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13):2-3
央视五套为伦敦奥运改版4月18日是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央视五套开始为伦敦奥运改版。《体育新闻》连续播出100个中国奥运军团人物片《人在奥运年》;从倒计时50天起,《体育新闻》将新增"伦敦2012"板块,动态报道伦敦奥运会新闻。此外,央视还将推出日播节目《文洛克看奥运》,通过金牌选手的介绍营造奥运悬念,共200期。  相似文献   

2.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1):88-88
韩国女星玩票夺拳击冠军 出演过《花样男子》《恶作剧之吻》的韩国女星李诗英,在韩国第十届全国生活体育拳击大赛的决赛中,夺得了女子50公斤级的冠军。李诗英刻意保持低调,所以现场观众一开始都没认出是她。“到了决赛才知道比赛现场顿时就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3.
于秀 《青年记者》2012,(32):4-5
8月12日晚,世人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画上了句号。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媒体记者人数最多,有600多名记者注册。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洗礼的中国媒体记者,彰显了大国风范,在世界媒体之林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回顾奥运报道,中外媒体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失对悲情英雄的人文关怀北京时间7月29日,在女子举重53公斤级比赛中,以"黑马"姿态出战的湖北籍17岁小将周俊在B组中出场,但三次试举全部失败,没有成绩结束奥运之旅。不少媒体以"中国女举奥运最耻辱一败"为题报道此事。  相似文献   

4.
经过北京奥运的历练,面对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中国品牌不再不计成本蜂拥而上,而是开始选择与自身品牌合适的策略与方式寻找商机7月29日,伦敦奥运会举重赛场,朝鲜运动员欧云哲"爆冷"获得男子56公斤级比赛冠军。随后,他感谢"伟大领袖"金正日的赛后感言,以及高举双手表达激动心情的图片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成为伦敦奥运赛场上除中国运动员夺冠之外另一吸引中国观众的消息。同时"亮了"的还有欧云哲身上的服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21日,中国选手黎笑媚(红衣)在阿塞拜疆巴库进行的2007年摔跤世锦赛女子自由式48公斤级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法国选手瓦妮莎。  相似文献   

6.
肖明成 《新闻前哨》2012,(11):46-48
7月10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后,武汉晚报就开始加大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力度,每天保证1到2个版的奥运报道规模。7月26日,武汉晚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2天,正式推出伦敦奥运会特刊《英雄时间》。奥运会是世界各地英雄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界聚焦英国,聚焦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以奥运会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时间"。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12,(7):72-73
编者按: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  相似文献   

8.
游程 《声屏世界》2012,(8):118-121
7月19日,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一周前,2008年北京奥运赞助商搜狐正式上线全新改版的搜狐奥运频道,同时,搜狐对外发布伦敦奥运报道主题",卫冕冠军@伦敦——七步上栏延续辉煌与搜狐一起赢在伦敦"。搜狐奥运战略的发布,以及搜狐奥运频道全面上线,揭开了中国互联网媒体对伦敦奥运会报道的序幕。在随后的一周,搜狐奥运报道专题、电子杂志、独家自制视频节目、奥运APP等产品将陆续上线,搜狐奥运频道将以时间线形式推出7大系列、超过200期的视频与图文类节目。七步上栏提供最全报道内容目前,搜狐已经与CNTV结成奥运战略合作伙伴,获得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事、开闭幕式全部奥运点播视频、四档央视主打奥运节目《奥运风云会》《、全景奥运会》《、张斌话规则》《、奥运者说》的视频权益。  相似文献   

