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中学生孝敬父母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期,易与父母发生冲突,做出不孝敬父母的事情。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培养他们感恩父母的心。他们抵触父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夸父母活动,让学生算算自己的开销账,在同学中讲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讲历史和现实中孝敬父母的典型事迹和不孝敬父母受人指责的案例,帮助他们建立起与父母的正确关系,感受父母的挚爱,强化他们感恩父母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孝心向父母——关于初中生孝敬父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厉绍琪国家教委公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要求共40条,其中孝敬父母的内容有4条。为摸清学生孝敬父母的情况,近期,湖南省蓝山县教委自编了28道题对全县初中生进行情况调查。笔者对总市中学、所城中学、...  相似文献   

3.
现今有些学生感受不到父母深沉的爱,不理解父母,甚至讨厌父母的“唠叨”,心中只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缺失.对此,可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探讨青少年孝敬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培养青少年学会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 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  相似文献   

5.
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在学生中开展“孝心教育”活动,通过尊重家长,理解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要求。孝心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尊重家长,听从教诲,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难处,尤其是多理解、体谅下岗和困难家庭父母的遭遇、困境,帮助父母做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6.
我爱我家     
[设计意图]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往往是天性使然,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目前部分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习方面.可以说不遗余力.可往往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爱心.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孝敬父母,导致现在很多孩子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应陔的.不懂得感恩。此次心理活动课旨在帮助初中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父母。  相似文献   

7.
月度声音     
"这枚金牌对我意味着很多,我会变得更有信心,生活也可以过得更好,可以让我的父母生活得更好。"——周洋" 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于再清(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的重点倾向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习策略的的习得和运用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学习策略作为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中学是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存在着年级、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且,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运用受到学校设施、父母教养方式和教师等重要外在因素的影响。父母、学校和教师做到和谐统一有利于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理解伟大的父母之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学会孝敬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活动内容]一、感受"爱":主持人: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我们感受着人间的真情;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间的关系,以某中学913名中学生为被试,对其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EMBU)和人际压力应对方式(ISCQ)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人际压力应对方式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积极的人际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在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当家庭成员之 间缺乏沟通,父母和孩子彼此不理解时,家庭将不可能成功地完成应尽的教 育责任。最近,进才北校作了个中学生热点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与父母 沟通的议题位居热点排行的前列,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渴望“爸爸妈妈能和自 己多一些沟通,多一点理解”。这个调查发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中学 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出现危机。近日,由本刊与上海电台合办的“中学生论 坛”来到进才北校,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学生和父母沟通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都有寒暑假,我们可以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利用寒暑假给学生补一补"课"。一、补一补"孝敬课""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必须加强教育和引导。放假了,可以在家好好孝敬父母。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更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艰辛。如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经常地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让孩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但有25%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了家长及老师,23.5%的人的理由是不想听父母唠叨,更有甚者直接把父母“拉黑”。
  这个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引来轩然大波,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朋友圈“拉黑”父母的行为可以理解,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隐私和思维方式,需要有自由的空间,父母要学会放手。也有人认为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父母和子女交流平台。通过微信,父母不仅能及时得知孩子的最新动态,也能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多多地了解社会,而子女“拉黑”父母无疑是一种拒绝亲情交流的表现。
  作为高中生,你对子女在微信朋友圈中“拉黑”父母一定有着自己的看法,请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教学过程一、点击生活——导入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相册和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就跟着一起唱吧!2.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屏幕上翻开一本亲子相册。学生跟着一起唱歌,营造温馨的亲情气氛。3.师:看完了,听完了,我们一起来谈谈感受吧!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4.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三(1)班同学家中肯定也有…  相似文献   

15.
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心,体会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苦心,懂得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知识。促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亲情沟通和和谐家庭的构建,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怀,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孝亲的优良传统,并以此尝试思想品德课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二、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故事。  相似文献   

16.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张海龙张金双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是不可能与兄弟、亲友、师长、同学和睦相处的,更谈不上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现在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能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里当上了“小皇帝”,顶撞父母者有之,驱使父母者有之。因此如何对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10l中学自1987年成立家长学校以来,注意引导家长对子女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每逢学校放假,家长学校便开展了两项活动:一是当家理财活动。学校与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在寒假当家理财一星期,学会计划开支,学会做简单的饭菜,懂得爱惜财物,孝敬父母,教育效果良好。初一学生家长翟寒乐说,孩子经过一星期的锻炼,现在养成了吃什么东西先问价的习惯,对很贵的东西想吃也不叫家长买了。二是在假期里,跟随父母上班3—5天的活动。不少学生通过与父母一起挤车上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叔叔、阿姨交谈,不但体会到了家长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成才之路》2012,(11):1-1
正中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历来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关系到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然而,责任感教育一直是中学教育的困境。一、中学生对责任问题的追问方式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中学生和中学教师是从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责任的(这里的关系指两种事物的关联)。也就是说他们的发问方式是,学生问"我为……而(学习、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回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许多学校对中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比如布置一些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假期作业,要求中小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等,以此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的几点做法齐齐哈尔市永安小学校王喜廷,韩娜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这是一个人的根本,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是不可能友善地与他人和睦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