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07年,我国出版业资本运作取得重大突破: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获得成功,成为我国第一家经营性资产和采编业务资产实现整体上市的传媒企业。此前,我国传媒企业上市,均只有媒体的经营性资产上市,而媒体核心的采编业务资产则被排除在外。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上市可以说是我国传媒业资本运作的重大突破,开创了中国传媒企业整体上市的里程碑,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前,在2006年以买壳方式实现上市的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2007年5月在香港以IPO方式上市的四川新华文轩,都在我国出版企业上市融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平 《今传媒》2005,(7):16-20
随着北青传媒在港以IPO方式上市,一种呼声在内地学术界,甚至在一些非媒体主管机构越来越高,即媒体应更多更快地上市。但却少见真正的媒体主管部门出面表态,而媒体自己也是多说少做。目前,真正愿意和值得上市的好媒体究竟有几家呢?  相似文献   

3.
郭淼 《当代传播》2003,(2):46-47
本概述了国内资本市场传媒上市的主要方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媒体介入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与融资的必要性,以及由于受现行媒介政策和行业发展的限制,借壳上市就成为了媒体上市时选择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4.
丁飞扬  张敏 《网络传播》2007,(12):62-63
11月7日,国内最大的航空电视媒体公司——航美传媒(Air Media)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募股发行价为每一美国存托凭证15美元,募集资金1.8亿美元。航美传媒成为中国第一家进驻纳斯达克的航空传媒公司。  相似文献   

5.
时超 《青年记者》2012,(16):20-21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仅实现上市的涉报企业就有9家,分别为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华闻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新华悦动、中南传媒和浙报传媒;另外,还有多家报业集团正积极筹备上市.此前上市的传媒企业更倾向于将经营业务与采编业务分拆上市,即将经营业务注入集团旗下子公司,再运作此公司IPO.然而,此类模式将报业的价值链人为割裂、资产完整性存在瑕疵、后期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在如今传媒业IPO热潮下,中宣部等主管部门以及证监会自然要"优中选优",传媒上市审核正在趋严.笔者发现,资产上市整体性较强的方案将更受青睐.  相似文献   

6.
传媒链接     
辽宁出版传媒公司启动A股IPO中国证监会日前批准了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这是国内首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目前,公司已开始启动A股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路演。据了解,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领域掀起上市热潮,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在资本市场绽放新景观,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辟了新路径。强产业稳"阵地"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渴盼优秀的企业。近年来,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先后有中南传媒、中文传媒、皖新传媒、天威视讯、华谊兄弟等20多家文化企业纷纷通过IPO、借壳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支持服务功能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8.
关联知识     
《现代出版》2013,(3):36-36
我国出版企业融资途径——IPO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我国出版(传媒)企业IPO上市可谓风起云涌。既赛迪传媒、北青传媒(2004)、四川新华文轩(2007)、辽宁出版传媒(2007)、时代出版(2008)、皖新传媒(2008)等出版(传媒)企业IPO之后,2009年以来,新闻出版企业上市就进入资本市场再掀高潮并出现了多种创新方式,如凤凰股份选择性注入资产、中原出版、江西出版、长江出版借壳上市,南方报业借壳上市,浙报控股资产置换,以及广州日报向粤传媒注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由此出版企业上市热潮不断升温,有关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息过。确实,企业上市不是个简  相似文献   

10.
媒体上市悄然加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月视点:国内资本市场传媒上市的现状分析 近一两年来,我国传媒业作为一个兼具垄断性与朝阳性的独特行业,迅速成为继"网络热"以后新的投资热点,相关的投资活动也日趋升温.同时,众所周知,我们的新闻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一直实施着严格的管理政策.因此,传媒业的投、融资政策,特别是关于媒体上市,也成为业界密切关注的敏感性话题.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媒体的对外融资主要指媒体将自身经营性资产分离出来,以此为主体吸收外来资本或者公开上市筹集资金.一般来讲,公开上市具有较强的公众影响力,涉及面较广,因此相对于吸收外部资金(私募)的融资方式而言,媒体上市所面临的政策难度和风险较大,个案也明显少得多.而媒体上市进程的相关动向,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传媒业投、融资等相关政策的走向,值得业界予以特别的关注.而相关的上市动向也会对证券市场传媒板块的走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文  李伟剑 《青年记者》2007,(11):65-65
我国主要的传媒上市公司,主要有以IPO形式上市的中视传媒、东方明珠、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以及北青传媒;以借“壳”形式上市的博瑞传播;以分拆形式上市的粤传媒。分析各传媒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现有忧有喜:  相似文献   

12.
骆正林 《声屏世界》2006,(10):42-44
当提到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上,媒体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让成长中的中国媒体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因此,能否上市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梦想。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发行和买卖证券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它能够直接使资本从没有投资机会的人那里,转到能够把握生产性机遇的人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因此,对传媒来说,只有在证券市场上有所作为,传媒资本市场才能显示出活力,传媒发展才有后劲。中国传媒上市的模式选择上市公司涉足传媒业,和传媒公司上市融资,是一个最敏感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由此出版企业上市热潮不断升温,有关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息过。确实,企业上市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4.
如今,敏锐的资本之眼已经把目光投向日渐升温的传媒产业,各种媒体争相申请上市,业外的上市公司也四处收购媒体以求实现主业转型。传媒业的资本化运作一时成为传媒界和金融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但是透过传媒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5.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07,(23):31-33
在当前传媒产业仍处于“跑马圈地”时代的今天,传媒集团纷纷进行投资和扩张,以扩充自己的版图和建立自己的王国。由于我国传媒业长期自我封闭、自我积累比较少,现有的资金能力和外部市场空间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传媒集团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上市已经成为一种最受传媒集团青睐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2月8日,中国第一家含传媒实质内容的传媒股赛迪传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传媒业开始进入证券市场。传媒上市是媒体市场扩张的一个重要过程,一方面通过上市进行融资,避免了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生存的尴尬;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入市的传媒相对较少,且机遇与风险共存。  相似文献   

17.
综合/动态     
辽宁"出版传媒"成功上市后走向本刊讯(记者张倩影)12月21日,国内出版传媒第一股——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据悉,上市当日涨幅超过300%,也是上海股市2007年新股首日涨幅最大的股票。该股的高开高走带动了整个传媒板块整体上扬。该公司12月5日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布了招股意向书,并顺利完成IPO网下、网上发行和申购,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辽宁出版传媒IPO  相似文献   

18.
曾春光 《青年记者》2007,(18):17-18
2007年7月30日,在中国证监会发审委举行的发审会议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挂牌公司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证券简称"粤传媒",代码400003)新股发行(俗称IPO)申请顺利过关,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块,成为三板首家成功转主板的公司,也成为首家获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在主板上市的公司。一时间,有关"粤传媒"的报道便纷纷出现在各媒体的显著位置上。"粤传媒"转板上市为何备受瞩目,意义何在?笔者从三个方面说说浅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凡是长了一张LCD的脸就能成就分众的神话?健康传媒、易取传媒、分时传媒这些强调渠道占有的被业内称为“类分众”的新媒体如今疲态尽显。时光倒回一年前,我们看到的是:楼宇展架媒体易取传媒获得IDG第二笔融资,融资金额达1300万美元,并已有第三笔融资计划,计划2009年第二季度在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20.
报刊动态     
国内出版传媒第一股——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该公司2007年12月5日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布了招股意向书。日前已顺利完成IPO网下、网上发行和申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