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之所以成为美的典型,原因之一就是唐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象世界,具体表现在物象选择的多样性、同一性和相异性三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唐诗物象世界的分析,为读者打开一个认识唐诗艺术美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诗歌的物象和意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化和教育的“殿堂”,同时也是渗透着各种美的“第二自然”的天地。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物象美来促进精神明建设。为此,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好图书馆自身具有的各种美的资源和优势——包括建筑造型美、装饰格调美、环境色彩美、采光照明美、周围绿化美、书刊内容美和管理人员的心灵美与表率美的陶冶和感染作用,从而使广大读特别是青少年读的心灵在浓厚的美的氛围中接受垒方位的审美教育,以达到提高读的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操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象的创作,是诗人头脑中的意象和客观现实中的物象相融合并互相激荡升华为诗中的审美意象,进而与审美物象水乳交融生成了超越客观物象,超越主观情意,超越了宇宙、天地、万物、历史、时空的融而为一的诗歌艺术形象,使诗的光晕获得了永恒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诗以物象为骨”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命题,正如人的鲜活生命存在于骨肉之躯一样,诗的鲜活生命存在于物象之中,情、意、思、志等主体精神自然是诗之灵魂,但倘若离象舍象便是“魂不附体”,情意同物象有着深广的诗之缘,但是物象又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进入诗中的,所以“观物取象”,“体物味象”,“陶写物象”成为诗家大半功夫,象人诗中参与诗境构建,所谓“研情,比象,造境”。诗境之美与物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凡“诗歌”必然涉及到“物象”、“意象”这两个概念。笔者多次听年青老师的诗歌教学课,发现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些模糊,为此就两者的关系作如下通俗的浅说。  相似文献   

7.
唐诗与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诗歌与音乐的盛世,唐诗与音乐的完善结合成为唐代化艺术一大特色。本从唐诗与歌词、唐诗与民歌、唐诗中的音乐艺术题材三个方面探讨了唐诗与音乐的关系,从中可以窥见诗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浅谈唐诗的音乐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是诗的大国素有“大唐诗国”之誉,音乐发展亦呈现空间繁荣局面,亦有“大唐乐国”之称。唐诗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可谓诗中有乐,乐中有诗,唐诗中蕴涵着音乐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费马原理出发推导物象公式,与传统的光学教科书所用方法相比,所用的近似较少。  相似文献   

10.
晓芬 《初中生必读》2010,(11):16-16
物象,就是事物在大脑中的具体形象。在记忆时,若是能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物象,便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诗以物象为骨”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命题。正如人的鲜活生命存在于骨肉之躯一样,诗的鲜活生命存在于物象之中。情、意、思、志等主体精神自然是诗之灵魂。但倘若离象舍象便是“魂不附体”。情意同物象有着深广的诗之缘。但是物象又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进入诗中的,所以“观物取象”、“体物味象”、“陶写物象”成为诗家大半功夫。 象入诗中参与诗境构建,所谓“研情、比象、造境”。诗境之美与物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散文通过细致逼真、新颖别致的物象审美把握,熔铸主体精神和性情于其中,很好地处理了虚与实、形与神、象与理的关系。同时贾平凹散文心悟物象构建审美意境具有三种形式:情随境生、移情入境、体贴物情,物我为一。  相似文献   

13.
艾青对客观物象世界的观察与审视 ,是以一种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生命力介入的。在他摄取物象成为诗的意象时 ,始终体现出他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能力。在艾青的诗中 ,物象世界的生命色彩大体表现为 :对色彩的极其敏锐的感受力 ;对具体物象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力 ;在形形色色的具体物象中灌注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特色 ,使艾青的诗充满了色彩斑斓的意象 ,构成他诗歌丰富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巴金小说的激情风格首先表现为强烈主观情感的抒发,这决定了其小说物象突出的主观色彩;其次表现为作家情感表达方式的直露,又形成了物象运用的体系化特征,即通过对某些物象的反复运用而形成一种核心物象,在其周围聚集起一系列与主观情感相对应的同义或反义物象,形成具有内在情感张力的物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物象的解体     
杨伟  梁立民 《天中学刊》1998,13(4):58-59
物象在现代美术创作中全面解体,组成物象的各要素逐步获得独立或相对独立。物象的解体包括基形分解、形态分解、色彩分解、煤介分解。  相似文献   

16.
以动植物作为题咏对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大景观。诗词中对动植物的吟咏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物貌、物声、物色、物味等特性,而且以其作为审美客体,在对物的描绘中融入诗人自身的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给予物以某种审美评价,并以之来言情明理,抒发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的理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利用几何光学原理及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来推导全息图物象关系式;这种推导方法较之常见的由波动光学理论推导的结果具有简单、通俗、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6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使用玉,到《诗经》时代,玉器的制造与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各种名目的玉在那时也已经出现。文章通过对玉的名目的梳理,厘清了各种玉器,还分析了《诗经》中“玉”物象繁多的原因,证明了当时人们重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玉含有的精多。  相似文献   

19.
"径"由具体的生活物象转换成为诗歌的审美意象,不再是普通的小路,而是含有丰富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的符号.诗化以后的"径"意象,再一次被运用到建筑环境的营造中,重新成为实指的物象.这种物象和意象在诗歌以及建筑中的并存和互相转换,揭示了诗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诗歌的功用,并不限于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范围,诗歌与人类的精神及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许还有更多的领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兴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范畴之一,反映了盛唐诗歌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特色,其内涵要求诗歌具有审美感受特征和意于言外的特色。本文结合《河岳英灵集》的文本,对此范畴的渊源、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把它放入中国古典文论范畴的体系中加以观照,对盛唐诗歌特有的审美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