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有钧是我国对外宣传战线的老党员。他196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到中新社工作,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了近40个年头。他在中新社从编辑、记者做起,以后成为中新社的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3.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4.
读者热议     
《对外大传播》2011,(7):12-13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面市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瞭望》新闻周刊、《光明日报》、《新京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在广大读者中也引起了热议。  相似文献   

5.
<正>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一直以来将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和合作对象。在中国整体对外宣传版块中,中新社和其他重点媒体的分工不尽相同,承担着领军世界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和影响国际主流舆论的作用,正在朝建设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的目标迈进。在世界舆论变化中突显华文传播价值历史进入新世纪已经15个年头,中国在变,世界在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力量对比加速分  相似文献   

6.
2006年末,中国新闻社参访团走访了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一些华文报纸,了解了这些报纸的近况,并对中新社近年来加强在海外推广、扩大稿件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成果,在全球化、泛媒体时代如何发挥中新社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提高稿件的覆盖率和采用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新社的“两会”报道主动调研海外华侨华人的需求,发挥图文通稿、专稿、专版、报刊、网络及视频的综合优势,根据自身定位,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信息需求和海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社作为我国的第二家通讯社,其任务在于以民间面目对外报道中国的发展进步以及各方而的新闻动态,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港、澳、台及海外中文媒体。多年来中新社形成了自己的报道特色,尤其是一些很有独特风格的专稿、声像(影视)等业务,影响深远。本文就笔者长期从事的专稿业务,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雾霾扩散、缺水严重、土壤污染……靠拼资源、拼环境消耗来换取经济成果的发展方式已难以持续。2013年始于北京、以净水蓝天为目标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2013年7月北京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新社发出对外通稿,着重报道"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在报告中以少有的强硬口气和大比例篇幅,同时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社作为我国的第二家通讯社,其任务在于以民间面目对外报道中国的发展进步以及各方面的新闻动态,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港、澳、台及海外中媒体。多年来中新社形成了自己的报道特色,尤其是一些很有独特风格的专稿、声像(影视)等业务,影响深远。本就笔长期从事的专稿业务,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作为目前中国大陆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是由中国新闻界著名人士发起创立,主要为海外华文传媒服务的通讯社,也是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服务的综合性新闻、文化机构。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31日,由凤凰卫视联合中新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星洲日报、北京青年报等10家海内外媒体机构共同主办"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百  相似文献   

13.
正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世界各国及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由中国新闻社(以下简称中新社)制作的全景式纪录片《中国战疫录》自3月30日上线之后,境内外多家媒体竞相播出,受众反响热烈,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总结该片的成功策略,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传媒文化中的性别角色模式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对传媒电视与广告中呈现的性别角色做了探讨和比较,以促使传媒文化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香港《信报》注重专业性、权威性和严谨性,享有香港首屈一指的财经类大报的威望,在经济界、知识界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因而也成为中新社专稿一直希望拓展的一个市场。经过两年的悉心开拓和经营,终于在1996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媒介遍地开花,作用不凡。 海外华文传媒特有的异域少数族裔媒介身份,使得它们在媒介性质、信息特点、历史发展、受众范围、生存经验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媒介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特殊之年的特殊两会,中新社果断调整报道策略,打破常规报道模式,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变,尝试从策划、采访、融合生产、推广分发等环节进行全流程多维度创新,用全新的打开方式报道两会,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应湖南省委外宣办和怀化市委外宣办的邀请,中国外文局总编室新闻处组织了由《对外大传播》、《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新华社》、《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7家新闻单位的8名记者前往怀化地区采访。记者团于2000年11月5日至10日在怀化市的靖  相似文献   

19.
刘轶 《对外大传播》2010,(10):27-28
"友谊—2010"中巴反恐联合训练于7月1日至1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地区展开,这是中国特种部队营区第一次敞开大门接受外军驻训。此次活动旨在促进中巴两军务实交流与合作,提高联合反恐作战能力,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中国国防部组织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①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也给了人们一些启示,本文以中国新闻社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的对外传播实践为例,总结中新社在此次疫情中的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探讨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