9.
今年伦敦奥运会上,国内众多媒体纷纷抓住这次机会扩大影响力。总体来看,国内媒体对此次奥运会的报道全程跟踪、精彩纷呈,但也有一些违背记者基本素养的虚假新闻、不尊重公民个人隐私的新闻浮出水面,奥运会也考验着记者的素养。表现形式1.新闻报道不真实第一类是歪曲事实,报道虚假新闻。以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和韩国游泳选手朴泰桓的虚假新闻事件为例,7月23日,伦敦奥运报道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朴泰桓说孙杨来奥运是个错误,只为衬托我而存在。具体内容是朴泰桓于7月22日训练结束后,在接受韩国《京乡新闻》记者采访时,他称"孙杨选择去伦敦就是个错误,因为孙杨只能衬托出我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杨明  赵峰 《新闻前哨》2013,(9):47-48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哈萨克斯坦运动员祖尔菲亚获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但赛后全世界的媒体意外发现这个奥运冠军竟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姑娘。于是,一场围绕着"祖尔菲亚前世今生"的舆论监督风暴席卷国内媒体——作为湖南姑娘,她是如何成为哈萨克斯坦人?作为女子举重项目的霸主,中国队缘何没有在这一级别派出实力最强的运动员与之抗衡?奥运会后,她为何又悄悄返回  相似文献   

11.
100年前,1908年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当时的《天津青年》杂志刊文提出:"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百年前中国人的三个奥运梦想全部实现。  相似文献   

12.
奋斗地存在     
2008年8月11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7公斤级淘汰赛中,额头受伤的海地选手安热·梅西耶·让·巴蒂斯特鲜血滴溅在垫子上。比赛结果,受伤的巴蒂斯特不敌古巴选手  相似文献   

13.
王少南 《青年记者》2012,(24):16-17
媒体商业道德这个概念,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在学界,好像还没有多少关于此概念的论述,我们需要借助相关学科知识理解这个概念。媒体商业道德有无必要性我们先来看看今年伦敦奥运会上的一幕:在女子58公斤级决赛中,哥伦比亚选手里瓦斯因降级参加比赛,减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22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首都传媒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主办的"伦敦奥运会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内举办的第一个体育新闻传播领域高端、权威、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首次发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并推出一批最新奥运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养狼计划"只是2009年提出的,短暂试用于中国乒乓球领域的一项政策。虽然此次因女子举重事件而被公众再度关注,但这个事件与养狼计划并无直接关系。祖尔菲亚和马内扎是另一种国与国之间"体育交流"的结果7月,湖南妹子赵常玲和辽宁姑娘姚丽成为了中国观众关注的焦点。她们分别以祖尔菲亚和马内扎的名字轻松拿下了两枚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金牌,领奖台上,她们在哈萨克斯坦的国歌声中潸然泪下。赛后,两年前还操一口东北普通话回答记者提问的马内扎更表示自己不是中国人、不懂汉语。"2009年、2010年世锦赛,她们见到我们还打招呼、聊聊天,从去年开始见我们就不怎么说话了。"央视举重项目解说员周英杰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公众  相似文献   

16.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25):42
当下中国媒体的国际问题评论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请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乔新生的《分析国际问题不能有"窥阴癖"》。会看的看门道,奥运会不仅仅是身体的竞技,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营销理念的较量。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有哪些精彩的品牌故事上演?请看山东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曲秀锦的《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7.
伦敦奥运会期间,要对外籍运动员用英语进行采访,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备课”,确保采访愉快、顺利地进行. 出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国有关部门编写了小册子《奥运英语1000句》、《奥运体育项目中英对照》、《奥运英语天天学——日常会话》,计划采访2012年伦敦奥运的中国记者可到网上下载,提前熟读熟记,在伦敦采访期间随身携带.  相似文献   

18.
外刊     
《新闻三昧》2012,(8):20
奥运与中国制造Oplympic4年一届的奥运会也是一次全世界制造业的竞赛。正如人们所料,"中国制造"在伦敦再次胜出。伦敦奥运会官方纪念品中有超过60%来自中国。但与4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正在面临复杂挑战。《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奥运订单企业的调查显示,转型升级是中国民营企业再发展的唯一出路。同时,需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才能促使民营企业完成"龙门一跃"。  相似文献   

19.
<正>"‘井冈山号’列车服务热情周到,我们一上车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8月17日,伦敦奥运会女子跆拳道49公斤级冠军吴静钰乘坐北京西至南昌Z65次"井冈山号"列车返回家乡,在列车上与乘务员交谈时有感而发。吴静钰和金紫薇、高玉兰、黎淑金、周鹏等几位参加了伦敦奥运会的江西籍运动员,于当日20时乘坐Z65次"井冈山号"列车踏上了返乡之路。运动员们一上车,旅客就纷纷前来与他们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