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2.
幼儿美术作品的讲评一直是我感到最难把握的。幼儿作画时处于安静状态,讲评使孩子活跃了起来。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老师则应该既满足孩子情绪情感的需要,又达到引导孩子发展的目的。我上了一堂美术课“添画大熊猫”。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很专注,都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讲评时,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只对评价自己的作品感兴趣,而对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漠不关心。尽管我提醒幼儿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路:平时小朋友作画时,老师一般都是给他们每人一张纸,可是时间久了,幼儿就会觉得没新鲜感了。为了刺激幼儿感官,我设计了这节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画板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我园每学期都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这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家园联系方法,但是每学期只“开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家长看老师“表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数量上看,我们都感到这种联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保教工作,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呢?我们从国外幼儿园的“义工”活动中得到启示,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曾春 《学前教育》2007,(12):26-26
做一名幼儿园园老师,不仅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的艺术。我想,只要我积极思考,真心为孩子和家长着想,即使一些小小的行为都会带来大大的回报。这样,每天的工作才会充满激情和期待,教育的才会在老师尽心尽力的工作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幼儿喜欢画画,也喜欢画画时说话。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画得高兴处,便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起来,或者与小伙伴一起议论一下,讲构思,讲用意,讲这一笔像什么……对此,不同的老师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少教师要求小朋友作画时不能有一点声音,象小猫一样静静地作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或画完了以后心头会涌起一些感受和想法,很想马上表达出来,但一看到或一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孩子们不满足于只在纸上画画,他们非常喜欢在手上、桌上、墙上涂涂画画。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会模仿妈妈化妆,或者用水彩笔在脸上涂抹。孩子们对在自己的脸部作画充满了好奇。有一天,一个孩子带来了一本有人体彩绘和脸部彩绘的杂志,当时就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模仿的热潮。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创作、自主表现的机会,我特地设计了"脸部彩绘"活动。活动中使用的材料是炫彩棒,因为炫彩棒安全无毒,而且比颜料操作起来简便。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时间及解放孩子的空间"。这一思想现如今已广泛运用于教育工作中,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发展。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真正实现这"六大解放"呢?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学材料是否对幼儿有意义需要在活动中检验,孩子操作数学材料的过程能透射孩子对材料的感受:孩子喜欢材料吗?这种材料对孩子难吗?材料能推进孩子的主动探究吗?从而“诚孩子的学习看得见”,为教师调整材料提供依据。在一次调研中,一位园长给我看了一张记录纸(一份要求孩子先做沉浮实验再进行统计的记录纸)。记录纸一分为二,以水波浪为界,上面画浮的物体,下面嘲沉的物体,上下各俩一个方框.用来填写最后的统计数字。园长说,她和老师经过多次讨论,认为记录纸是没有问题的.想征询一下我的意见。我说。让幼儿试用一下看看。结果孩子们的记录出乎意料:他们不会表现沉浮的物体,有的用正方形表现不同的积木和小瓶,有些用一条蚯蚓形状的细线表示不规则的物体等,由于记录的不清晰,以至于孩子们无法统计。事后园长说:“如果孩子不操作,可能我们还会认为这是很好的材料。看来孩子的操作真的很重要,它告诉我们这份记录对中班孩子来说太难了。”  相似文献   

10.
“吹画”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例如吸管)把滴在纸上的颜料吹散开来,显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而组成一幅画的美术形式。这种作画方式操作方便、气氛轻松,画面变化无穷,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吹画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吹出自己喜爱的事物。但是,老师的引导,往往会限制和影响孩子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教师以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教师的眼光总是盯在孩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注意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的幼儿在作画选用颜色时,只能用红、黄、蓝、绿色,如果有幼儿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老师会说这些颜色我们以后再用,缺乏鼓励孩子探索的意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其他教师在今后美术教学中借鉴。一、发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用不同手段进行美术创作,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  相似文献   

12.
宋悦琴 《小学生》2013,(8):37-37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老师经常需要对幼儿下评语。比如各类活动结束后的小结,我们需要对表现突出或一般的孩子进行评价,促进今后的提高。再如遇到幼儿父母要向他们交流幼儿在园中的种种表现也需要下评语。学期结束在幼儿素质发展汇报单上评价幼儿一学期来的表现。由此看来,"评语"关系着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在整个幼  相似文献   

13.
入园焦虑是新入园幼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创设轻松愉快的物质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对于解决新生入园焦虑有重要作用。为此,我园尝试了“家长陪读”的方式,即开学时允许家长陪着孩子上幼儿园,时间为两天。在这两天里,孩子既有自由活动,也有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既有单独的活动,也有亲子活动。慢慢地,孩子与老师建立了信任,感受到了在家里独自玩耍所没有的新鲜与刺激。  相似文献   

14.
“有冇搞错?”,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的一句口头禅。当一个稍会讲话的孩子说出“有冇搞错”时,大人常会捧腹大笑,为孩子既能正确表达意思.又能巧妙运用此口头禅而自豪。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中,幼儿会经常使用这个口头禅,这是不足为怪的。朋友,你是否注意到,当你——一个成年人,或是幼儿的父母,或是幼儿的老师……当幼儿对你说“有冇搞错”时,你是把它当作一句惯用的口头禅、一句戏言而一笑  相似文献   

15.
唐海燕 《山东教育》2008,(11):28-30
最近在一个幼儿园连续听了二十多节以“好朋友”为主题的竞赛课,可以肯定的是老师们非常有创意,教学涉及多个领域,表现形式也很多样,二十多节活动竟然没有一节重复。但在听课的过程中以及课后和老师们的交谈中发现,老师们在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缺乏对幼儿真正的鼓励等等。现选取一则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要只注重知识的教授,而不考虑幼儿的学,不要占据了主体位置,而忽略主导的角色,不要因为老师的教师身份而忽视幼儿自身的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可以让体育活动更具吸引力,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环境发挥着举足轻重、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目前幼儿园的环境存在随意性、忽略教育意义、资源浪费等问题。要让环境"会说话",成为能与幼儿交流的朋友和老师,应该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注重体现教育目标、突出幼儿年龄特点、体现幼儿主体性、利于家园互动、材料新颖多样、安全开放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19.
活动一和哥哥姐姐在一起设计意图: 即将入小学的幼儿面临生活常规、学习任务、人际环境等的重大变化。父母、老师会不断地向孩子提出入学前的一些要求,这往往会使幼儿感到抽象和准以理解;如果让幼儿与年龄接近的小学生一起活动、交往,听哥哥姐姐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特点,然后再提出一些要求,幼儿会感到自然、亲切,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有 搞错?”,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的一句口头禅。当一个稍会讲话的孩子说出“有有搞错”时,大人常会捧腹大笑,为孩子既能正确表达意思,又能巧妙运用此口头禅而自豪。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中,幼儿会经常使用这个口头禅,这是不足为怪的。 朋友,你是否注意到,当你──一个成年人,或是幼儿的父母,或是幼儿的老师…… 当幼儿对你说“有 搞错”时,你是把它当作一句惯用的口头禅、一句戏言而一笑了之?或是怒斥幼儿“没大没小,什么是 ‘有 搞错’”呢?我认为,不妨多思考一下,从“有 搞错”一语中悟出,点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