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学校适应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对66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这一中介效应能否被意向性自我调节所调节.结果发现: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学业情绪、意向性自我调节、学校适应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为了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水平,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营造自主支持的教育氛围,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业情绪,同时着力提升青少年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同伴低头行为与人际适应之间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贵州省、山东省3所高职院校7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伴侣低头量表、青少年人际适应量表、友谊满意度量表、孤独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人际适应与友谊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13,P<0.01),与孤独感(r=-0.56,P<0.01)和同伴低头行为(r=-0.13,P<0.01)显著负相关。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在大学生同伴低头行为对人际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中介路径:友谊满意度的单独中介作用,孤独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0%,28.57%,21.43%。结论:同伴低头行为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还能通过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家庭关系对留守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研究选取663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人口学问卷、亲子亲合问卷、关系质量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在不同留守状况下,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直接与间接效应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的祖孙关系存在差异,但是在亲子关系、自尊和社会创造性上差异均不显著;(2)亲子关系、祖孙关系既直接影响社会创造性,也通过自尊对社会创造性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揭示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和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通过随机取样对70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学校适应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2)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均可以通过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对初中生学校适应产生影响。结论: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在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文化智力理论、生涯期望理论探讨了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与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文化智力量表、文化适应量表、自编就业资本投资表、生活满意度指数对民族高校9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得出结论:(1)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对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起显著正向作用;(2)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在文化智力和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分别存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3)就业资本投资显著调节文化智力和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直接效应。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和研究以民族高校为前沿阵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初中生主动性人格、感知教师支持、积极情绪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感知教师支持量表、积极情绪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62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主动性人格与感知教师支持、积极情绪、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与积极情绪、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2)感知教师支持和积极情绪在初中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习投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3条路径:感知教师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积极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教师支持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初中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习投入影响的内在机制,能够作为提升初中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考察同伴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作用,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特拉华州校园氛围调查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对148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直接效应受到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结论: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适应有促进作用,且感知校园氛围水平越高,影响越显著。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对校园氛围的看法,若孩子感知的校园氛围水平较低,则家长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到改善教养方式,促进其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616名初中生为被试,以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量表、负面评价恐惧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考察初中生完美主义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完美主义高标准因子和差异因子对考试焦虑具有预测效应,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完全中介完美主义高标准因子对考试焦虑的效应,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负面评价恐惧部分中介完美主义差异因子对考试焦虑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在校行为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学校适应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女生在课业、常规和同学关系三方面的适应状况均好于男生;(2)初一学生的课业、常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四方面的适应状况在初一至初三的三个年级中均最差;(3)学习成绩为下等学生的课业适应最差,初中生的师生关系适应随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提高;(4)学习成绩为上等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最高;(5)在三种人缘状况的学生中,人缘差的学生的课业适应和常规适应最差,人缘很好学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适应最好;(6)初中生的五种学校适应均与其一般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五个学校适应维度对一般生活满意度的预测率为4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在农村初中生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问卷、生活压力问卷、SCL-90量表调查273名农村初中生,采用回归分析技术。结果:工具性支持在受惩罚因子与躯体化因子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肯定支持在人际关系压力与精神病性因子中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生活压力、社会支持、身心健康三者关系密切;工具性支持、肯定支持分别是生活压力与躯体化、精神病性关系中的的中介变量;生活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以社会支持为不完全中介变量,且中介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185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2)男女生在总体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在家庭和自由满意度方面得分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学校、学业和环境因素方面,有更高的满意度体验.(3)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4)初中生的各种生活事件中,"家庭矛盾"、"考试失败"、"讨厌上学"、"失窃"和"升学压力"这五项生活事件与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实现幸福感的提出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本研究采用教师期望知觉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实现幸福感量表对37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教师期望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初中生实现幸福感水平;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5.96%。教师期望知觉既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实现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实现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何进军 《教育导刊》2014,(10):34-37
采用依恋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问卷调查了566名城乡初中生,考察了初中生依恋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探讨了学习投入在依恋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初中生依恋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习投入在依恋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具有明显的部分中介效应或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溢出假说"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选自北京、重庆和石家庄三所初中学校的103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家庭环境中的父母关系(父母冲突和父母婚姻满意度)、亲子关系(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父母关系是否会通过亲子关系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满意度、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母子依恋、父母婚姻满意度和父子依恋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父母冲突却不能;(3)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婚姻满意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初中生复原力、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复原力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对三所原企业子弟学校的324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复原力水平普遍中等偏上,男女生在朋友支持维度差异显著,独生、非独生子女在责任感维度差异显著;初中生复原力与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关系,复原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6%。结论:培养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业成绩、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感知学校氛围问卷、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学业成绩问卷、青少年自评量表的焦虑抑郁分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8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师生支持既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内外化问题行为,也通过促进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其产生间接影响;(2)生生支持对学业成绩、内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但通过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自主性机会可通过促进意向性自我调节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和内外化问题行为,同时对学业成绩也有独特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模型,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超自然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社会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也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减少超自然信仰,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元薇 《教师》2015,(5):17-18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作为初中生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性格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对100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维度平均分差异显著,表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在质量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初中生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正念和生活满意度在压力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6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压力、正念、生活满意度与手机成瘾4个变量均显著相关;(2)正念和生活满意度在压力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认为,压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而且可以通过正念的中介作用以及正念和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初中生的学业比较和学业归因对他们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使用了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学业比较量表和学业归因量表对496个初中生被试施测方法,结果表明:初中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无性别上的差异,但在年级水平上存在差异。学业比较各维度和学校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归因方式也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并且这两者对学校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