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家语》对于“学”思想有着相对系统的阐述。孔子认为学习有助于个人成才和社会教化;学习的内容包括六经为首的文献研读、礼乐为主的“六艺”实践、道义为先的战争策略、德治天下的“明王之道”;学习的方法涵盖好学勤思、过而能改、得而行之和择善而从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孔子家语》“学”思想与《论语》中的孔子“学”思想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2.
摘要:孔子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武学思想,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治国理念相互辉映,共同构成孔子思想的有机整体。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对孔子的武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解析。认为孔子武学思想是孔子对于军事争战及相关武术实践的思想观点和价值主张的集合,孔子武学思想体系是一个一以贯之、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内涵包括:“不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出发点,“善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立足点,“慎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基本主张,“智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实现策略,“仁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价值追求,“无战”是孔子武学思想的最终归宿。在此基础上对孔子武学思想“不为人重”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而全面的剖析,并总结了孔子武学思想对后世中国武术的影响。该研究填补了孔子军事武学思想系统研究的空白,对于继承中华民族尚武精神,传承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教学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学、思、习、行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学与思、知与行、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重视德育,注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涉及面广,他提出的教育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教学、治学根据与基本理论,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和阐述的著作和文章很多,但是在对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终身教育思想的论述却并不多见,而终身教育又是目前教育领域里乃至整个社会所讨论和关注的主题之一。1994年至1997年,世界两次召开了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  相似文献   

5.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育目的很明确 ,就是为政治服务。在学习方法上 ,孔子提出“学”与“思”结合的方法 ,并注重因材施教 ;主张“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应当珍视这份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意识相结合。旅游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其原理、理论晦涩而使初学心理学的学生畏难。要想使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必须真正发挥“双主体教学”的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首先从教案的设计入手,要体现教学相长;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是师生相长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在对孔子的政治立场及其学术观点进行研讨时,人们总是要对孔子思想的核心进行探讨,或曰“礼”,或曰“仁”,或曰“中庸”,意见各异,众说纷纭,在此略谈谈我对孔子思想核心的看法,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一、关于孔子思想核心的不同看法“核”在古文中是“果中核”...  相似文献   

8.
理想人格的培养——孔子德育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关于所谓“君子人格”的行为规范,已经成为古今人类共同的品德和规范,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立志有恒,身体力行;克己内省,改过迁善等等。本文通过对孔子这些德育思想之管窥,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说明孔子德育思想中所提及的“君子”这样一种理想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互动教学的历史演进与当代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教学是在孔子的“启发式”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基础上,经由历代教育家对其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而发展的。我国关于互动教学论述偏重于经验性的描述,但哲学底蕴极其深厚,反映出教学的一些内在规律;而西方多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展开,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就当代研究而言:多元文化观和社会互动理论对国外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主要取向于师生互动行为的实证研究;而我国互动教学研究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探讨,但忽略了学生非言语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义利观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辩证地看待义利关系,认为“利可取”,赞成人们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强调获利应以求“仁”行“义”为前提,而且要“以义制利”,形成了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参与性、道德性特点和辩证性、实践性特质的仁学义利观,这对经济、社会、政治、道德建设以及人的思维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可以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在人格权受到侵害或者有侵害之可能时能够更好保护人们的人格权益.所以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是有必要的,作为一种由人格权派生的请求权,其必要性表现在民法人文主义的体现与体系要求、人格权的绝对性要求、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存在区别.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格权,建议在民法人格权部分直接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以及通过区分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等方面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征税权是最需要受到宪法控制的一种公权力。许多国家的宪法通过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明确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的配置、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了对征税权控制。反观我国宪法,既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也没有对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进行划分,更没有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我国征税权设立和运行处于失去宪法控制状态,这在现实中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应从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实现对征税权的宪法控制。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来说,宜采取"宪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单行法";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内容来说,一方面,在宪法中加入税收法定和税收公平原则、征税权划分、纳税人基本权利等有关征税的原则性根本性内容;另一方面,依据宪法对征税权的规定,制定一部内容合理、篇幅适中、结构简洁、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收基本法。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已经实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调整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对我国《物权法》中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容的部分条文进行了评析,指出了物权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缺陷的弥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20.
篇章词汇重复模式与篇章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ey的篇章词汇重复模式是对篇章语言学的一大贡献,把词汇研究提高到了篇章语言学的范畴之中。笔者通过对篇章词汇模式理论的简要介绍,导出怎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应用这一理论,并分别从五个不同角度阐述了篇章词汇重复模式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