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课改的到来和深入,许多老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教育教学改革,这是值得庆贺的。但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逆有不少教师把本采很简单、很自擦的事,人为地搞复杂了,把本来简单、自然的语文教学搞得玄而又玄。有的甚至视其为教学时尚,动辄“超越生命”、“敬畏生命”、“生命多元信息系统”之类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2.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依据 ,其内容准确无误是它的生命。然而今天使用的《思想政治》、《语文》等教材仍有应该商榷的内容。初一《思想政治》(上 )第 71页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叙述 :“在许多情况下 ,一个人要确定什么目的 ,是颇费踌躇的。”这里的“颇费踌躇”用得是不恰当的。正是用词不当 ,使本来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变成很难理解的问题了。要是将其改成“很难拿定主意”或“犹豫不决”等 ,不就简明扼要了吗 ?为何要故弄玄虚 ,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呢 ?初一《思想政治》(上 )第 10 3页第四自然段中的“听听泉水丁东、小鸟欢唱声”…  相似文献   

3.
由于儿童生机勃勃,一有机会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声嚷嚷,并且相互“传染”,所以,在课堂上,有的老师经常会说“请大家安静下来”,或板着脸不说话。这意思很简单:你们太不像话了!再不静下来,老师就要发火了。有的老师会先表扬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然后批评甚至训斥一两个“闹”得最凶的。然而,过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会忘记教师的“教育”,逮到机会就“故态复萌”,教师只好又以类似的手段恢复秩序。如何理解这个现象?首先,这是儿童生命活力的自然表现,不是故意不认真学习或顽劣成性,所以是“屡禁不止”的;其次,我们要把儿童这种“生命活力”引…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语文教学有越来越繁的现象,本来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非要弄得很复杂,直到把学生搅糊涂才善罢甘休。这也难怪,现在语文老师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问题是他们掌握的多是陈述性知识,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要求,变成简单易行、可操作又行之有效的程序性知识,确实还需要一番"化"的功夫。金代诗人元好问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语文教学,化繁为简,将一切的豪华落尽之后,就可看到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比如“否定”本来是语言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没有”、“无”等都是表达否定的标志,可实际上,有些表面上不具备否定的标志,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可以表达否定的意义。我们把这种否定称为“含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语法、语义层面的否定,而是语用层面的否定,因此本文就从语用角度对含蓄否定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本来通过一堂入情入理的教育课、一次入脑入心的谈话能够解决的思想问题,却一通劈头盖脸的训斥搞“砸”了,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使教育对象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种把教育变成“教训”的现象,很值得我们尤其是领导同志的深思。 教育和教训,是既相联系又不相同的两个概念。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管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之处则是,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许多父母给孩子的多是“爱”和“关心”,这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可有的父母往往就把握不好这个“度”,把本来让人神往的“呵护”变成了有害无益的“宠”了。我也听到过许多老师的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任性、调皮、学习不认真,有时候甚至胆大妄为、和老师对着干,令人心烦心伤……所以他们就有“必要”把自己“武装”起来,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板着面孔”的化身。上述种种,我看到了教育的困惑,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很想尝试一下“父母”式的老师教育方法,而且一试并初见成效。在此,我举两个具体事例。例一,一位体育委员因与同学们不…  相似文献   

8.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小学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和成就,为初中和高中的课改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但是,在某些学校和老师身上却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回潮苗头。现象一:一些老师把那些旧的备课笔记、教学参考、习题集又悄悄地拿了出来,一度时间被冷落了的讲授、讲读等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方式又不声不响地登堂入室。现象二:一些老师对于进行角色转换、教学民主作风等感到不顺手、不顺心,还是习惯于过去的那种由教师主宰课堂的做法,学生又回到了老师直接控制课堂的被动席上。现象三:综合实践活动变成一些搞“会教”和案例评选的项目,不…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含蓄否定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比如“否定”本来是语言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没有”、“无”等都是表达否定的标志,可实际上,有些表面上不具备否定的标志,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可以表达否定的意义.我们把这种否定称为“含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语法、语义层面的否定,而是语用层面的否定,因此本文就从语用角度对含蓄否定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的呐喊     
读了在贵刊1985年第10期上发表的《陈鹤琴先生与鼓楼幼儿园》和《幼儿园应实施主题综合教学》两篇文章,很兴奋。过去,各种报刊发表的有关陈鹤琴先生的文章,我都十分关注。但是,我看后总感到不满足。这些文章很少谈及陈鹤琴先生的“单元教学法”;在某些评介“综合教育”的文章中,虽也提到“单元教学法”,但对它只有否定式的结论,而无立足于事实的客观分析。究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解放初期,在学习苏联幼教经验的时侯,不加分析地把陈先生的“单元教学法”与杜威的一些主张等同看待,这样就把陈先生的“单元教学法”简单地否定了。几十年过去了,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仍然没有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最近,我阅读了一些台湾、香港、美国的幼教资料,他们还没有忘记陈先生的发明创造,在他们的书籍里详加介绍,积极推广。值得庆幸的是,幼教专家钟昭华老师把陈鹤琴先生的“单元教学法”原原本本地作了介绍,终于使这一方法与广大幼教工作者见面。幼儿园分科教学存在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它把存在于幼儿周围的客观事物人为地割裂开来,这  相似文献   

