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内检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与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  相似文献   

2.
【原题再现】甲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选有苏教版教材初中第四册的阅读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五个小句(这一段文字为:"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要求考生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有一句"弗  相似文献   

4.
一、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  相似文献   

5.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宋濂写给东阳县的青年学子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作者通过自己在艰苦条件下嗜学苦读的经历,勉励马生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专心修德进业,学有所成。这篇写给晚辈的劝勉之作,多用事实来说明道理,娓娓而谈,如叙家常,读来令人备感亲切、心悦诚服。文章先详叙作者昔日求学的种种艰辛:“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因为“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所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事物唯其难得,才显宝贵。录毕之后,还要“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正因如此,人们才“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是幼年时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用书》对《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着重分析强调的是作者的“勤”和“艰”。有人认为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没有提及,这就是作者的“诚”字,具体有三点:(1)作者从“无从致书以观”到后来的“因得遍观群书”,赖于借书“手自笔录”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诚信,从而赢得了藏书之家的绝对信任。(2)作者成人后求师问道时“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相似文献   

7.
关于随笔,清朝陆以氵恬在《冷庐杂识》说:"暇惟观书以悦志,偶有得即书之,兼及平昔所闻见,随笔漫录,不沿体例。"这段话说的是,随笔内容是观书、阅世之所得,随笔的文字是随着思路率性而作,随笔的文体是不  相似文献   

8.
中学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传统课文 ,叫《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是明初政治家、学者、藏书家宋濂。这篇赠序 ,风格委婉 ,文情畅达 ,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深情勉慰后学马生当刻苦自励、勤学不怠。文中叙述自己少年求学的艰辛时说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辞情真切感人。作者在文中所记自己辛苦抄书 ,固然是因为他当时“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 ,古代读书人、藏书人抄书 ,的确也是当时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约取而实得     
孙怀伦 《阅读与鉴赏》2008,(12):52-52,55,56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①朗诵十余遍,贴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②闲步,即就壁间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③精熟,一字不逸。  相似文献   

10.
正楷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馆阁之失也。试观魏晋人之小楷,或古雅质朴,异趣盎然;或平和简静,意态醇厚;或萧散纵横,墨彩飞动;或神致隽逸,妙合自然。至于小楷,余用功最深,亦最适吾心性,初从钟《荐季直表》入手,铁老谓:"隶书秦汉,楷法晋唐。"盖亦取法乎上之意。余初不理解钟书之妙,只是依样画瓢,后乃学王羲之  相似文献   

11.
书之网     
网者,捕鱼捉鸟之器具也。然“书网”何哉? “书网”顾名思义,乃以“书”为“网”也。网者众多,概而观之,不下数百,上天入地,无所不在。上有“鸟网”,下有“鱼网”,自然界态网”,人间亦有“关系网”。古人叹“天网之恢恢”,今人赞互联网之奇妙。然予独爱“书网”者,皆胜于其它也。  相似文献   

12.
(三)常用作介词、副词以及代词:“以”“为”;“乃”“惟(唯、维)”;“其”“若”“或”。1“.以”与断句。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2“.为”与断句。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石钟山记》中说:“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平湖口,因而观所谓石钟者。”课本在“临汝”下注释为:“临汝,现在河南省临汝县。”即使像比较权威的《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等书在注解时都持上见,笔者认为有谬。  相似文献   

14.
正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怀宁高河镇。1979年以十五岁之龄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于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讲授哲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在短暂的一生中,海子为我们留下了二百余首高质量的抒情诗,七部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长诗《太阳·七部书》和八篇诗学札记。要全面理解海子的诗歌创作,就必须联系海子具有明确诗歌抱负与创作理念的诗学观。海子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八篇诗学札记中,包括五篇以海子自己长诗的序言和后  相似文献   

15.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模式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是课内外结合型。但一般的课内外结合型,其针对阅读材料所设计的试题几乎都是“两张皮”。而2004年桂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却是“一张皮”。请看2004年桂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六道试题(阅读材料略):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死亦我所恶吾恶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9、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通意义:10、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  相似文献   

16.
五、伤仲永课内提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相似文献   

17.
[原文] 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①也,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颐②而观之者竟日.始舍③之,洋洋④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⑤焉,吾之感于中也. 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⑥,数罟⑦不得入洿池,鱼尾不盈尺不中杀⑧,市不得鬻⑨,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  相似文献   

18.
<正>吾喜好甚多,犹爱阅读。明于谦著《观书》,有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道尽吾爱书之情。阅读于吾,如烈日下之凉荫,荒漠中之绿洲,可抚情绪,滋性灵,令吾身处喧嚣俗世得片刻静宁,于人生之旅以徐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2007,(11)
苏秦(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  相似文献   

20.
姜启时 《新高考》2007,(11):22-23
苏秦(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