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及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和工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可分为5个不同阶段,污泥颗粒化过程取决于基质组成与负荷、适当的水力选择压和工艺操作参数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3.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污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研究情况.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验室的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有毒有机物降解及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多侧重于用各种模拟废水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在实际污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研究,侧重于工程中的处理效果,缺少对形成机理和运行条件方面的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多方面展望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杨国靖 《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99-102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取决于废水组成及操作条件的选择.同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剩余污泥好氧减量实验与经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序批式试验,检测剩余污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5℃、35℃、45℃),好氧消化减量反应前后污泥的沉降性、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研究污泥在相应条件下消化减量效率及能耗;对比污泥消化减量的其它方法,对剩余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减量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后发现:污水厂剩余污泥通过好氧消化减量处理后污泥的体积与质量大幅度减少,与直接将剩余污泥运输填埋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泥处置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中后期,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已经成为制约整个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几种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中,污泥的土地利用比较适应中国国情,但目前污泥土地利用的技术还不成熟。本研究探讨了复合菌剂与辅料配比对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的影响。不同菌剂和辅料配比的污泥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菌剂的堆体在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明显高于未添加菌剂的堆体,当污泥和辅料的质量比为3:1时堆体的温度能达到较高值。 相似文献
7.
污泥若经过一定处理后会具有很高的资源性和经济价值.通过自制实验装置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泥进行好氧发酵堆肥,并对堆肥过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适当控制,研究出具有符合农用资源化条件的污泥肥料. 相似文献
8.
影响污泥高温好氧堆肥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污泥堆肥化过程的主要因素,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了堆肥化过程的因素控制途径,并认为堆肥化过程因素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重叠的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9.
向两级EGSB反应器中投加硅藻土,考察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硅藻土投加量为0.5 g/L或5 g/L,两级反应器进水量均为1 L/h,上升流速分别为3.2 m/h、2.9 m/h的条件时,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可使出水中氨氮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11.
对实验室培养的微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微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为:下层〉中层〉上层。各层污泥中Fe含量最大;K、Na、Ca、Mg、Ni、Co、Mn、Cu和Zn等元素在各层污泥中均能检测到。微氧颗粒污泥的比重、SVI值、含水率和沉降速率均优于普通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12.
厌氧颗粒污泥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向严格厌氧系统中投加硝酸盐后,系统对基质的降解情况来考察厌氧颗粒污泥的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向厌氧颗粒污泥系统中投加硝酸盐后,反硝化优先进行,当反硝化完成后,产甲烷过程开始。在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迅速被还原,有亚硝酸盐累积现象出现。向纯厌氧颗粒污泥系统中投加少量的好氧活性污泥后,反硝化速度加快,亚硝酸盐累积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培养出能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氮的微氧颗粒污泥,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接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研究了微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以及稳定运行条件下供氧量对处理效果和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微氧颗粒污泥的成功培养仅需1个月;供氧速率在2.83.2gO2/d,COD,NH3-N和总氮(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1%,85%和81%,脱氮速率达1.7gN/d,出水水质最佳;成熟的微氧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0.453.2gO2/d,COD,NH3-N和总氮(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1%,85%和81%,脱氮速率达1.7gN/d,出水水质最佳;成熟的微氧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0.452mm,当供氧速率低于2.3gO2/d时,颗粒污泥结构致密,供氧速率在2.32mm,当供氧速率低于2.3gO2/d时,颗粒污泥结构致密,供氧速率在2.33.2gO2/d时,污泥性能稳定,供氧速率增加到3.2gO2/d时,污泥沉降性能下降,并出现颗粒解体和丝状菌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从酱油废水中分离得到絮凝剂产生菌,再以酱油废水为基质进行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实验中絮凝效果最佳的菌株,以COD为3 000mg/L的酱油废水在28℃,150r/min条件下摇瓶培养72h,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最高,可达78.3%。说明酱油废水来做替代培养基是可行的,在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好氧生物处理的两个典型实验的方法,讨论了作为研究生阶段开设这两个实验的具体的实验内容以及最佳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Phosphate-accumulating aerobic granules cultivated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ere composed of inner rod-shaped bacteria aggregates and outer twining filamentous bacteria. The influence of two-month storag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n the storage and subsequent reactivation performance of aerobic granules was investigated. After two-month storage the granules sealed at 4 ℃ in distilled water or normal saline (named granules A and granules B, respectively) could mainta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before, while the granules idled in the reactor at room temperature (named granules C) exhibited decreased properties. During reactivation, granules A and granules B presented almost identical recovery performance, faster than granules C, in terms of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phosphate release and accumulating abil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ermetical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 promote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granular properties and the reviving behaviors of phosphateaccumulating aerobic granules, and storage medium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torage and recovery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