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其实我从未想过要去埃及,对那里也并没有什么"情结",除了金字塔和法老,我对埃及的印象就只有"古老而神秘"这两个抽象的形容词,而且对于在骄阳似火的8月奔赴非洲我也很是犹豫。然而机会就摆在眼前,为什么不呢?  相似文献   

2.
为期1个月的“走进金字塔——古埃及国宝展”年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系埃及在北京举办的首个古埃及文物展,多达143件的展品是埃及政府所提供外展文物最多且等级最高的一次,其中顶级国宝40多件,如“叛逆的法老”、“埃赫那吞法老的巨型石雕像”等,均是首次出国展览。其中一件眼镜蛇雕像,系流失国外最近才由美国返还埃及的,该文物回归埃及前参加此展,在埃及人民尚未见到时,中国观众则可先睹为快。该展共分“法老的世界”、“官吏阶层”、“享受生活”、“众神护佑的国度”和“永恒的来世”等5 个部分。古埃及国宝亮相京城…  相似文献   

3.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6):56-56,F0003,F0004
法老的金字塔群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寝陵。它的集大成者是位于现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矗立在天地之间,雄伟高大,堪称人类历史的奇迹。正统的埃及学在讲到这个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群时,认定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祖孙三代法老的金字塔,是古代垒石建筑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4.
法老的金字塔群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寝陵,它的集大成者是位于现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矗立在天地之间,雄伟高大,堪称人类历史的奇迹。正统的埃及学在讲到这个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群时,认定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祖孙三代法老的金字塔,是古代垒石建筑的一个高峰。金字塔这种陵墓形式的确立,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真正产生尖锥形金字塔形制的是吉萨高原的三大金字塔,其中最高的一座是胡夫法老建造的金字塔,  相似文献   

5.
真主对埃及似乎格外厚爱.赐给那里的人们充分的闲暇,让埃及人有时间泡在咖啡馆里.悠哉游哉地啜咖啡,抽水烟,侃大山,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阿拉伯的天园之美阿拉伯人早先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而居的生活,自然很注意爱惜水源。这种对水的珍视反映在阿拉伯人的古老传说和他们信奉的伊斯兰教中。在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有一座天房(克尔白),里面供奉着一块黑石头,这是全世界穆斯林都要朝觐的圣迹。紧靠天房有一口渗渗泉,据说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易卜拉欣与母亲来麦加时,因为口渴没有水喝,就用脚蹬地,在地上踢出一条裂缝渗水形成了这口清泉。渗渗泉被朝觐者视为"圣水",除自己饮用外还要用瓶子装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分享。  相似文献   

7.
王姣 《世界文化》2011,(1):13-14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初曦地之一,尼罗河年复一年送来丰饶的黑土地,金字塔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埃及这个偌大的竞技场幕起幕落,无数英雄豪杰登台退台。而最有名的表演者,当推希瞄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30年)的末代法老克列奥帕特拉七世。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1-91
在埃及卢克索省政府和现任省长伊扎特·萨阿德博士多次提议下,埃及总理谢拉夫下令,由萨阿德省长牵头组织埃及旅游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及卢克索省多名官员和相关领域部分专家成立工作组,并投资10亿埃镑重启因受埃及革命影响而停滞的卢克索省大旅游工程。该工程的部分项目将参考古埃及法老时期原貌修复现存文物遗迹。  相似文献   

9.
人们能否拥有一种证件使他们安全地进出其他国家呢?这种想法可追溯到埃及法老时代。可能,当时的法老们把印有统治者名字的木雕板发给他们的臣民。这就是最古老的“护照”了。  相似文献   

10.
古代埃及有一位贤明的国王名叫佐赛尔,但他至今仍为人们所知,主要是由于他的大臣兼首席顾问伊姆赫泰卜的缘故。当时身为大臣者必须同时又是国王的建筑师,工程师,法官,律师,文书和秘书;可见伊姆赫泰卜身兼数职,公务甚多。在其中的两个领域里,伊姆赫泰卜堪称为埃及人中的佼佼者。他写过许多至理名言,他的著作及智慧被后世奉为楷模。此外,他还为他的主公佐赛尔国王设计了陵墓,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座金字塔。一个人耗去一生之中的二十年时间来建筑一座宏大的陵墓,以容纳死后的躯体,这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可能是件荒唐的事情。然而我们所谓的金字塔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些陵墓。自佐赛尔开始的埃及法老们曾为他们自己的陵墓竭精尽力,苦心经营。在佐赛尔之前,法老们曾建筑过很大的陵墓,但那只是些砖石结  相似文献   

11.
埃及金字塔     
大凡来到埃及的人都有一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浓厚兴致.从开罗驱车向西南约行半小时,便可到令人神往的吉萨大金字塔.金字塔呈方锥形,是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据说原先它的外表覆盖着雪白的石灰石,由于风化剥蚀,现今只剩下第二座金字塔顶部的石灰石尚未脱落.吉萨的金字塔共有3座,是古埃及第四王朝三位法老的陵寝,它们分别以法老的名字命名为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大,也最为壮观.该塔约建于公元前27世纪.当时胡夫法老曾征召10万民工,历时30年才完成.胡夫金字塔原先高146.59米,现为138米.塔底占地5.29万  相似文献   

