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自助借还图书成为可能。RFID可对图书的馆藏位置实现精确指引,可显示图书乱架情况,能批处理借还图书,使图书安全管理更为高效。镇江船艇学院图书馆引进了RFID系统设备,在布局分配、流程优化、服务程式、岗位分工、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以期建立起适应新技术变革需求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助借还书系统的使用能有效延长图书馆的借还书时间、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传统的条形码与RFID两种图书识别模式自助借还书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介绍ColorBit标签的基本识别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将ColorBit图书识别标签技术应用于自助借还书系统以克服传统图书识别模式自助借还系统的不足,并提出了该模式下自助借还系统的基本流程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图书情报服务也正在快速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泛在化、智能化、知识化。图书情报机构正在寻求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业务模式与服务能力的转型和超越。曾经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参考咨询服务,由于到馆用户的减少、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各种自助服务的推出。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当前信息时代下的图书借还服务需求,以广州图书馆的转借服务应用为基础构建"个人移动图书馆"模式并为读者提供图书自助借还服务,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借还服务方式的创新。本文通过对广州图书馆图书转借系统的特点、功能、流程和转借系统在广州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总结实践经验,简单探讨了基于广州图书馆转借服务应用的"个人移动图书馆自助借还书"模式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一种新型图书服务系统,其具备自助借还、申办新证等多种传统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该系统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使用极大提升了图书馆图书文献管理的工作效率,给读者的图书文献借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需要注意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7.
江波 《图书馆论坛》2015,(4):106-109,23
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尝试在RFID建设中运用更多新技术,将RFID系统建设与移动图书馆系统进行深度整合,对RFID应用模式进行创新,采用UID黑名单防盗模式、图书邻居定位法、馆外流通等。建成的RFID系统除防盗、自助借还、书架管理等传统RFID功能外,还提供App借阅、微信借阅、手机定位、手机借还书等创新服务,为多角度拓展RFID服务和挖掘RFID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入藏图书日渐增多,作为图书馆基础业务的图书采购验收、分类编目、典藏管理等工作愈加繁重。为减少采分编工作的人工成本、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文章重组采分编工作流程,综合采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技术,设计适用于图书采分编业务流程的智能作业系统。该系统的落地将实现自动机械化操作替代重复的人工操作,完成自动验收、智能化分类编目等信息化数据处理,以降低图书馆员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效能,深化智慧图书馆理念,打造“智能化编目”新业态,为未来图书馆业务优化提供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助借还是图书馆服务智能化的重要体现,针对自助借还的安全臆惠,本文讨论了文献缺损智能识别技术在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述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概念和技术应用原理,说明其在图书馆业务中的相关应用,包括图书便捷识别技术、简化检索作业、管理员图书整理工作和读者自助借还系统管理等。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应运出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可实现操作标准化,馆员工作简单化,服务人性化,读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分析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架构的一卡通、图书管理、智能书车、智能安全门、PDA手持典藏仪等子系统,指出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智能手机——组建移动图书馆平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滨 《图书馆论坛》2007,27(1):84-86
文章阐述了智能手机在图书馆业务各方面的应用,主要从图书采购、流通、参考咨询业务入手,展现智能手机给移动图书馆平台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在当前国外图书馆PDA实践已有较大发展而国内图书馆却仅有少量线下或移动PDA实践的背景下,提出建立基于PDA的图书资源采购云平台设想,希望将线上与线下PDA实践的优势相结合,同时系统地解决当前PDA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推进国内PDA实践的发展,提高国内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方法/过程] 从组织管理、协调运作和技术实现3个方面对PDA云平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归纳出PDA云平台需解决的问题,并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和PDA应用流程分析。通过对云平台中PDA流程与当前PDA流程的对比分析,阐明建设云平台的益处。[结果/结论] PDA云平台建设有利于图书馆经费有效使用,可"一劳永逸"地解决图书馆与书商之间的技术接口问题,并且可促使出版商对PDA的态度的转变,从而整合实体书店资源,促进图书市场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立图书馆古籍文献数据库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图书馆古籍文献数据库刍议Abstract:Thereisagreatamountofancientbooksinthelibrarydemandingpromptaarrangementanddevelopment.Theonlyfeasible...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数据意识全面增强的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科研活动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服务和业务管理也应尽快走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本文以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实施为契机,回顾我国图书馆业务重组的历史,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主要内容,包括采访流程再造、馆藏模式再造、服务流程重组和图书馆人员再造等。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下,要革新图书馆服务理念,提供一体化的读者服务和资源发现服务,重构学术服务,强化数据管理。从全国图书馆发展的宏观规划来看,图书馆联盟也需重构,要探索向智慧图书馆联盟的转型升级。图书馆整体应该跳出传统的文献服务范畴,以数据智能计算为中心,着眼于数据的搜集、组织、挖掘、应用的全过程,将数据服务作为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内外商业图书馆服务平台发展迅速,这些平台体现了SaaS软件服务模式的优势和数字时代图书馆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但这些进展还没有完全解决和满足图书馆在业务和技术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最新需求,FOLIO开源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正在改变这种局面。FOLIO以其先进的技术架构和共赢的生态环境,将开创性地解决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实践中的问题,如运营成本、私有云模式、功能自主性、安全可控性、系统开放性和可靠性等。本文详细介绍了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特点,包括纸电一体化管理、知识库管理、面向服务架构、开放API、云端技术和多租户平台、涵盖现有多种产品的功能,同时列举了国内外主要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FOLIO技术架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包括:支持图书馆差异化需求的微服务架构,适用于大规模应用的Vert.x高性能异步网络库,可以集成各种资源元数据的Codex高级元数据子集,丰富的社区沟通渠道和独特的图书馆可自由选择的开发运维模式等。文章详细探讨了FOLIO可解决的实际问题,对我国建设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借阅量配额管理是一种主动配额管理.图书馆存在配额数量偏低引发资源闲置、配额依据缺失导致人书错位、配额时间固定影响流通效果等问题,主要是受图书馆自身的观念、技术、环境以及读者的阅读诉求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需要从树立更为开放的流通理念、注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升级借阅系统功能、促进图书馆转型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张乐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8):126-136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自动问答系统在语义扩展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词向量的语义扩展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图书馆的智能咨询系统。[方法/过程] 使用基于Word2vec词向量语义扩展技术结合中文分词、共现词匹配技术设计智能问答引擎,结合协同办公的管理理念,实现图书馆智能咨询系统的构建,并对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该系统在工作时间、咨询效果和后台管理上较好地满足设计需求,为图书馆智能化信息咨询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网上图书馆"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上图书馆"是重庆市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的最重要应用之一,致力于整合重庆市高校图书馆的纸本馆藏资源、数字文献资源及信息服务人力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管理体制的创新,积极推进重庆市高校文献资源的共建及各项信息服务的共享。网上图书馆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心系统平台和部署于各个图书馆的专用现代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馆际互借、统一检索等资源共享。论文对网上图书馆的实施和运行管理进行了评述,对区域文献共享体系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Web3.0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辉 《晋图学刊》2011,(1):22-24,76
随着Web网络技术从1.0-3.0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积极地将此概念和技术进入图书馆。Web3.0技术的实现,预示着网络将从非智能性向智能性转变,为读者提供便利与互动的平台、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使得图书馆系统和服务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智能化、个性化,实现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Web3.0在图书馆区域数字资源共享、信息检索、个性化个人门户、用户互动、在线教育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