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身体是文明和蒙昧的界碑——它是人类用文明的眼光看到和感觉到的令人不安的第一个东西,也是人类用自己的文化来遮掩的第一样东西。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人何以存在,人的存在为何必须受苦?"上帝"是怎样同罪恶作斗争的?哲学伦理促进了宗教的理论化,宗教的伦理使哲学思想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3.
《创世纪》中,夏娃因偷吃禁果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肖邦在《觉醒》中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堕落的主题,以蛇的意象为线索,使主人公埃德娜在蛇的引领下走向觉醒,却没有像夏娃一般堕落,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肖邦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4.
同胞相争贯穿整个人类社会。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创世纪》记载了不少最有名的同胞相争的故事:该隐由于嫉妒上帝对胞弟的宠爱而杀死了胞弟;雅阁夺取了哥哥以扫的继承权;出于对弟弟的嫉妒,约瑟被自己的哥哥卖身为奴。无论是在《创世纪》中还是人类社会中,研究同胞相争总能给予人类启示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山学院学报》2016,(4):62-66
《梅葛》《查姆》与《圣经·创世纪》虽是隶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史诗,但都反映了远古人类在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社会早期生活的遗迹再现,也被称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借助原型批评理论,对比研究《圣经·创世纪》与彝族史诗《梅葛》《查姆》创世的异同,解读希伯来先民和彝族先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释二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南明元 《文教资料》2014,(21):19-20
《创世纪》是《圣经》的开篇,也是《圣经》中的重要文本,它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叙事人物、叙事情节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人物、情节、语言组合,共同构成《创世纪》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清唱剧《创世纪》是海顿晚年创作的一部大型的声乐作品。文章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序曲以及一些重要的音乐片段的分析,主要从交响曲结构思维的渗透、交响性的主题发展手法以及精妙的交响性配器手法阐述了这部作品所蕴涵的交响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A1):18-19
本文从充当"和亲女"这一角色角度出发,结合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古英语诗歌《创世纪B》中夏娃在维护上帝与亚当之间的和平当中所处的两难境地,得出了其必然遭受失败命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创世纪情愫》报告了我国西部从物质到精神的惊心动魄的贫困和我国政府与人民为了战胜这种贫困所做的种种努力。因为贫困以致女童教育缺失而造成蒙昧,蒙昧的结果是多生多育,破坏生态环境以维持生存,又使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开发西部,使西部摆脱贫困已成为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10.
<创世纪>在整部<圣经>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前三章对研究<圣经>成典的过程尤其重要,有助于揭示"神"、"人"、"万物"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凸显<圣经>成典过程中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对于"亚当夏娃是人类始祖"的质疑,有利于对以色列人在族群认同过程中所采取的"集体记忆"方式的理解.由此可知,<圣经>成典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层累叠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创世纪》再现了原始希伯来人的社会关系及婚姻习俗,表现了原始婚姻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婚姻缔结的神圣性、夫妻权力关系的主从性和原始婚俗的目的性,表明古希伯来人的原始婚姻是源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家庭财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创世纪》是圣经文学中的重要文本,它所存在的语言矛盾主要是由早期叙事和晚期编辑两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二者也是形成《创世纪》文本叙事语言质朴凝练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众多对话构成的叙事语言是《创世纪》叙事的典型风格。  相似文献   

13.
《创世纪》作为《旧约圣经》的第一卷,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宗教教义的特质;但另一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文试从形象性和情感性两个方面来论证它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约瑟的故事是《圣经·创世纪》里最完整、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之一.它短小精悍、语言质朴、形象鲜明,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称赞.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对该故事进行解读,分析主人公约瑟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之旅,阐释《圣经》如何成功地描绘人物的成长、成熟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的认识一直是哲学上的重要问题,从雅典德尔菲神庙门楣上"认识你自己"到马克思,对"人"的讨论成为哲学史中永恒的话语。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现实的人"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马克思由旧唯物主义向唯物史观转变的标志,"现实的人"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梁进 《上海教育》2014,(12):70-71
文艺复兴艺术男一杰是米凯朗基罗。米凯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那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Simon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举世闻名的传世之作有雕刻作品《圣母恸子》《大卫》《垂死的奴隶》,天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等,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并必定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邹翠宣 《广西教育》2014,(45):84-85
正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起跑线并不相同,都有自己积累的生活经历和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不加区分地照本宣科,将会抹杀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能动性,让课堂陷入困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提供有效的路径,给予足够的信任,使其以独立思考为契机绽放自己思  相似文献   

18.
《张大可文集))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卷中有6卷是作者关于《史记》研究的论著,这一部分是汇聚《史记》研究成果的个人专题文集。它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史记》研究的繁盛局面及其不断探索的奋斗历程,并将有力地推动《史记》研究的蓬勃发展。《文集》的《史记》研究全面、细密,且融汇了《史记》研究的名家名著,其丰硕成果建立了作者独特的《史记》研究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的主线是“三个代表”,灵魂是创新。《报告》不仅是我国21世纪建立小康社会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光辉典范。《报告》在实践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三个代表”,在实践的范围和结构上更加广阔更加科学,在认识的内容和方向上进一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报告》的思想性和认识作用,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向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李梅 《教学随笔》2007,(11):11-12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2.学会借助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