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对学校的发展、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按照“精兵简政”和满工作量的原则精简机构、压  相似文献   

2.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重要的突破口和切入口。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要与教学主体改革相配套、相结合,并为主体改革眼务,以推动学校综合改革的深入开展。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组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使学校教学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是我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总结。一、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内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以后,国务院机构改革逐步推开,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也纷纷在全国高校中展开。在这种大环境下,厦门大学抓住时机,于前年8月提出了《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重点是抓“两制”,即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目标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加强和改进管理。高校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教学、科研水平及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讲,也体现在管理水平上的竞争;不仅直接体现在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上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它取决于学校间管理体制和机制的竞争。就是说,校内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水平,影响着办学质量和效益,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不少理论和实践探索者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就…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现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存在“原则都同意、论证很充分、实施很困难”而使改革流于形式的问题,论述了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作为前提与基本出发点,通过校院两级管理职权的调整、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与评价核机制的建立等措施,确立学院“主体性”结构的地位,实现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以促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衍生于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刻反思及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诘,旨在恢复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和辩证方法论品质,体现出明显的哲学向度:关注实践,将实践置于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中心地位;强调总体性,把总体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核心;高扬主体性,将主体性视为马克思哲学的主要价值蕴含。在对实践、总体性、主体性的阐发与张扬中,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基本凸现出对马克思哲学品格的历史承传。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质量基本特征探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世纪之交 ,中国大规模扩大高校招生。扩招后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部门都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但是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值得很好地讨论。一、高等教育质量规定《辞海》说 ,“质”和“量”是哲学概念 ,哲学意义上的“质”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 ,是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的 ,事物的多样性就是事物间的质的差别的表现 :哲学意义上的“量”指的是事物存在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 ,是一种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辞海》还说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事物的质以一定的量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基础是它的哲学思想,对、什么社会主义”的回答反映了它的认识化,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体现出它的方法论,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提出并从理论上解决这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由于他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实现了世界观上两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格式塔转换,其一,从强调事物存在的差异性和斗争性转向了注重事物之间的共通 和统一性,这一转换为解决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论问题提供了本体论依据;其二,从注重事物 决定性和必然性转向了强调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一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发展战略等方法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本体论基础,正是发生在世界观层次的这种变革,使邓小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机”一词近年来在各式各样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已经不为人们所陌生。笔者试图将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而探讨“契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一、“契机”的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契机”的涵义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哲学层面来讲,“契机”是指对事物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或决定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的关键因素。在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这样的因素可能以非主要矛盾方面或偶然因素的形式存在着,随事物的发展则成为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环节。其次,从科学的层面来描述,“契机”体现了系统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学术界出现的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其背后潜存着一种强烈的挺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实质上又是近现代以来“救亡意识”的一种变奏。弥漫于学术界的“创新”思潮与这种“主体意识”的挺立是相互联系的。创新必基于不同思想文化之要素的整合,“整合性创新”体现为思想创新的普遍原理。冯友兰、胡适等人所做的工作,应在历史的意义上将其理解为关于中国哲学的“整合性创新”活动,并实际上改变了哲学与宗教的世界地图。“主体性”只能在“主体间”的交往之中才能显现出来,中国哲学也只有突破“地方性”的局限才可能真正独立于世界思想之林。  相似文献   

11.
当前,研学旅行主要存在两种认识与实践误区:一是将研学旅行视为“事物”的学习,把世界看作一个个孤立的、有限的且确定性的事物“集合”,否定了旅行的经验性意义;二是将研学旅行视为“事情”的经历,认为世界由个体主观经历的“事情”构成,使研学旅行沦为一般意义上的游玩。事件哲学为我们重思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在事件哲学的视阈下,研学旅行具有双重事件属性,而“事件”的联系性、创生性、他异性和意义性等特征也为建构以事件为本体的研学旅行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哲学形态学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古代哲学主要是本体论形态,与此相适应确立的主要是单纯客体性思维。近代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形态,与此相适应形成的主要是单纯主体性思维。当代哲学之所以以方法论为主要形态,这是由当代人们的实践方式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随着人类实践的拓展,学科分化的加剧,现实生活给哲学提出的迫切问题是探讨为人的实践活动所分化了的主体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客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哲学的方法论功能,集中表现在它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思维方式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维做出的重大贡献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具有崭新特质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它既突破了以往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又吸收了单纯客体性思维、单纯主体性思维的合理性,使人类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主体性到他者性---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然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他者性哲学而不是主体性哲学.当下的师生关系学说由于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而存在着反主体性悖论并面临着主体性困境.为从根本上摆脱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现代性危机,师生关系理论应实现由主体性哲学到他者性哲学的转向,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异性并勇于为其承担责任,应与学生构建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一种双方共在同构和互惠双赢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应然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他者性哲学而不是主体性哲学。当下的师生关系学说由于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而存在着反主体性悖论并面临着主体性困境.为从根本上摆脱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现代性危机,师生关系理论应实现由主体性哲学到他者性哲学的转向,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异性并勇于为其承担责任,应与学生构建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一种双方共在同构和互惠双赢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海德格尔与老子哲学的一个共同议题。海德格尔与老子都不满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状,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都提出了解救人类危机的方法。尽管他们的方法不足取,但因其强调了人与世界和谐一体的重要性,故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海德格尔哲学素以反对西方传统哲学著称,他认为,传统哲学研究的只是哲学的表层问题,即“存在是什么?”而他要研究哲学的深层问题“存在何以是存在?”即物之为物的问题。他进而认为,在物之为物的过程中,聚合着四重性因素即天、地、人和神,只有当它们同时聚合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事物才成为事物,世界也才作为一个整体生成。  相似文献   

16.
价值本源问题是价值哲学的前提性问题,它对价值的价值性进行追问。传统的价值哲学把价值的本源建立在形而上学之上,这是基于主体性视野的价值哲学,海德格尔反对这种价值哲学,主张基于存在自行发生立场的价值哲学,它通过“筑造”而把天地神人聚合为一,使天地神人在“筑造”物聚合的“空间”中自由伸展,由此,人从存在的主人变成存在的看护者,从而实现了诗意的栖居。这种思想具有改变整个西方文化发展方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是”表征人与世界的关系,表征事物的存在根据、结构关系、矛盾状况、本质特征、必然规律、发展趋势和功能价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组成部分基本内容的成份与因素。“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一、“是”与哲学的关系“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紧密联系。毛津东指出:“‘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1]联系中又有本质联系,可见,“是”表征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事物是泛指的,可延伸至一切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那么,“是”就表征整个世界的本质与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基本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主体性基本问题讨论中主要观点的剖析,提出必须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研究主体性;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观性、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它与实践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加强其主体性方面问题的研究,这已成为哲学界普遍接受的看法。但需要补充的是,充实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并不在于将主体性方面的内容一味地突出出来,而是要通过这一研究,达到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在理论上的和谐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毫无片面性的”理论体系。达到了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的和谐统一,实际上就是跨入了“美的规律的王国”的境界。因此,充实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不过是过渡到对世界的合乎美的规律的认识的中介,而这种理论认识中的发展、过渡,正是反映了人类实践发展的某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语篇的角度看,“着”的语法意义在语篇中主要体现为一种描写性或描摹性,表示动作持续的“着1”和表示状态持续的“着2”在语篇中有不同的描写作用。“着1”在语篇中的主要作用是描写持续的动作行为。“着2”在语篇中的主要作用是描写事物的存在和人物的神情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