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遵循成长轨迹:大学德育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学生成长轨迹,是大学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本文试图依据大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大学德育的主要内容:跨入大学校门讲理想道德,迈入大学生活讲人际道德,走入职业领域讲职业道德,进入婚姻家庭讲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2.
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据,也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依据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与范围,可以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维度,即自我道德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维、家庭德育内容维、与他人交往活动的德育内容维、职业劳动的德育内容维、社会活动的德育内容维和科技生态伦理的德育内容维.  相似文献   

3.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依据,也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依据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与范围,可以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维度,即自我道德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维、家庭德育内容维、与他人交往活动的德育内容维、职业劳动的德育内容维、社会活动的德育内容维和科技生态伦理的德育内容维。  相似文献   

4.
郭现军 《教育探索》2012,(7):126-128
构建大学和谐德育体系,必须遵循德育内容与德育目标相统一、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等基本原则.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应坚持大德育观,应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和审美教育为基本内容,从而使之能构成一个科学而完善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6.
当前我国大学德育内容泛政治色彩浓厚,已经背离了德育的本真,遮蔽了其文化性的本质。基于此,大学德育需回归其本真状态,体现其文化性,有必要从文化哲学这一视角来构建大学德育内容体系。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人文价值取向,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核心德目作为德育内容,具体为珍爱生命教育、诚信教育和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7.
张忠华 《教育导刊》2006,(10):36-39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与生活质量。依据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与范围,可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维度,即自我道德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维,家庭德育内容维,与他人交往活动的德育内容维,职业劳动的德育内容维,社会活动的德育内容维和科技生态伦理的德育内容维。  相似文献   

8.
情境德育通过建造校园特有景观等,让儿童行走其间耳濡目染;积极提供动态多样的情境舞台,让儿童不断相遇美好的事物;建立关注生命成长的低起点、小目标、勤反馈的情境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儿童自我约束、自我进取、自我完善;形成多维结构的"洁、美、智"的情境德育空间,让学生在其间感知、体验、创造,与情境融为一体,进而在情境的濡染中,将情境蕴含的德育价值内化为个体品质,而他们也用身心的健康成长,为校园情境增添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10.
一、专业德育实施方案在教育实践中,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各岗位的实际要求,逐步形成了以知识、技能、价值观为核心的三组递进式的提升系列。在知识学习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拓展常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需要是人们活动的一个动因,道德需要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驱动力,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在因素--道德需要,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把道德培养 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深刻的内涵 ,意义重大而深远 ;“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 ,关键是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以道德教育作为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为推进“以德治国”方略的顺利的实施 ,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金木 《中国德育》2007,2(9):14-19
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决定了生命的发展需要道德的守护。同时,教育是直面生命的事业,生命性是教育的一种品性。道德教育只有在生命视野中才能回归本真,才能是基于生命、始于生命和为了生命的事业,实现对生命的关怀、呵护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杨曦 《中国德育》2007,2(8):29-32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培养公民意识,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心理和文化基础。作为公民道德中的核心要素,如:自尊自治、公正观念和公共精神等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德育的“道德性”范畴是成立的,德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应该对德育进行“道德性”追问。这种追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导师制”是指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交往主体介入学生的生活,并与学生作真实的教育性交往,在交往中关怀学生德性生长、促进学生的德性完满的道德教育制度。在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弥补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性交往的不足;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完满;可以提高大学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在一般意义上,教育即对道德的自觉追求;在终极意义上,教育即道德。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的领域是道德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要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学校德育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是其中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是影响德育的重要因素,对道德与利益进行多层次剖析,考察现实中道德与利益的密切联系,进而探讨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和谐与改进德育的互动,成为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现实世界,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规范、德性和善行实际上构成了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的具体存在方式。道德教育要完整地体现其实践意义,必须全面把握道德的存在方式,将受教育者持守规范、提升德性、追求善行作为自身的价值目标。只有从道德存在的三个层面入手开展道德教育,才能使道德的主体性与规范性、实然与应然、他律与自律在价值中获得统一。道德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道德系统,不断促进道德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