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办的第47届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于1998年8月2日-6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应德国慕尼黑ISPO组委会的邀请,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李敦厚同志为团长的中国体育用品考察团,对慕尼黑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进行了实地考察,笔者有幸随...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10,(5):118-118
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华兴体育用品发展中心承办的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5月20-23日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相似文献   

3.
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于2007年5月20日在四川成都成功闭幕。体博会的亮点第20届体博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体博会的品牌推广,赋予了体博会品牌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媒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是体博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信息集装     
第53届慕尼黑体育用品博览会盛况空前慕尼黑体育用品博览会全称慕尼黑体育用品暨运动时装国际博览会。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称得上是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博览会。2000年度展会吸引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专业参观者以及1700多家参展商参加。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05,(12):19-19
10月28日,来自德国的全球领先体育用品会殿平台ISPO,在北京拉开了2006年第二届亚洲国际品牌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ISPO CHINA全国巡回路演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新体育》2006,(2)
考虑到国际体育行业的季节性的市场特点, ISPO集团将于2006年8月20日至23日在杭州主办首届中国户外体育用品订货会,以此作为3 月份亚洲国际品牌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 (ISPO CHINA)的补充。同时,这也应了广大企业期待一个展示其夏季产品及无季节产品的平台的需求,从而通过这个平台在第一时间向零售商传达其夏季产品的最新资讯。  相似文献   

7.
体育用品博览会(简称体博会)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体育用品展会,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通过对体博会举办核心理念、运作模式、发展演变、赛事体制与规模等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其变化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民族体育品牌产品在世界的传播、促进国际体育用品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后奥运和经济危机下产生的新变化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我国体育博览会目前存在不足进行积极的思考,为我国体育博览会的发展提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合理定位,整合体育会展资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2日,2008中国(南昌)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采购合作大会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博览会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体育局和南昌市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筹备委员会主办,由江西省体育产业管理中心和南昌国际展览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0.
贾晨  师涛 《中国钓鱼》2018,(12):52-53
2018年10月29-30日,中国轻工联合会钓具专委会制定规范化的行业标准会议于天津展期间召开,参加秋季博览会的各展商及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钓具专委会会长贺定芳在会上表示:“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推行行业标准推行了很多年,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标准在推行和使用上有欠缺。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主办,上海尚花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国际钓具博览会将于5月25—2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为了更好推广本届国际钓具博览会,主办方自2017年6月开启全球10站展会推介会,面向全球买家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2.
4月12日,记者从威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钓具分会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威海市将于6月19至21日举行’2003威海国际钓具博览会。届时,中国内地大多数知名品牌及韩国、日本等国家、中国台湾地区的渔具相关知名厂家和世界各地的钓具经销商将参加本次博览会。地处中国沿海的威海市经济发展迅速,渔具制造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威海是中国渔具产业的摇篮,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渔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为加快威海渔具产业发展,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威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钓具分会共同在威海主办’2003国际钓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中的品牌问题已成为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当今世界,市场份额的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不是一种有形实体,而是消费者看见品牌的标识或名称时所想到、感受到和想象到的有关内容。任何一个企业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必须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形象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是:利用广告、服务、名人、赞助和公关造势等方式来推广品牌。对于广州市体育用品企业来说,赞助各种体育赛事是见效最快、最能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方式,有许多企业就是一"赞"成名的。另外,参加体育博览会也是体育用品企业宣传品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8,(6):55-55
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2008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第二十二届)将于2008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的体育用品展会,也是目前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体育用品展会。本届体博会拥有12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企业,汇聚了3000多个体育品牌,是经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批准的城市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角     
《新体育》2008,(4):47-47
第四届亚洲国际品牌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成功谢幕;迎奥运,首旅集团欢庆十周年;VOLVO中国公开赛落户北京;大来护具牵手中国举重队;嘉士伯启动《阿尔卑斯行动》。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7,(8):67-67
今年在成都举办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期间,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隆重举行了"新朋老友蓉城聚会百万广告真情回报"的答谢酒会。来自国内外100多家长年支持和帮助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发展的体育用品厂商家代表欢聚一堂,共叙友情,诚谋合作,畅谈未来。有37家企业嘉宾幸运获得了总社百万元免费报刊广告版面,近60多名企业嘉宾获得了球包,健身器材等健身用品,其中包括难得的奥运冠军签名的乒乓球衣和球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国内最专业、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传媒国家队,集书、刊、报、音像、影视、网站等媒体于一身,共有5报27刊。多年来我们与广大体育用品厂商家通力合作、共同发展、形成多赢的良好局面。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来临,明年的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又在北京举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涂晓东向行业内外仁人志士发出真挚的邀请——2008年我们相聚在北京,与广大体育用品企业携手中国体育产业的明天。  相似文献   

17.
博览简讯     
ispo china全国巡回推介会在北京举行9月28日,以“品牌、潮流、创新”为主题的ispochina全国巡回推介会在北京西便门古城楼揭开帷幕。这是继首站杭州推介会后的第二站。此次巡回推介活动将持续两个月,足迹遍布全国十大城市,向各地的代理商、经销商及专业媒体介绍即将登陆中国的。ispochina展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结合自身30多年的办展经验进行此次全国巡回推介活动。“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及运动时装贸易博览会(ispo)”作为全世界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展,首次进入亚洲,将于2005年3月14日-17日在中国上海举办首届亚洲国际品牌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ispo china)。ispo china的举办,将迅速丰富国内的专业品牌市场,促进业内的技术交流。届时,众多知名国际体育品牌将一展运动的激情和时尚风采。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7,(7):105-105
5月18日,借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成都召开之际,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在会展中心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主题为“品红酒、送健康”的答谢酒会,感谢体育用品行业各位新朋老友对总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报讯6月20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品牌,李宁公司携旗下专业产品悉数登场,全面展示出李宁公司品牌国际化和产品专业化战略最新进展,受到与会国内外专业认识的赞许和认可。李宁公司自1990年成立至今,已经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里,默默耕耘了15个年头,15年的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成就了今日的李宁牌,自2001年以来,李宁公司业绩捷报频传,从2001年销售额约7.34亿人民币,3年后直线窜升至2004年约18.78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品牌的力量。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这一切…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2005,(5):F003-F003
2005年3月14日至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ispo china 2005-首届亚洲国际品牌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对所有展会的参与者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展馆门庭若市,观众摩肩接踵,兴致盎然,这些使所有与会者从第一天就感到了展会的恰逢时机。展会前三天是专业观众参观日,展会的最后一天则面向非专业观众开放。展会前三天共吸引了超过13000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其中约三分之二是中国观众,显示出中国体育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