,意见是对的。拙著“现在刚送工厂付排”,实在是憾事。稿子躺在书橱中睡觉,等于活鱼在阳光下晒干——煎得难受,我去年五月(?)赶了一星期,当初又何必赶?出版社恶习未除,催人时急如星火,稿子一到则石沉大海。我这里如此,你们亦复如此,可悲可悲。大约我死了以后当作“遗著”出版还差不多,阁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被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编辑部工作,黄秋耘便是我的直接领导之一。后来,他调回原籍广东。 “文革”中,他是较早被“解放”的干部,后来安排任广东省出  相似文献   

5.
陈原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张元济的再发现和再评价,提出报国之心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出版理念;保护《现代汉语词典》,参与国家工具书出版规划;主持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助力新启蒙运动;参与创办《读书》杂志,开辟浩劫之后“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的文化园地;订立出版岗位职责,树立新中国出版管理新思想、新作风;与时俱进,重视科技革新,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内出版业积极引介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陈原同志离开商务印书馆领导岗位两个月后,即1983年3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我身边二十多年,我视其为一封对我来说十分珍贵的信。每当我阅读他的大作、回忆同他在商务共事的岁月、看他的书写读后感、在他病重住院前去探视,或参加陈原作品研讨会时,我都会把信找出来,细细地看上一遍;回顾他对商务印书馆和我本人的关爱,咀嚼他在信中表达的对出版改革的愿景,感佩他在深夜不顾疲劳为商务的发展倾心构思的精神。这次,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京召开陈原遗作《我的小屋,我的梦》出版座谈会,会前我又把信认真地看了一遍,肯定地说,这封信也…  相似文献   

7.
8.
《燕山夜话》作为出版界的一个精品是普通读者的共识。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渊博的历史知识、成熟的政治远见和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文风,成为杂文界的骄傲。我们拨开大量的装帧华丽、立论新潮的文化出版物,重新拣出原汁原味的《邓拓散文》(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年版),发现它的真知酌见对于我们端正对一些艺术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报纸建立与倡导一种好的文风,对于巩固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创立与形成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文化,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陈老,您已经80高龄了,最近刚在协和做手术,出院不久,就千里迢迢来到向阳湖寻访咸宁干校旧址,令人感动! 陈:我在北京一向拒绝记者上门,今天旧地重游,可以说是“自投罗网”.看样子不得不破例接受你这咸宁人的采访!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信件的说明 下面是陈原先生给我的一封信,内容是如何评价张元济。我给陈原的信写于1988年8月4日,与信一起奉寄拙作《志在报国,德泽千秋——论张元济的思想和事业》一文油印稿。他回信作于同年8月9日,为接信不久就写。我与陈原并不相识,以后也从未谋面,所以是素不相识两人间关于张元济的一次通信。张元济一生与商务印书馆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思念韩仲民     
思念韩仲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王仿子我凝视着一张稍稍泛黄的照片,凝视着照片上那张带一点稚气,带一点腼腆的笑脸。他就是1949年的韩仲民,一个刚刚参加革命出版队伍的19岁青年。我比他大14岁,叫他小韩,我的同事都叫他小韩,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走在我的前面作...  相似文献   

12.
怀念范泉     
范泉生前虽然历经坎坷,遭遇无数次的磨难,但他献身祖国文学与文化事业的志向与决心没有丝毫的改变,越到晚年,他的这种志向与决心越加坚定。范泉以他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文学与文化园地里辛勤耕耘的业绩,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回忆起来,我与范泉在20世纪4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在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陈贤德是一个很少抛头露面的人。然而,继前年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今年又获得韬奋新闻奖之后,这个在军报默默耕耘了36年,在“本报评论员”背后为党立言16年的军事新闻工作者,却不由自主地被推向前台“亮相”。至此,人们才蓦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新闻评论员也可以如此独具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4.
陈原  朱农 《出版史料》2006,(3):41-43
今日看到《艾思奇文集》第一卷,很高兴。毕竟我们能用最好的方法来纪念当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了。我以为,我们出版工作者如果能够花点功夫,整理六十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但又真正做学问的人士的作品,出版他们的集子,将对文化的积累和对后代的成长会有很大意义的。当然,在这同时,假如我们能花加倍的力气去为年青的作家(翻译家)做点工作,给以出版机会(既要有严谨的治学要求,又要有适当的出版机会),那么,我们的成绩将会更显著些。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26日晚,新华社电稿传来,第五届韬奋新闻奖揭晓,梁凯程的名字出现在名单里。面对共和国给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最高荣誉,他从崇高里体味着责任和希冀。当晚,他很平静,一如继往地处理着数百条当日新闻。 当了12年记者,干了23年夜班编辑,在老梁35年的新闻生涯里,他只一心想做好新闻,从未想要荣誉。新闻是他的事业,做个好新闻人,是他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事业,他已贡献了大  相似文献   

16.
李连泰 《传媒》1999,(3):35-35
“如何预测新世纪的散文走向,当下散文创作还缺少什么?”这是日前由中国作协创联部和《散文选刊》联办的’99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上各地二十余家报刊的散文编辑家们的共同话题。 散文缺少震撼力 光明日报《文荟》主编韩小蕙等认为,散文应是呕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和编辑工作叶至善我的父亲叶圣陶生于1894年,1988年逝世。他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他进商务印书馆正式当编辑,是1923年年初。在这之前一年,他和朋友们一同编...  相似文献   

18.
朱瑞清同志1944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丹徒县辛丰乡塔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2年7月,入伍来到南京军区某部,历任战士、文书、班长。196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提干后,历任司务长、师新闻干事等职。1971年3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总编室任编辑。1979年10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政治工作宣传部,先后任编辑、主任编辑。1992年9月晋升专业技术大校军衔。1999年12月,调整为专业技术5级。  相似文献   

19.
2002年8月,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揭晓,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庹震获“范长江新闻奖”的殊荣。庹震,1982年8月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到经济日报社;1983年3月23日在经济日报一版上发表的批评报道《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好新闻;1984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时年25岁;1993年当选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4年被评为高级记者;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成为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在这些殊荣的背后,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做任何职业都有一个转型期,无论你是专业的还是非…  相似文献   

20.
一个出版工作者能够获得韬奋出版奖应该是一种荣耀.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只读过8年书,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而言,更是一种殊荣.但自己却深感不安.一方面自己深知名利者天下公器的道理;一方面也常惭愧自己的贡献与社会所给予的认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