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恒超 《钓鱼》2013,(13):16-17
《钓鱼》杂志创办20周年,本该早早撰文庆贺,思前虑后,迟迟不敢下笔,原因是怕露馅—因为自己不钓鱼。不钓鱼的人画了不少钓鱼漫画,躲在背后不开腔也就罢了,一开腔,广大钓友知道底细,怕就另眼看待啦。和《钓鱼》杂志的交往是从2004年开始的,那年画了一批钓鱼漫画,各处试投,不久收到了《钓鱼》杂志的稿费。我很高兴,于是  相似文献   

2.
王建明 《钓鱼》2006,(17):69-6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同时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都订阅《钓鱼》杂志。从这本杂志中,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掌握了更多的钓鱼技巧,也了解了我国以及国外钓坛、钓具行业的发展态势。世上的万物总是存在着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说这话并不是讲《钓鱼》杂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看得多了。也就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觉得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如我在该刊中看到。一些钓鱼大师们就钓友提出的钓鱼方面问题专门撰文予以回答,还有民间钓鱼高手写的关于鱼在不同季节里不同的钓法等。  相似文献   

3.
半个钓鱼人     
谢立娟 《钓鱼》2005,(8):34-34
我是个不会钓鱼的女人,但我却喜欢去看钓鱼,因为我老公经常去钓鱼。刚开始时我看他钓鱼,见他一脸专注的神情,仿佛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根本就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常常在等待他钓鱼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待收竿时,他才会想起身边的那只“睡猫”,然后拖着迷迷糊糊的我向家的方向走去。这种甜蜜而又浪漫的故事常常发生,我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4.
徐锐 《钓鱼》2007,(11X):69-69
我的养生秘诀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促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邹德林 《垂钓》2006,6(7):11-12
1983年,父亲开始钓鱼,每个周末风雨无阻,所以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便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渔人们钓鱼的目的很单纯——拿鱼回家改善伙食,如果略有盈余则亲友共沾。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悬坠钓法的普及,钓鱼逐步走向体育运动的行列,已经不再是为鱼而渔的活动。时至今日,随着一批专业钓鱼人的崛起,竞技钓鱼正在广大钓友之中蔚然成风,“掐鱼”这个词儿便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9S):5-5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好 《钓鱼》2004,(2):14-15
拜读《钓鱼》杂志社等单位倡议的2004年“钓鱼推广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文后,振奋人心,这个倡议很有新意,同时也给钓鱼这项活动带来了新的概念。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鼓励钓鱼人亲近自然,走向溪流、江河、海洋等自然水域,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又绐钓鱼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将钓鱼活动纳入到去大自然中休闲、健体、钓技交流的良性轨道。“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是倡议的核心,也是今后钓鱼活动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丽萍 《垂钓》2005,5(4):70-70
老实说,中国的北方地区绝对算不上钓鱼人的天堂——这里四季分明,一年可钓鱼的季节只有短短五六个月的时间.虽然最近几年在这里涌现出一大批钓鱼爱好者,渔具经销行业也日益发达起来,但由于受到特定的气候限制,冬季一到,钓鱼人就很难走到室外去钓鱼,与此相适应,很多北方的渔具店一到了冬季就会暂时歇业.实力不错的大店也只能苦苦支撑……  相似文献   

9.
徐亮 《垂钓》2004,(12):63-63
我是一名业余的钓鱼爱好者,如果按年头来算也有个十五六年了,在钓鱼的技术上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总是停留在传统的钓法上。自从阅读了《垂钓》,我开始接触“悬坠钓法”,终于创造了我个人的钓鱼纪录。  相似文献   

