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复]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例:这一段意思跟第二段重复了。 [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例:好诗要反复地朗读,才能领会它的含义。 说明:“重复”往往是不必要的;“反复”一般是为了强调。  相似文献   

2.
正时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朗读要求是相悖的。我们只有把握朗读的价值取向,立足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方能走出朗读指导的误区。一、朗读目标明确,使朗读不流于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有明确的朗读目标,每读一遍都要有不同的目的。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可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目标不明或迷失现象。或毫无意义的盲读,或是同一层面的简单重复,即使读得再多也未必能读好  相似文献   

3.
正一、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理解正确地朗读课文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多音多义字等;其次是口齿清楚,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也就是说,流利地朗读应该主要是对朗读的速度和流畅性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范读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范读又有哪些特点呢?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把握。一、朗读速度和学生思维速度的一致性。范读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只有朗读速度和学生对所读内容理解的思维速度相一致时,这种朗读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地方可稍读快些,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要放慢速度。关键或难懂的词、语、句、段还可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如《故乡》中描写成年闺土的段落,就可以这样处理。  相似文献   

5.
漫谈朗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讲解只能使人理解,朗读才能使人感受.而只有深刻感受到了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它.我们知道,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音、形、义,读能够感知字的声音,理解字的含义,教师成功的范读,可以补充讲解之不足,给教学带来好的效果.一、借助丰富的“联想”激发感情许多教师反映:朗读的作品中所描述的情景,有些是自己没有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因而不知怎样激发朗读感情.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标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改变目前学生朗诵能力低下的局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宋理学大师朱熹要求每一位学生从小就要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在朗读的同时逐字逐句理解透彻,如此才可深入体会,反复感受文章之中的精华。朗读就是把课本上的东西通过眼睛的感知之后进行大脑的信息分析处理,最后通过嘴巴诵读出来,这样在朗读的过程之中就会大大加强对初中课文的理解深度。1.朗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朗读指导中,我们首先重视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教师朗读得越好,儿童就越能理解课文,就越能受到感染。教师要朗读得好,首先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理解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以及对所描写事物形象的意图。深入理解一篇作品的最好方法,就是好好地朗读、体会,使作品所写材料成为自己所想的、所要说的、所要传达给别人的东西。朗读时,得先使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者一致起来,把作者的意图变为自己的意图。这样才能逼真地表达作品的精神力量,感染和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8.
“渎”存我同传统语文教学中最受重视,也最值得当今语文教学借鉴。一篇好的作品,需要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才会对作品有更好的诠释。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并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还有亲切的体会.小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朗读实际上是一种享受,存动情的朗读中,朗读者用心灵去触摸作品,情感在流动。可以说,朗渎是阅读的起点,足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通向语文教学成功彼岸的一座坚实桥梁。自古以来,很多名人得益于朗读。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极力提倡朗读,他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到的不仅理解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渎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检验一个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技能训练,又是艺术素质的培养;既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又能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其功能是丰富多样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更容易领会。自己写的东西也要念,遇到念来不顺的地方就要改。好文章,要多念。”然而在今天,朗读教学被许多语文教师忽视,读…  相似文献   

11.
背英语单词的方法有很多种,你会选择哪一种呢?A.以谐音联想的方法记忆B.重复多次,加深记忆C.分析单词的用法和来源,通过理解加深印象D.大声朗读,多念几遍心理分析:选择A答案的同学,习惯通过声音的方式记忆东西,而记忆中知识的分类和读取也完全依靠声音的联想。这种记忆方法可以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好古诗,必须做好读、想、悟三方面的工作。一、读——古诗教学的基础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体味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朗读与理解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在感悟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克服朗读的盲目性、机械性、缺失性、唯上性,回归朗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4.
申爱玲 《快乐阅读》2011,(24):62-63
在生活中,口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在教学中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如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理解了的东西不一定能够表达,能表达才是真正的理解。抓住口语这个环节,让学生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句式有变化,字眼有讲究,  相似文献   

15.
王勇强 《考试周刊》2013,(39):45-4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读书破万卷,行万里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话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像一位出色的导游,把诵读者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但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朗读就是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文本,理解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理解文中深藏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张光华 《学语文》2013,(5):19-20
“反复”作为语文修辞方法的一种。是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某种结构。朗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现代汉语词典》把它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反复”朗读既是阅读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但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朗读就是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文本,理解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理解文中深藏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古今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朗读。南宋朱熹云:"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叶圣陶也非常重视朗读,他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这一切都说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读""品""思"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在朗读中理解、品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在情感体验中加强理解。朗读是在正确的语音、语调、响亮的声音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激起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