12.
教师如何与差生谈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一意思,用不同言语表达,效果却大不相同。品行差、成绩差的学生常常引起老师的不悦。老师常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愤怒之时,脱口而出,“你这个屡教不改的东西,就不能争口气吗?”;“你一点出息都没有了,我也随便你了。”诸如此类,久而久之,其效果只能使差生仅存的一点自尊丧失殆尽。差生往往会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我天生不行。”;“我反正不聪明,学也学不好。”于是就“破罐破摔”,丧失他们本来就很微弱的一点自信。如果教师经常用批评、数落、埋怨、压服、斥责的话语教育差生,那势必会使他们对你由不信任而产生逆反心理,即使学生被迫改变了一些不良行为,也不过是暂时的。没有真正调动内部动力而产生的新行为是难以  相似文献   

13.
背单词有三个层面:一是记住单词的拼法;二是记住单词的读音;三是记住它的意思和用法。单词的拼法和读音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很多单词看到了拼写,自然就会读出它的读音;知道了它的读音,就会联想到很多发这个音的组合,拼写就很容易了。当然,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对于初学者来说,我有两个方法比较值得推荐:一个方法是拆分记忆,就是把一个单词从中断开,变成熟悉的两个或多个单词。比如“hundred”这个单词,可以把它拆成“hand”+“red”,然后记忆“红手”,“a”再变成“u”,就很容易记住了。这种方法对很多单词都好用。另外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4.
潘振嵘 《数学教学研究》2003,(4):43-43,F004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遇到障碍喜欢请教老师 .这时 ,教师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障碍的原因 ,矫正他们原有认知上的偏差 ,充实、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 ,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以此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 ,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但是 ,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仍常看到一些教师“释疑”时 ,常常只局限于告诉学生怎么做 ,甚至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盘托出 .表面上看 ,似乎也很“完善”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 ,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无形中简单地否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把“释疑”变成了一种“灌输” ,…  相似文献   

15.
简单与复杂     
小的时候,看过一场电影,题目我忘了,里面的一句台词我记得很清楚,一位老师说:“接下去,我讲马尾巴的功能……”看电影的人都笑,我也笑,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好笑。作家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科学家往往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我们老师呢?我一直想不明白,我们的教学到底是把简单的教复杂呢,还是把复杂的教简单了?记得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要我们写作文,我往往挖空心思去找形容词、比喻句,把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弄得很“复杂”;现在,自己也成为老师了,反思自己的教学,也还是在重复20多年前我们老师做过的事:把简单的教复杂。我听过一位老师教学…  相似文献   

16.
人要成长为人就必须受教育,因为受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人格化、人类化,使人获取基本的人之秉性和人之资格。人是一种“可教化的生命”“,可教化性”是人所特有的“先天的性格”。人受教育的旨趣在于:超越自然生命,走向文化生命;超越现实生命,走向未来生命;超越符号生命,走向实践生命;超越个体生命,走向人际生命。  相似文献   

17.
我当建筑师     
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呢?”老师不解。“以后您再让我在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我当建筑师  相似文献   

18.
要当建筑师     
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问:“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呢?”老师不解。“以后您再让我到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要当建筑师  相似文献   

19.
《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但目前的自然教学对学生的“获得”与教师的“培养”的落实,是很让人忧心的。我无意去褒贬以往自然教学的成败,但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刻板记忆、缺乏创造、活力不足等现象,却是较为普遍存在的。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识,同时也是社会普遍反映“现在一些学生无创新精神”的证据。回顾我们的教学改革,我发现,一切教改的成功都与突破一些不切实际的固有观念是分不开的。自然教学也必须把改革深入下去,切实把自然教学变成生动活泼、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开放性学科。  相似文献   

20.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从本期起,在内容的编排上本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四大“版块”之一的“教法创新”,主要刊登教学设计,包括课文教学设计、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活动课教学设计等。作为“版块”的“版主”,最大的梦想是读者一拿到我们这个刊物,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我们这个“版块”。主观愿望自然良好,但梦想的实现还要仰仗各位出手相助。而我这个“版主”一定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使大家写稿时能有的放矢,拳脚大伸。在本期里,“版主”我对任为新老师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和严珊红老师的《<日月水火>教学设计》情有独钟。任老师的教法新鲜活泼,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欢迎。识字教学公认比较枯燥,严老师却硬是想出法子,把本来比较乏味的识字课教出趣味来。两位老师真不愧为高手。“版主”以为,他们的教学能达到这等境界,主要是转变了教学观念,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摆得正,而且又肯下功夫研究教材,招数自然比那些安于现状,求平求稳的常规式教学设计高明得多了。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