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关于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简称“就业力”,是近几年出现并逐渐流行的一个概念。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把它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而在国内这个概念则有以下常见定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国内对就业力的研究,普遍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获得工作”这个层面上。而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不单单是指狭义的…  相似文献   

2.
王少莽  关媛 《文教资料》2010,(7):209-210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以“就业力”促进“就业率”是缓解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通过强化教学基础性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高校学生的就业力纳入培养目标,发掘学生特殊潜质和能力,拓展实践、应用性教学,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等措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就业市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降低期望值低层次就业;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学生竞争能力因素,无法高层次就业,使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选。笔者认为寻求解决的办法是,降低就业期望值是必要的,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是必须的,加强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就业力”是指就业竞争能力,其核心包括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医学生要适应未来职场中的挑选,只有加强就业竞争力培养,才能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实现自我规划职业的目标。一、工作能力1、专业基础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社会求才、高校育才和个人成才三个维度上予以延展,构建“三维”培养模式,形成教育合力,整体推动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雇主眼里,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是他们眼中的人才,是满足他们需要的人?所学的专业知识当然是必须的,但是雇主最看重的却是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人。本文讨论了什么是就业力以及目前有关就业力概念的各种说法,并认为就业力是一种需要持续发展和改进的能力,它是个人品质、就业技能以及知识水平的总和;对三个方面的具体阐述有助于大学生了解雇主需要什么样的人,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力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力式。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竟争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有利于使广大青年学生逐步完成从“找饭碗”向“造饭碗”的转变。因此,有必要将创业教育提升为整个高等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高等学校要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力法和手段改革及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中,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7.
财经类本科毕业生近些年来增长幅度大,就业压力大.解决财经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的协同努力.就业力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学校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通过多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职业认知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何谓“就业力”“就业力”就是指沟通能力,团队协同,展现自我,适应企业——第二届参赛选手“企业发现个人的潜力,个人发掘企业的潜力”——ACCA上海首席代表“很简单——让工作找到人,让人找到工作。”——第二届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沟通能力、互动能力、创造能力,销售指向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培训师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暴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求贤若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其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力构成体系,面向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设计出调查问卷,研究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生涯规划管理与学习进取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的认可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综合评价了构成大学就业力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象限图分析法,对比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重要性的认知差异,为大学生和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越就业鸿沟打造自考生就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就业力?就业力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就是说一个求职者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鸿沟的主要原因!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这样阐述他的苦恼:“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少,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就职能力、职业素养都很缺乏,这让我们难以接受。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学生,我们还得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培训他们如何与人沟通这样的基本常识,时间成本太高。作为用人单位,我们愿意为有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多支付一些工资。”  相似文献   

11.
逆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力是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名词,但二者的发展轨迹是相同的,最终目的也相同。逆商教育与大学就业力的显性和谐表现为:逆商教育有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中的抗挫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逆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力的隐性和谐表现为:逆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竞争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问卷,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人物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形成初步问卷,使用SPSS13.0和AMOS7.0软件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表明,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由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基本素质、兴趣习惯、个人特长、家庭状况、外语能力、实践能力、就业技能训练、就业期望、就业适应性、就业主动性、学习能力、学校因素13个因素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2.335,RMR=0.086,GFI=0.764,RMSEA=0.058,CFI=0.822,IFI=0.823,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8,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9。结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3.
从个体自身角度,就业力是指获取职业的能力。研究显示,身心素质是成功就业大学生就业力的首要因子,其次分别为应聘素养、专业水平、社会能力和文化成绩;对于成功就业大学生而言,性别、政治面貌、专业类型对其就业力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要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应立足于就业力五个因子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力培育。  相似文献   

14.
就业力即保持或转换相似或不同工作的能力。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力开发的因素包括内在的发展因素和外在的实现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社会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力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就业环境、自身就业期望值、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力的开发显得更为迫切。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自主意识;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就业保障;增加培训投入,加大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5.
谈归因风格与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风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独有的归因倾向。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就业力包括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不同的归因风格会形成大学生不同的就业期望、就业情绪和就业动机,它们都会对个体的就业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增加就业信息量,进行就业指导,引导正确归因,强化自我完善,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就业力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提高学生就业力,既对学生个人、社会企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又对提高国家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社会发展环境、学校培养模式、学生主观因素等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应通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改善外部环境、改革学校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强化综合能力等策略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大众化教育及市场经济竞争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难题.以巧实力为视域,大学生的就业力可分为大学生就业硬实力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对这两种实力进行分析和解构,将两种实力巧妙地结合,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路径,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技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力,主要措施有:依据办校理念和特色确立校就业力指标;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系就业力指标并与校就业力指标建立对应关系;建立课程与校、系两级就业力指标的对应关系,并分配每门课程所具备的指标权重。其对大陆高职院校的启示是:要将学生就业力培养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办学风格打造体现本校特色的就业力模块,形成具备一定区分度的学生就业力风格;要将对在校生的就业力培养同教学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课程来量化就业力指标,实现知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要以更广泛的角度定义就业力,除专业能力外,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数学能力对就业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力决定大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用人单位急切需要的能力。而数学能力是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直接影响就业力的强弱。只有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大学生才能提升就业力,从而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20.
就业难题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重要举措。从大学生合理归因、形成正确的知识能力观、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效能感,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