10.
蓝水 《垂钓》2005,5(11):21-24
玩钓鱼已经有年头了,我今年三十有二,爱上钓鱼却已有20余年。钓鱼这么多年来,我对手竿钓鱼始终情有独钟。从1993年开始,我接触到了悬坠钓法。而在此以前我一直用传统的立标和自己做的星标钓鱼,也曾经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危险     
李浩 《垂钓》2004,(3):58-58
做海员十多年了,和绝大多数海员一样,我也是个钓鱼瘾君子。但我的钓鱼经历告诉我,钓鱼可以“竿不择鱼”,吃鱼可不能“饥不择食”。真看准了,那次就是,钓鱼没什么,吃鱼时倒吓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才学习钓鱼一年多的钓鱼爱好者,也是《中国钓鱼》的忠实读者。尽管是从去年5月份才开始买《中国钓鱼》阅读,但却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使自己原本粗浅的垂钓技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也深深喜欢并爱上了《中国钓鱼》。  相似文献   

13.
杜新财 《钓鱼》2004,(13):45-45
认识《钓鱼》纯属偶然。那是我加入大连市钓鱼协会后不久的一天,因需添置部分钓具小配件,我光顾了市钓协所属的渔具店,一番精挑细选之后,服务员随手从柜台内拿出了几张旧报纸,准备将小配件包装好,也正是在这机缘巧合的一瞬间让我有幸认识了一位良师益友钓鱼周刊。  相似文献   

14.
父亲钓鱼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最喜欢钓鱼,山此,我也爱上了钓鱼。  相似文献   

15.
沈永兴 《垂钓》2006,6(3):21-23
我学钓鱼起步很晚。起初我胡乱地买了根钓竿、一副预制好的羽管散标钓组,便把自己“武装”成了钓鱼人。之后我又购买了钓鱼书籍,订阅了钓鱼杂志,学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理论知识,知道了什么是传统钓组、什么是台钓钓组,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也终于明白了我买的是传统钓钓具,用的是传统钓钓法,于是我把自己归类为“传统钓钓者”了。  相似文献   

16.
巾帼出钓记     
文可鑫 《垂钓》2005,5(12):61-61
我钓鱼也有近十年的历史了.可有一次几个男性朋友要击钓鱼,我要跟着出.他们却很不愿意让我加入他们的队伍。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怕我吃不了苦要早早回来.二来女同志需要照顾.他们担心会影响自己钓鱼。后来我死磨硬缠.他们才勉强带上我。  相似文献   

17.
赵利文 《钓鱼》2005,(12):34-34
钓箱太贵,携带也不方便,不如折叠钓鱼凳实用。上州屋出售的能插双炮台的钓鱼凳,很受钓友欢迎,其价格在40元左右,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没有放饵架,钓鱼时必须把饵料放在地上。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一时没有找到答案。一次我去水库钓鱼,受到一个钓友的装饵架启发,回家后我也做了一个,经过使用感觉不错,下面我把这种可以拆卸的放饵架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饶刚 《中国钓鱼》2005,(1):43-43
去年11月7日天气晴朗,气温14~22℃。一大早铁哥们徐东就不停地打电话,约我钓鱼。由于头天才跟一批钓友比赛了一场,实在不想起床,但禁不住钓鱼的诱惑,还是于9时左右两人赶到了我们最爱的莲花湖。莲花湖1972年建成后从未干过,面积有一千多亩,里面藏龙卧虎,大鱼很多,但就是没人钓上来过。  相似文献   

19.
是男是女?     
文绣 《垂钓》2005,5(11):69-69
上周六我去长春南龙湾一个养鱼池钓鱼。我穿了一身钓鱼服,为了防晒,还藏了一顶帽子,架了一副钓鱼镜——就算我这身穿着比较中性吧,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近70岁的老人了,退休前由于工作关系,没什么业余爱好,退休后每天除了看报纸和电视外,就无事可做。一不会打麻将,二不会打牌,其他的事更是一窍不通,生活上单调无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学钓鱼,从此我就迷上了钓鱼,一钓就是七八年。钓鱼为我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增加了户外活动,锻炼了身体,生活也变得充实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