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你上网了吗?”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大家见面时常说的问候语了。而最能体现互联网魅力的,除了即时聊天之外.大概就是发送电子邮件了,它还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伊妹儿”。不过,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电子邮件的发送呢?下面,我就以使用最广泛的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为例,教你如何给“伊妹儿”提速。  相似文献   

2.
大家好!我是一般过去时,相信大家对我已有所了解,但有些同学在使用过程巾把我弄得“面目全非”,今天我要说说我的“烦恼”,希望大家今后多注意。请看: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焦点访谈”节目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焦点是:一般现在时的用法。【焦点一】什么是一般现在时?  相似文献   

4.
张红 《班主任》2007,(1):32-33
我经常收到学生形形色色的电子邮件。大多数学生都采用匿名的形式。或反映班级情况,或倾诉烦恼,或寻求帮助。我习惯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全面地了解班级,了解学生。这种电子信件交流就这样来来往往地进行着,但突然间,一封神秘的“伊妹儿”打破了这种平静。  相似文献   

5.
张书杨 《考试周刊》2013,(66):34-3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构成要素。语言会不同程度地反应和体现文化特点,而词汇则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因素。本文拟从日本的"家"文化这个方面对相关日语词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专业术语是专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一般语越受到中外语言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专业术语与一般词汇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从概念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能对语言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词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重要途径。"趋向"由于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高频连用,从而由最初松散的并列短语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动词和名词,本文通过对词组"趋向"进行考察,在对其词汇化历程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词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体验哲学是一种全新的非客观主义哲学思潮,它强调身体经验在认知加工和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角来研究英汉"吃"族词汇中的隐喻现象,比较并分析了英汉"吃"族词汇隐喻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亲身”连用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动+名”的短语结构。在句法位置改变、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亲”“身”语义逐渐融合,位置逐渐固定,宋代时已有成词倾向,明代以后最终成词。  相似文献   

10.
“哪门子”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其由“哪+一门子”词汇化而来,由于其搭配对象由亲缘关系名词逐步扩展、泛化,加之用于反问句和数词“一”的省略,其意义上表否定,结构上凝固,逐渐发展固化为词“。哪门子”与“什么”表否定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也存在诸多差异。此外,“哪门子”还具有较强的主观贬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从事"在先秦时期出现连用,最早是一个松散的动宾结构短语,表示"行事、办理",至明清时期,其高频的连用使发生词汇化演变成为动宾结构的词语,直到现代汉语,发展成为有两个义项的词语,表示"做,投身到"和"处置"。"从事"的词汇化是词组特性逐渐弱化的过程。"从事"尚未完成语法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NLTK等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含“炊”“烹”的语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炊”“烹”经历了由词发展为不成词语素的历程;含“炊”的词语词汇化的时间要早于“烹”,二者大致在明清两朝以构词语素的形式大量出现;“炊”的词性由动词逐渐变为形容词性,而“烹”的词性仍以动词为主;“炊”的词频、词义数量以及搭配对象的范围均小于“烹”。  相似文献   

13.
表示信息来源的结构类型"据+XP"有四种实例,这四种实例之间在结构上具有密切关系,各自的使用也有规律可循。"据+XP"的四个实例均可作为一个管领结构,它们与其管界成分之间存在不同的语义关联方式。与"据+XP"结构类型的其他实例相比,"据说"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是导致它词汇化的重要动因。从共时层面进行对比,提取"据说"词汇化的限制条件,对于词汇化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杏林”一词用于称呼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家。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有妙手回春之术,住在庐山为人治病,不取分诊费,也不收药费,只要病家在山坡上种杏树一到五棵。由于他医术高明.求医人不断,种树人也就不断,以至数年后坡前岭后杏树达到十万,  相似文献   

15.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划分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其划分标准也因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种种尴尬而遭遇众多学者的批判和质疑.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可为此提供认知层面的理解视角,从而进一步证明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划分存在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表示"抑制不住、不由自主"意义的副词"不禁"是由跨层结构"不禁"经过词汇化而来的。"不禁"词汇化的动因是句法结构的复杂化、VP语义的演变、韵律规则的制约等,其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大概在唐五代时期,伴随着构式"S施不禁VP"中VP的语义变化,当VP从表示S施外部的动作行为等变为表示S施本身所发出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生理反应和主观情感等的时候,韵律词"不禁"便完成了其词汇化,从一个跨曾结构词汇化为一个副词。  相似文献   

17.
18.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它是七年级英语中最重要的语法项目之一。今天我们再次“接触”一般现在时,全方位了解这一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何利娟 《考试周刊》2010,(29):111-111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性,并不是任何一个词汇都可以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一个与其完全对等的词汇,这就需要学习者理解该词汇的本身意义甚至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发展。汉语"故事"一词,在法语中就有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端的"是近代形成的一个语气副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由同义副词"端"和"的"复合而成,宋代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表示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表疑问的语气副词。北宋时期"端的"一词出现名词形式。副词"端的"作状语,可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也可以修饰形容词;还可以修饰谓词性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