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直接关乎到高职院校充分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零工经济的发展正影响着我国的行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形态变化,由此产生的零工就业模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契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湾区发展战略,零工经济对大湾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阐述我国目前零工就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零工就业的模式及路径.提出零工就业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的三个转变方向和措施,通过加快就业指导观念的调整、完善就业支持体系的建立、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抓住零工就业的机遇,更好地适应零工经济时代的职业变革.  相似文献   

3.
王静 《华章》2012,(36)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式下,职业教育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发展人才.由于全国高校处在扩招的新发展态势下,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职学生在社会就业大背景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高职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进行初步阐释和研究,作出相应的培养建议,以期对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趋势,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须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阶段就业与创业教育多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停留在就业创业知识接受层面,学生参与度低,无法提高就业过程中的职业胜任力。而工作坊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将知识模块化,继而转化为能力。作者在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试图将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中,以发掘新就业形态下,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对员工素质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求职者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实践性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95):7-8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逐步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们需要从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提升其竞争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内涵入手,进而对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高职院校常以学生的就业率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及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其未来就业、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双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在总结本校已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试图对建立培养学生"双能力"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努力打造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创新模式,逐步使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不断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意识,即"全员形成合力、全程指导教育、全力职业对接、全面贴心服务",提倡"小专业,大作为"的就业创业新思路,切实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率、协议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职业核心能力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通用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既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厘定和分析职业核心能力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希冀通过多方努力,协同合作,真正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就业导向"背景下,有效地加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为任课教师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灵活应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当中提供参考建议,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面向就业市场和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为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人才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着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就业状况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课程体系,并就体系的理念、构建以及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对大学生发展状况客观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形势下,构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对于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能正确对待就业,2009年教育部建议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目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如今就业指导课已经普及多年,但是还是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单位找不到满意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地反思一下,学生是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老师是否通过改进教学的方法、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当中能胜出一筹,跨进自己理想的岗位。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分析如何提高高职理工科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认识度。  相似文献   

13.
戴向芸 《高教论坛》2014,(12):126-129
开展高职生职业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法律素质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建构高职生职业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基础性法律课程、专业性法律课程和专门性法律课程结合的多层次的职业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生的就业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就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能力要求日趋提高,高职生必须提高就业能力来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把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多渠道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来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对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摇篮。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在高职院校的背景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方针指引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高职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系统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务实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有效的创业心理辅导、健全的创业教育规章制度是保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双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将在未来几年里仍然十分严峻,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理性思辨,这对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合理地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侧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育更多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人才。为此,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融入“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工匠精神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型人才的紧缺,既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造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必要选择。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将创业精神作为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本条件。该文旨在提出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创业培养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要从根本上破解高职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的就业力培养体系。文章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围绕"规划、就业、创业"这一主线,分析了其对高职生就业与创业的意义和影响,提出促进高职生就业创业的途径和方法,着眼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切实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