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适应高考改革新要求,我们要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推广教改实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由原来的“时间 汗水”向“效率 汗水”转变。教育局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促使各校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与此同时,各校要舍得投资,积极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为教师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业务水平奠定基础,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政策的落实体现了素质教育呼声下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和多方主体的价值需求。基于多方群体的利益诉求,新高考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增强自主选择权、加强专业导向、促进教育公平。在推行政策改革试点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做出的行为选择既体现了其利益诉求又预示了未来教育改革将进一步落实配套政策、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科学选课的实践走向。  相似文献   

3.
4.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进行选择,我们在进行选择时都会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于自己有利,或者是便于自己接受。同样,学生在对待教师的教育时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他们会对教师的教育进行选择,并且会有选择地接受。所以说作为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这种选择性,尊重这种选择,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选择,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不仅影响中学基础教育的行为模式,而且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方案的出台,为基础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6.
7.
8.
从高考科目多样化选择产生的"变异"反思我国的高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童 《江苏高教》2005,(4):121-123
本文结合日本高考科目多样化选择发生的“变异”,回顾了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变迁,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以前高考改革的走向提出几点建议:停止单纯的考试科目改革,加大以能力立意的考试内容的研究,继续探索国家统考和高校单独考相结合的考试模式,进而导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9.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等。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上。现代高考,既要“看好自家的门”,又要“适当串串门”,还要“留意社会热门”。很多政治教师披星戴月辛苦至极,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却没有获得满意的成果,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未激发其创造能力的发挥。如何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高考复习如何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外语高考改革已成为社会和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在这一重大的外语教改举措上,外语学术界却几乎"集体失语",不但没有专家参与决策的过程,也没有在媒体报道有关评论,更没有针对外语高考改革涉及到的相关重要问题,如"外语高考如何社会化?""外语考试社会化对学校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如何?""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对大学外语教学影响如何?"等,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文本对外语高考改革涉及到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师的教育模式受到了直接的冲击。这种情形不单是考验着高中政治老师的教学能力,还考验着政治老师的应变能力。新的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做好应变准备,审视教育理念,对自身教育有明确的教学定位,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政治课堂趣味性;转变观念,变换角色;不断自我充电,提升业务水平;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顺利完成新高考的改革要求,为高中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国人的强烈呼吁中.英语高考改革终于实现了破冰:北京公布将要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由120分、150分降为100分,并准备推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正在全国铺开,提出并论证高考改革的原则,既是对高考理念和其支撑性理论的一个解读,也是对高考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的一种诠释。高考改革的系统性的原则、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的能力立意原则、平稳过渡的原则是当前和未来高考改革都需要始终遵从的,因而带有根本性;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原则、适应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原则、多元评价录取的原则,是目前正在进入到高考改革操作中的理念,在今后占有的比重将会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其成效与问题都相当明显。积极作用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高中办学多样化、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等,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学习负担问题、选科赋分问题、弃考物理问题、操作复杂问题等。"3+1+2"可以说是对文理分科与"3+3"的一种折中,是兼顾统一性与多样化的方案,可以说是高考改革的江苏贡献。选择物理和历史为必选科目是由物理和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基础地位所决定的。"3+1+2"科目组合方案,是对以往"3+文综/理综"模式的部分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倒退,而是"3+3"方案经过实践检验之后的一种合理化回归,是8省市不约而同地择善而从,是目前综合比较各种得失利弊、权衡各种可能后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近几年的新高考政策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高考政策的考试内容、新高考政策的评价方式、新高考政策的录取方式、新高考政策40年或70年的回顾以及对新高考试点成果探讨等方面,并且目前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学段有待扩大、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研究范围有待扩大和研究维度有待全面等不足。最后本文针对以上不足认为以后相关研究可以扩大研究对象学段、拓展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范围和完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6.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择素养缺失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前,教育主体应围绕高中生选择素养结构的自主选择意识、选择标准、选择方法、选择意志四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与方式,加强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落实好职业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关系,从而对高中生的选择素养进行培养与训练,真正解决高中生选择素养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新的高考方案体现出改革的目标重心已经从知识测度转向了素质考查。但是,新方案中科目选考制度能否修复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断裂,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考查,社会化考试的风险能否得到有效规避等问题会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调整科目组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兼顾素质发展与专业学习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动态评价;加快社会化考试的基础性条件建设,防止高考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相似文献   

19.
恢复高考40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借鉴国外考试经验和技术,高考命题不断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在考什么、怎么考方面,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教学改革需求,正确处理高考与教学关系,从实践中总结命题规律,发展了我国的学科测量理论与技术,形成了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的较为全面的测试体系,有效控制了考试误差,逐步实现了考试的科学化,保证了考试公平、科学选才。  相似文献   

20.
邱晔 《考试周刊》2014,(96):1-2
高考改革,其目的是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英语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旨在探讨更适合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英语教学切实回到语言教学的正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