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境学语文     
一篇好的文章,人们在阅读时常因进入字里行间创设的情境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震撼。成功的教学应把学生引入作品营造的意境中,正如叶圣陶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一、情境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才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
真情实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特有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语文数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学生通过课文的知识获得真情实感呢?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均蕴含了丰富的感情,诸如可以利用插图、朗读、关键词句、分析比较、音乐渲染等方面来获得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就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调动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都处在一种积极的、活跃的思维状态之中,时而沉浸在悲壮的、沉郁的情感之中,时而沉浸于欢快的、美好的情感之中.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入境呢?  相似文献   

4.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下的这句诗,阐明了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到作者意境的必要性。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他在这里所说的“人生的受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获得思想上的益处:而“接受美感的经验”。就是接受美育。无论是德育或美育,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领进作者的精彩意境空间.才有可能得到.文学作品教学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人文高度。  相似文献   

5.
实现审美课堂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是必须创设语文课堂的情境,形成一个语言审美的空间。实现审美课堂的一个重要且不容回避的路径就是找到带领儿童入审美之境的入口,并能够循着一条适合的道路顺畅地感受文本言说的情感与理趣。"审美入境",即用审美的方式入语文提供的审美之境。它具有三个层次的价值预设和五个方面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6.
实现审美课堂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是必须创设语文课堂的情境,形成一个语言审美的空间。实现审美课堂的一个重要且不容回避的路径就是找到带领儿童入审美之境的入口,并能够循着一条适合的道路顺畅地感受文本言说的情感与理趣。"审美入境",即用审美的方式入语文提供的审美之境。它具有三个层次的价值预设和五个方面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是人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从而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忠臣 《学周刊C版》2010,(6):117-118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新的课程标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大阅读的理念,强调阅读不只是在课内,还在课外,既要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这就要求每位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努力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间融合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认为小学阅读教学应重视向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做到作者、作品、教师和学生感情的共鸣。首先要入境,其次要动情,再次是要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让学习目的性并不强的小学生很好地完成小学课程,就必须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畅游知识的海洋。本人提出情境体验移生入境的教学方法。其意思是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渲染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故事中的一分子。打破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以及课文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后,几乎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部提出“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由此可见,朗读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技的发达,人们习惯了没有距离的联系,手机和网络的应用,也让人们对内心情感的抒发缺少了浪漫的渠道,而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将古代文人墨客的这种情怀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情操,发现在古代没有网络和通讯设备时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由于古诗词的断章截句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也需要进行进一步解释和翻译,学生才能够明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与古诗词相适应的方法,以提起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千方百计地创设愉快井放的教学情景。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以情、景、意而见长,具有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千百年来,古诗一直传诵于神州大地,在陶冶人们高尚情操、培育华夏儿女伟大的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大力传承和弘扬古诗这一传统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儿年在全国及各省高考语文卷中,一种旨在理解作品内涵及关键句子深刻含意的题型频繁出现,尤其在阅读题中露面较多。我认为,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记住“披文入境、探幽发微”八个字,仔细揣摩“是什么”,大胆追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或富有生活情趣,或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在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这些课文感其美,动其情,明其理,可作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一位作者形象地把语文比作是一盘“菜”,一盘男女老幼东西南北皆宜的“大杂烩”,但我们要在这盘“大杂烩”中吃到“特色”,吃出“风味”,并且,要荤素搭配,冷热兼备,干稀俱全。刚开始只感觉这种说法挺新鲜,  相似文献   

19.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浓郁气氛和情调中,设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即“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引起其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笔者多年来一直耕耘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现就语文情境教学浅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些话用来形容作家如何增强艺术修养,可谓极有见地。同样地,将此观点引入语文教学,说明怎样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也极为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