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一部化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决的历史。由此可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问题性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比较零乱,而且随意性较大。以上问题,有的是理念问题,有的是方法问题:但要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生物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很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向他质疑的习惯,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人曾把这样的教学概括为"句号式"教学.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就必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成为"问号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疑”是指善于发现问题。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解题的思路。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教育部袁振国副司长最近专门发表了题为“问题与答案,哪个重要?”的文章,大声疾呼“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没有问题、没有思考,没有讨论,只有现成的结果,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提问的意识消失殆尽,求知欲望也逐渐降低,提高数学素质教学效率,简直天方夜谭。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引导、鼓励,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彩萍 《成人教育》2004,(10):71-72
教育教学中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6.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问题性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英国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我们现在的传统教育,还是大部分的师“问”生“答”。在课  相似文献   

7.
略论探索性问题的思维策略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性问题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渗入开放意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9.
邹大刘 《考试周刊》2012,(63):84-84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摆在重要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了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的天性,教会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展问题性教学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本人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性教学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1 问题性教学模式的设计1.1 创设情景———激问 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他们把问题要素分为 :目标状态或终点状态 ;对问题作出给定条件或事先描述的初始状态 ;一系列中间状态 ,它用以描述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孙丽群 《成才之路》2014,(17):15-1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许多教师共同的认识。在以前的教学中,认为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就是对所讲的知识都懂了,没有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淡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核心。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愿望;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地学习。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一切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已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通过改变教学观念,营造和谐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营造问题教学的氛围,向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空间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的实质是不断地探究的意识。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问题意识”的缺失及其危害,该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要创造好的环境,二要善于引导,三要掌握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7.
张灵美 《考试周刊》2014,(83):137-137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则没有出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初中历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入手分析问题意识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并简要探讨问题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学生继续学习、继续发展、继续创新的关键。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充分条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深入学习服务。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简单的思维、消极被动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大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在教学各环节实施。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民主探究的课堂氛围、采取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问题反思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适时评价等。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新疆教育》2012,(9):127-128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生物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很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向他质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