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植物花药染色体涂片方法和碘染色方法对BNS不育系、对应的转换系及与恢复系杂交F1的5个花粉发育时期(四分体期、单核早中期、单核晚期、二核期和花粉成熟期)的小孢子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BNS不育系四分体正常,花粉能进行第一次核分裂,在二核期及以后出现核消融和空孢,成熟期的不育花粉主要为染败和园败型,转换系可育花粉达50%以上,但典型不育系花药内也有1%左右的可育花粉.这些结果说明BNS属孢子体不育的花粉败育型,不育基因并非绝对控制不育发生.观察结果为BNS败育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败育现象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在长日诱导的不育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短日诱导的可育花药为低;在花粉母细胞发育期和单核早期,不育花药中吲哚乙酸氧化酶总活性和比活性,均较可育花药高得多;单核晚期以后,酶活性仍以不育花药较高。  相似文献   

3.
用DAPI和FITC染色荧光显微术微量花粉DNA和蛋白质含量,探讨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在自然长日照下花粉败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表明,败育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初期已经开始,此期农垦58s的DNA绝对含量和蛋白质相对含量均低于对照农垦58,在单核中期降低更加明显,因而,阻止了花粉的进一步发育,引起败育。  相似文献   

4.
短光敏核不育水稻种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稻短光敏不育材料是与农垦58S等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敏育性反应特性相反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新类型,具有短光低温诱导不育、长光高温诱导可育的育性特性,对水稻短光敏核不育品系宜DSl的育性表现、农艺性状、利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13565不育花粉外形多凹陷成毡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而可育花粉外形为圆球形。1356s不同育性花粉的亚显微结构观察比较显示可育花粉细胞质浓厚,细胞器丰富,在花粉充实期已开始形成大空的淀粉粒;而不育花粉在单核靠边期时就已停止发育,随后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解体,线粒体结构异常,细胞核核质解体。1材料与方法1.工材料:高温敏感不育水稻135651.2方法:互.21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制备“‘取1356S不同育性时期发育成熟的花药,经2.5%戊二醇固定,用丙酮异戊酯法脱水,临界点干燥法(HCP-2机)干燥。将干燥后的…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在花药败育之前,不育系叶片、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与保持系无明显差异;在花药败育之后,不育系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明显高出保持系,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显著提高可能是导致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温敏不育水稻1356S花粉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1356S不育花粉外形多凹陷成毡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而可育花粉外形为圆球形。1356S不同育性花粉的亚显微结构观察比较显示可育花粉细胞质浓厚,细胞器丰富,在花粉充实期已开始形成大量的淀粉粒;而不育花粉在单核靠边期时就已停止发育,随后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解体,线粒体结构异常,细胞核核质解体。  相似文献   

8.
以HPGMR农垦58S和对照品种常规晚粳农垦58为材料,用不光同周期(LD和SD)进行处理,对叶片进行了DSC分析。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对光周期敏感之前的第一次枝梗原始体形成期,农垦58S叶片内存在一团特异的热敏物质(体内变性温度60—80℃)与常规农垦58有着明显的区别。在LD下的第一个光周期后,这团热敏物质消失,推测叶片细胞膜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选择了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一个品种-北京白的可育系(B)和不育系(A)为材料,用席夫试剂和汞-溴酚蓝进行染色,观察了可育系花粉发育的各时期,并通过A、B两系的对照观察,对两系中多糖颗粒和蛋白质含量的比较,批出了A系花粉发育受阻的一点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北京白败育的时期和原因为:1.花粉发育受阻于四分体时期和单核时期,四分体不正常或溶解,单核时期花粉溶解。2.花粉败育是由于绒毡层的异常发育,降低其应有的转运物质的功能,使花粉发育所必需的可溶性糖、蛋白质、酶、核酸等缺乏,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0.
长日诱导不育HPGMR植株,随着花粉的发育,~(14)C葡萄糖同化产期分配到幼穗中的比率,从花粉单核早期的37.38%,不断下降到花粉成熟期的4.96%。反之,在短日诱导的可育植株中,则从花粉单核晚期的7.58%,增加到花粉充盈期的40.58%。可以认为,HPGMR花粉发育后期~(14)C-葡萄糖向幼穗运转的障碍和光合同化产物减少,是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它导致长日下典败花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3种云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孢子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的全程观察和统计分析表明,跟裸子植物其他类群相比,3种云杉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高度保守.3种云杉的PMCs中环状二价体的频率和配对指数较高,异常分裂现象的频率较低,表明云杉属植物的同源染色体间分化程度少,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与其高度保守的有丝分裂核型较一致.有丝分裂核型较对称的长叶云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比白扦和青扦更加保守.  相似文献   

12.
牡丹绒毡层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的超微结构。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阶段,绒毡层的内质网逐渐增多,小液泡、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也逐渐增多。在四分体时期后,内质网和小液泡继续增多,开始出现脂肪滴,其他细胞器结构简化、数量减少,以至完全退化消失。在小孢子晚期,不同花药的绒毡层分化为分泌型和变形型两种类型。分泌型绒毡层的内质网较变形绒毡层的发达,并不断向花粉粒分泌脂肪滴和小泡,变形绒毡层解体后原生质围绕于花粉的周围,供其发育之需。在二胞晚期,两种类型的绒毡层都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3.
庙台槭的子房具两室,每一室具2枚并生且倒生的胚珠;2层球被,厚珠心。胚囊发育蓼型.珠孔塞组织由胎座、珠柄及外珠被下方表皮细胞形成.小跑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庙台槭花粉为长球形,在吸水或用FAA固定后,迅速变为球形至扁球形.在发育中形成败育花粉和胚珠可能是造成低结籽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ASD的社会交往障碍与社会动机的缺乏有关,主要表现为社会奖赏加工缺陷.已有的神经影像学、脑电成分和神经化学成分的研究从神经机制上揭示了ASD个体的社会奖赏加工存在缺陷,并且该缺陷发生在奖赏预期阶段,但其非社会奖赏加工能力和奖赏加工阶段是否也存在缺陷没...  相似文献   

15.
玉米单倍体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细胞学方法对10株玉米单倍体的体细胞和性细胞进行染色体行为观察和计数,并对体细胞和性细胞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的体细胞和性细胞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二倍体细胞,体细胞中出现二倍体细胞的百分率平均为0.46%;在花粉母细胞中二倍体细胞的百分率比在体细胞中大大提高了,增加幅度最大的达到了12.86%.体细胞中存在二倍体细胞是性细胞中出现二倍体细胞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对百合科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小孢子发生以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做了详细的观察。其结果是:玉簪花药壁层发育为单子叶型。花粉囊从雄蕊原基的近轴面一侧分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分泌型绒毡层,其细胞在减数分裂后期开始退化,到二细胞花粉阶段全部解体。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长椭圆形具单萌发沟。玉簪雄蕊的发育表现出某些特殊的形态学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百合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本质     
本文从数的概念起源、数的基础运算和数学的基本特征等方面来解析数学的本质。数的概念来自理性的抽象,现实中来源于可替代物。基础运算中加法是母法则,减法是唯一的分析判断,加减反映了量的连续性。而乘除反映了量的间断性。乘除的二次抽象性无法反映不确定性关系。数学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完全不同。数学演绎中的理性盲点需要经验来弥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学习设计”开发支持过程与活动的ICT教育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设计是教育技术领域最近最有意义的发展之一。它关注E-learning中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旨在描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及过程,并能适应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学习设计与教学设计存在着联系和区别,它通过教学设计进入教育实践应用中,为教师表达教学思想提供一个过程框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为设计和开发支持过程与活动的ICT教育应用模式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