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学交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着重阐述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探讨数学交流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欠缺是制约其数学教育滞后的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剖析甘南藏区民族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现状,调查当今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实施的状况,以及藏族中学学生对数学交流的认识,对影响甘南藏区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诸多因素-交流意识、教学艺术水平、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等进行了浅析,指出了甘南族区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交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数学交流的过程.近年来数学交流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对数学交流的历史回顾,阐明数学交流的内涵、数学交流的类型与形式以及课堂数学交流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平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3):98-99,10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本文落实新课改中提出的问题,对数学语言及其教学深入研究。通过对数学语言概念、基本形式和特征的分析,认为在数学语言教学中注意到下列几方面:(1)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涵义和本质;(2)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科学地安排数学语言教学;(3)注意数学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的教学;(4)加强数学语言间切换的教学,能提高学生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交流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堂中数学交流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对话和互动、数学交流的技能、数学语言的教学、创造良好数学交流的课堂环境、数学交流的课堂组织形式等五方面进行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数学交流的有效性的研究,本研究希望能和广大中学教师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6.
数学交流,即学习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彼此交流,充分研讨,在此过程中进行数学情感的"传达"与"沟通",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实现掌握学习数学方法与技巧并提高其能力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既包括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又包含着对头脑中思维进一步澄清组织、巩固等一系列再加工的过程,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具有不可忽视的认知功能.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交流习惯的养成,取得  相似文献   

7.
数学家之间的数学交流是传承与创造数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用数学文化的视野探讨数学家之间数学交流的形式和数学交流对数学家研究的影响,不断充实完善数学学习交流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胡雅珍 《海南教育》2014,(16):88-8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数学交流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一环。课堂中数学交流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学交流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当今国际数学教育共同关注的焦点,但却被不少教师误解或曲解。从广义上讲,数学交流是指探索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狭义的数学交流是指数学学习和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数学交流是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之一,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数学交流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延续,是思维活动社会化的重要环节。通过交谈、讲述、倾听、阅读,能让观点得到论证,发现得以共享,猜测得到肯定,零乱的知识得到组织,模糊的认识得以澄清,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就课堂教学中的数学交流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学知识的交流;二是数学体验的交流;三是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作者在教学中针对数学交流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有效数学交流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数学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创设相应情境,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钻研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利用数学历史,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利用数学美学,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规范包括支配课堂的一般社会规范和围绕特定数学交互的数学规范.数学课堂规范的特征有:数学课堂规范是"预成性"和"生成性"统一的结果;学生数学观念影响数学课堂规范的发展;社会规范和数学课堂规范之间有差异;创生数学课堂规范就是创造一种信任和尊重的学习气氛.做数学的新规范和标准也需面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学生数学观的局限性,以及数学参与公正性等的挑战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Recent reform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have encouraged teachers to engage their students in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cholars have begun to consider questions such as: In what ways do teachers facilitate and guide classroom discourse? How doe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reflections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rich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and similar questions, the authors provide a framework of four constructs that can be used to analyze various forms of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un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ributive communication, refl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structive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 article,the authors both develop and use these constructs as they consider two preservice teachers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lassroom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数学美的描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美,使学生能够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教学中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层面:美观、美好、美妙、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从数学的认识与理解、数学素质、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素质教育3个方面的对数学素质教育做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数学游戏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本文从什么是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对数学课堂的作用、选用标准以及初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入数学游戏和收获体会等几方面等方面进行充分地阐述,结合若干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集数学和游戏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对优化数学教学和推进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探究性学习中的数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中忽视实验、忽视过程的现状,提出了新课标下重视数学实验教学的设想.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引入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发现数学原理,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步骤、工具和目的,着重阐述3个观点:数学建模的核心步骤是建模,数学模型的求解隶属于数学,而非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核心工具是数学,计算机作为数学之工具间接地用于数学建模;就数学实验自身而言,其主要目的是辅助做数学;就教学而言,数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研究、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Mathematical signs and symbols have a decisive role for coding, constructing and communicat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Nevertheless these mathematical signs do not already contain mathematical meaning and conceptual ideas themselves. The contribution will present basic elements of an epistemology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then apply these theoretical ideas for analyzing case studies of two teaching episodes from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is way different roles of mathematical signs as means of communication (oral function), of indicating (deictic function) and of writing (symbolic function) will be elaborated.  相似文献   

20.
张侨平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105-109,137
普及教育推行以来,处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差异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数学科,按照数学问题或习题的难度进行分层教学是一贯的做法,期望不同能力的学生逐阶而上。然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供不同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是处理差异化教学的关键。在面对混合能力的大班教学中,运用数学开放问题,结合平行练习任务进行分层教学或是一条有效的处理学生数学学习差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