12.
神游埃及     
提起埃及,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神秘莫测的狮身人面像、庄严的神庙、举世闻名的苏伊士运河……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达7000年的国家,其古文明遗迹随处可见。古埃及农业非常发达,特别在法老王朝的早期和中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建有大量的神庙、宫殿和陵墓。由于埃及气候炎热干燥,树木稀少,建筑物多以石料为主,虽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仍有相当一部分保存了下来。史学家根据已出土的文物数量推断,现存的文物只是全部文物的三分之一,尚有七成埋在地下,可见古埃及文物之多,是其他文明望尘莫及的。埃及文明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法老的饰物     
正古埃及国王法老留下的遗产中,有许许多多引人注目的精美饰物,诸如王冠、耳环、手镯、胸饰等等,这些饰物多由黄金、玉石制成,刻有器物、动物、花卉、人物、神灵,其造型独特、设计精美,寓意深刻。欣赏古埃及法老的饰物,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埃及的工艺艺术的精美绝伦,还可以管窥到古埃及文明的一斑,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观念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4.
潘硕珍 《寻根》2013,(4):43-46
"花儿是产生和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省(区)部分地区的一种以情歌为主的山歌,是这些地区的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和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青海也成为‘少年’。她有自己独特的格律和演唱形式。演唱时即兴编词。有抒情和叙事两种,以抒情短章为多。根据其格  相似文献   

15.
川流不息的尼罗河自南而北,穿过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千百年来,它不仅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法老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热情奔放的埃及人。舞蹈便是埃及民众热情活泼、开朗幽默性格的完美体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他们的舞蹈雕刻在庙宇和坟墓的墙壁上,保留至今。壁画《乐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在古埃及人崇拜的众多神灵中,形象为牛头、女人身、两只牛角托起一轮太阳的哈特乎尔神,就是专司爱、音乐和舞蹈的神灵。提到埃及舞蹈,人们熟悉而且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东方舞。这种以扭动腰、臀部为基本动作,时而柔美…  相似文献   

16.
遗嘱趣闻     
在大多数文明社会中,人们,至少是男人都希望自己决定死后他们的财产如何分配。在远古时期或以后的一些年代里,人们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同死者一起埋葬在坟墓中或者同死者一起焚烧掉,目的是希望死者在阴间生活中也拥有那些东西。这方面我们可以想一想埃及的金字塔,那就是埋有许多珍宝的古埃及法老的坟墓。那些富人阔佬希望把他们的武器、衣服、手饰、珠宝、炊具、船只、玩具、马、狗、奴隶、卫士、甚至妻妾一同带到自己想象出来的、和人间生活一样的地下王国里去。这种做法对于死去的人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对后来的考古学家却大有帮助。甚至到今天,在一些原始部落中还保留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当人们进步到对于死后的生活不再抱  相似文献   

17.
正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圣经故事以大众化的后文本形式流传,形成观念性故事。观念性故事是后世读者依照自己的理解,对原初故事情节进行提取与移位,对其中的某些内容重新浓抹或淡化的结果。在圣经描绘的所有人物中,夏甲的身份最为特殊,她是一个"三重大山"重压之下的弱女子:论性别,她是女人;论地缘,她来自异族埃及;论身份,她是奴隶。据《创世记》记载,亚伯拉罕妻子撒拉不孕,遂让其使女夏甲做亚伯拉罕之妾,替她生子,归在自己名下。亚伯拉罕"顺从"妻子,于是以实玛利诞生了。或许因为"母以子贵",夏甲因得子  相似文献   

18.
睡眠与梦     
大家都经常谈论“我昨夜做的梦”。事实上,做梦及详梦自有史以来就有所记载。圣经中的约瑟夫给埃及法老(古埃及君王的称号)详了一个梦,从而使这个国家幸免了一场大饥荒。弗洛伊德企图用梦来解释人们心理上的烦  相似文献   

19.
哈特舍普苏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的一生是在权力的争斗与恋情的暧昧中度过的。她以女性的身份、男装的形象跻身于法者的行列中,这在古代埃及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身后为我们留下的一座独具风格的葬祭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少有的杰作,至今仍然放射着奇光异彩。哈特舍普苏是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7o一132o年)第H位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之女,与其异母兄弟图特摩斯二世结婚而成为王后。在图特摩斯二世执政时期,她十分热心于政事活动。图特摩斯二世深知哈特舍普苏的政治野心,在生前就指定了他与好子伊西丝生的图特摩斯…  相似文献   

20.
到了埃及,向南,再向南,直到再跨一步就出埃及了,这就到了埃及的南极——阿布辛堡。古埃及最有名的法老之一拉姆西斯二世,在3300多年前决定在这里建立一座神庙的时候,他是想用这座神庙镇住来自南方的入侵者。于是,4座20余米高的几乎同样的拉姆西斯二世雕像并排坐在这里,镇守着埃及的最南方。这一坐就是3300多年。上个世纪60年代阿斯旺水库的兴建,终于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大水冲到了“龙王庙”前,拉姆西斯二世不得不轻轻地欠欠龙体,率领他的嫔妃后退。拉姆西斯二世向后退了210米,爬高了65米。就这龙身一欠,便吸引了众多国家的文物、工程等诸多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