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的额前,有一块黑色的疤痕,呈月牙状,有点像电视剧中包拯额前的月亮,而在妈妈的右肩上,也有一块类似的痕迹,妈妈说我那“月牙”是遗传,是我与生俱来的记号。小时候,那道疤并不明显,镶在眉心处,倒也显得与众不同,大人们开起玩笑,就叫我“小包拯”,“小包拯,过来吃糖。”“小包拯,到阿姨这边来玩。”我便会摇头摆尾地跑过去,享受着大家的宠爱。童年的记忆因为这首疤痕而变得丰富多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是那个屁颠屁颠的小娃娃了,我不允许自己雪白的肌肤上有这样一块胎记,就像一颗珍珠,有了一个黑点,就不再晶莹完美,我更厌恶别人…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一年级下册语园地中设计的“我的发现”栏目令人耳目一新,它以全新的理念和独到的方式给学生创设了发现探究的契机,展示了成功的平台。借助“我的发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中明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在识字教学方面做了尝试,总结了十种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4.
闫芳芳 《农村教育》2005,(7):128-12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强调“识写分开”,“多识少写”。面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任务重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枯燥的识字方法,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验识字过程的乐趣,感悟汉字本身的人文性、艺术性,并尝试用多种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操,开启智慧。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  相似文献   

5.
林红传 《广西教育》2005,(7A):66-66
新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倡学生自主地学习。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课内外识字结合起来,使课内识字增加趣味性、课外识字体现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1—2年级识字量应达到1600—1800个,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识字教学,抓好识字教学。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比较形象具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识字。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外引向课内,再从课内引向课外,变课堂为交流会,为展示台。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学习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诗歌、写诗歌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学会观察, 引导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组合、书写规律。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它变化微妙,神形兼备,只要仔细观察分析,这千奇百怪的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呢?一是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框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人”、“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中的“捺” 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二是学会对比观察,区分 形 近 字 细 微 的 差 别 , 例 如 :己—已 末——未 田——由 三 —— , — , — 。是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如写“…  相似文献   

9.
戴琴桃 《湖南教育》2005,(17):32-32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把一个个抽象的生字熟记于心?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低年级学生识字应从兴趣入手,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形成学习需要需要是产生兴趣的基础,而识字则是阅读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首先会产生一种急于学习的心理。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引导,让学生把识字作为一种需要,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1000个,这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部分中下游学生来说,就更为困难。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的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后的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量与90年代的教材相比,增长幅度过大,缺乏科学的实验研究。本文提供了笔者在实验研究中测试到的四组数据:入学儿童初始识字的数量,学生一二年级每个学期实际识字量,弱势群体学生的识字量及其分布情况,一二年级学生识字增长幅度调查。这些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低年级学生实际识字能力,对科学地安排低年级教材的识字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说明新课标对阅读(特别是大容量的课外阅读)作用是肯定的,它强调了阅读能够起到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  相似文献   

13.
綦昕 《吉林教育》2006,(12):40-4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仍然是一种机械识字高耗低效的状况。探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识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的识字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在生活中识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在写字中识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极其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字作为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电视上、书报上,标语广告牌上。对孩子们而言,生活是学习语言、学习汉字最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思想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作了最好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新教材的把握上,我们应该放在大语文教育观的层面上考虑。教学时,既要落实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又要注重人文熏陶、人格培养和个性发展。教师既要着眼于教材  相似文献   

17.
《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前三个学段规定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每个学段规定的量分别是: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认识常用汉字700~900个,会写1000~1200个左右:第三学段认识常用汉字500个,会写500个。他们的数量关系见图一。  相似文献   

18.
19.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25-26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信息量的获取,因此,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而在小学1-2年级,教材就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50%以上。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哪些具体策略提高识字效率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出后,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进行着变革。《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安排上做了较大调整,“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会写1200个左右,”识字量占六年识字总量的60%。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还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练,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其产生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