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各科成绩都优秀。这说明了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有相通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我们常说学习上“一通百通”,就是指掌握了基本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后,所有的学习都会轻松自如。如数学教学,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结论,而是用推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论证一个公式的正确性和公式成立的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样在历史教学上,历史原因、历史影响、历史阶段特征等结论,也是通过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来的。本文根据数学公式推理、归纳和演绎方式对怎样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职生学习愿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对中等职校的100名学生就“选择职业学校理由”、“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专业选择”、“入学成绩”五个方面进行书面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在选择职业学校的理由方面,选择“对职校教育的信任”选项的仅占7%,而选择“成绩不佳”选项的却高达90%;在入学成绩方面,82%的学  相似文献   

3.
对历史教育而言.学生的学习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三是史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在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中。“正确识读历史地图、准确指认和判断历史事物空间范围的能力.也是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在训练和培养这些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和积极实践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多同学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就是记忆,与提高素质没有什么关系。须知,这是误解,背记历史知识点,只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还需运用“听、说、读”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能力、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5.
“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犹如“死水一潭” ,缺乏生机和活力。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营造一个师生互动、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进行了构建历史学习“娱乐城”的尝试 ,效果颇佳。一、音乐茶座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很多反映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片中就伴有丰富的音乐素材。针对绝大多数中学生酷爱音乐、喜欢唱歌的特点 ,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找到了“历史”与“音乐”的切入点 ,创设了历…  相似文献   

6.
历史新课程按文明史范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新的知识体系,而通过对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含“文综”卷中的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又有足够的理由说,文明史范式已主导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外文明史已成为历史高考的核心内容。在此情况下,高中历史学习(含高考复习)自然应将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作为重点。那么,学习(复习)文明史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2006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  相似文献   

7.
马俊 《新疆教育》2012,(12):56-56
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在教学中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曲兆霞 《成才之路》2011,(9):17-I0012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什么是历史?”我说:“此时此刻前发生的都是历史。”又有人问:“既然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说:“因为历史教育人,现代的人和事可以借鉴历史。”还有人问:“学习历史到底学什么?怎样学?”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历史学科中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9.
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在“愉快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心理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曹凯 《广东教育》2010,(3):52-53
电影刚传到中国时,鲁迅先生曾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当今电视走进干家万户,“视觉文化”已经到来。按理说,在教学中使用影视资源能较好地解决历史不可再生的特点,使学生“重返现场”,从而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对使用影视资源的教学效果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历史课程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相似文献   

12.
苏春芨 《基础教育研究》2011,(12):45+47-45,47
教学需要艺术,历史教学更需要艺术,因为历史教学大都依据教材,学生要靠教师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学习。在师生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教学方法运用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因此,历史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教学艺术,由“读书”“思考”“提问”“回答”组成的“四环节教学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也不时地使用这种方法,它操作简单,教学效果好。下面我就对这种方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确是如此。从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的经历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兴趣”。德国大数学家高斯从小时候就对数学感兴趣,同学们一定听见他最快算出“1+2+3……98+99+100”的得数的故事吧!据他自己讲,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对计数有兴趣了。还有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的达尔文也是这样,一接触矿石呀,昆虫呀,他就十分兴奋,简直着了迷。因此说,兴趣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关于历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海学 《河北教育》2005,(18):39-40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历史能让我们回顾过去,警醒未来。可是很多同学认为历史都是些陈年旧事,不仅不好学,更不好记,在学习中渐渐失去了信心。我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给学生上好历史课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画卷.史蒂芬·斯宾得说:“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酷爱读书的领袖毛泽东曾说.“有了学问.懂得历史,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不晓得历史,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所以.要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素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因为这是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课标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积累基本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感知从初识而逐步过渡到较为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进而能对其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遵循历史课标的原则,我在教学《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中,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了解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并初步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教学片断一:学生的认识:“秦始皇是暴君。”师:(展示秦始皇画像)图画上的人物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7.
所谓历史“临界生”,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我们所说的历史学科临界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历史教学中,临界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本文从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角度,寻求临界生的转化和提高的办法,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有学生找我辅导历史,自己说前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历史拖了后腿,说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历史上,有些知识记住了,但考试时根本用不上。这是典型的知识迁移能力欠缺。有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只要加强记忆,就能提高历史成绩,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任何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据估计,现在一个大学生在校所学到的知识,毕业五年后就有一半知识陈旧,10年之后基本全过时。因此,单纯依靠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掌握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呢?下面我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求教于广大同仁。一、掌握历史知识体系要学习好历史,就要正确掌握历史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更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有纵、…  相似文献   

20.
记忆在学习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没有记忆,进一步的学习、思考、研究就无法进行,历史学习更是如此。有句格言说:“记忆乃才智之母。”说明创新活动、智慧生成等都是以记忆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