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村镇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商业化现象,但缺乏对该类型旅游地形象的整体把握。在历史村镇旅游热背景下,基于游客视角探讨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感知维度及其作用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收集的网络评论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挖掘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感知维度,并厘清各维度间层次划分与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主要由核心吸引物、生活气息、商业气息、旅游情感和整体形象5个维度构成,其中,前三者属于认知形象,旅游情感属于情感形象,故上述5个维度可被归纳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3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形成了“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关系链,即旅游者对历史村镇旅游地核心吸引物、生活气息和商业气息3个认知层面的形象感知不仅直接影响整体形象,还通过旅游情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整体形象。这是基于历史村镇这一特殊类型旅游地研究所形成的对旅游地形象三维结构理论的验证和补充,同时也为该类型旅游地开发与运营管理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APP作为在线旅游信息传播、产品销售的重要载体,对出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是旅游APP的主要用户,也是旅游APP的主要影响受众群体。以大学生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旅游APP对大学生旅游者出游决策的影响,为旅游APP企业提供参考借鉴。得出结论:旅游APP对大学生旅游者旅游动机感知、信息搜寻与评估有显著影响,且旅游APP的有用可信度、网络口碑与大学生旅游兴趣、旅游信息搜寻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信息获取便捷性和有用性、旅游供应商是否提供包退服务、旅游攻略、口碑评分的影响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在对大学生这一潜在客源群体的相关旅游产品开发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大学生的旅游行为、动机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在参考大学生旅游市场、旅游动机、旅游行为、旅游偏好等理论的基础上,以某市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某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上存在问题,提出适合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感知-认知因素的奥运会后北京旅游形象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楠  乔光辉 《资源科学》2009,31(6):1000-1006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对旅游地旅游规划和营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精选携程网、去哪儿网、蚂蜂窝网、途牛网、驴妈妈网等旅游网站的游记290篇为一手资料,借助ROST CM 6文本分析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两方面对环青海湖地区的旅游感知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对环青海湖地区的旅游景观感知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较少,与环湖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不相符;2游客对住宿、交通等旅游基本层面提及频次高,而对餐饮、娱乐、购物等层面提及频次低,旅游体验层次不深入;3游客对环青海湖地区旅游感知形象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展现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的最好形式,是一种旅游市场开发可以持续享用的资源.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为内容,对奥运会举办前和举办后的北京旅游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的实证分析.通过旅游者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的数据分析发现: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有5个因子,即现代型、时尚型、活力型、便利型、安定型;旅游认知形象有4个因子,即旅游品质、景色与方便性、魅力性、舒适环境.通过t-test检验发现入境游客对北京的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认知形象均高于奥运会举办前,并且旅游感知形象的变化大于旅游认知形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2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3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4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8.
刘军胜  马耀峰 《资源科学》2016,38(8):1476-1490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②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③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④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以旅游网站上的评论、游记等数据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情感、整体等方面分析游客对“三孔”景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形象感知。[方法/过程]利用Python对数据进行分词,并提取高频词;利用ROST CM语义网络分析发现导致游客不同情感反应的因素;利用微词云对游客的整体情感倾向进行分析。[结果/结论](1)游客对“三孔”景区文化遗产的感知具有整体性。游客对景区作为儒家文化的象征有着概括性认识,但对景区的具体文化遗产感知并不明显;(2)游客对“三孔”文化遗产的感知呈表面性。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停留在“文化”“儒家文化”“文化底蕴”等符号上,而对更深层次的形象感知却相对缺失;(3)游客对“三孔”旅游形象的感知呈正面性,推荐意愿明显,但重游意愿偏低。旅游体验中的消极情绪主要来源于景区讲解和交通方面,并据此为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云 《科学大众》2000,(10):22-23
神奇的太空,一直是人类十分向往的神秘世界。科学家说,太空旅游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制造太空游船与太空住宿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太空旅游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乐趣,满足公众对猎奇的需求,也能让太空活动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11.
戴永红 《大众科技》2015,(1):142-143,156
在线旅游与虚拟旅游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旅游行业市场,也冲击了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旅游行业新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应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培养当前旅游行业真正需要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秦浩 《大众科技》2012,(7):265-266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业的一种新兴产品形式.文章从焦作市刚刚起步的体育旅游入手,整合焦作市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探索“中原经济区”形势下焦作市体育旅游的新模式、新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耿然 《大众科技》2015,(3):217-219
在对桂林周边旅游次发展县域的旅游发展过程中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次发展县域发展理念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大旅游、大开发的理念,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旅游形象、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开发,以突破桂林旅游形象对周边旅游次发展县域形成的遮蔽。  相似文献   

14.
恩施州旅游扶贫村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反映了旅游扶贫政策实施的实际效应,其内部差异、类型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从恩施州22个旅游扶贫村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引入潜在冲突指数(Potential Conflict Index,PCI),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旅游扶贫村居民影响感知的维度、水平和内部差异,并对其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恩施州旅游扶贫村居民认可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社会效益、扶贫效益和素质提升作用,但认可度普遍不高,认为旅游发展没有带来环境、社会和经济成本;②居民对旅游发展、扶贫效益、素质提升、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感知存在较大内部差异;③基于这些差异,将居民分为旅游发展认可者、经济成本关注者、谨慎观望者、扶贫效益认可者、环境成本关注者五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五类居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崔琰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5,37(11):2120-2128
为认清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及问题,衡量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境旅游潜力,提升旅游市场的有序开发,本文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选取区域总人口、国际贸易额等22个影响出境旅游潜力的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潜力因子分析计算模型。以文化收入维度、对外联系维度、宏观经济维度以及消费习惯维度等4个公因子解释出境旅游潜力,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各省级区域的实际出境数据进行比对,用出境人次序位减去出境潜力序位,得到的各个省级区域的出境旅游位序差数据,发现出境旅游潜力与出境人次二者虽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仍然有一些省份出现错位。此外,根据得到的不同省级的出境旅游潜力数据,将各省出境旅游市场分为潜力型、平衡型和超前型三类。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出境旅游潜力激发,防止出境旅游过度膨胀,促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全面、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县域旅游业带来了机遇,为了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从县域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内容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融水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内容建设的实践,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将县域旅游资源推广到千家万户,推动旅游经济的升级转型,以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西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和发展,滨海体育旅游业也逐具规模,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文章在广西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广西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文章在阐述产学研合作教育本质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宁波市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模式,并指出要真正实现旅游产学研协调发展,应建立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主动贴近社会、服务地方,与企业、政府等建立紧密战略联盟,形成校企互补、产学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对黑龙江省旅游特色纪念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过程进行分析,为企业设计和生产旅游特色纪念品,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谢伶  王金伟  吕杰华 《资源科学》2019,41(3):454-466
近年来,“黑色旅游”广受学术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现已成为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重要知识领域。本文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刻画了国际黑色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①国际黑色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随着年份变化呈逐渐增长趋势,大量文献出现于2008年之后;②发文期刊集中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等旅游学科传统的知名期刊;③发文作者多来自欧美和东亚地区,但各研究者之间合作较少;④样本中有17篇文献在该领域的知识演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最重要的知识基础;⑤研究内容集中于黑色旅游“供给”方面,对作为“需求”方的旅游者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国际黑色旅游研究现状及进展的分析,本文认为未来国内黑色旅游研究应重点关注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本文对深入认识国际黑色旅游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及其演化关系具有一定价值,同时也能为国内黑色旅游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