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教师如何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呢?在长期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样的经验——得心应手写出来,推敲琢磨改精彩。就是先让学生尽快地把习作的草稿写出来,然后细细推敲,反复琢磨,把习作改精彩。  相似文献   

2.
大凡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习作也是这样。不论是学生自改还是互改,我们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自己,目的是让他们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文不厌改”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教。千古名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创作出《红楼梦》;杜甫修改诗句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勉;贾岛潜心琢磨“推”与“敲”等故事;还有鲁迅的“文章写好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和叶圣陶…  相似文献   

3.
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这一要求打破了长期习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局面,改变了“高强度,低效率”的老套习作评改模式,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写完初稿后,再次走进作文,欣赏、揣摩、修改、评价、完善,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多次修改,直至满意。  相似文献   

4.
大凡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文章自改也好,互评互改也好,都是提倡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自己,目的是让他们逐步养成“文不厌改”的良好习惯,在“评”与“改”的  相似文献   

5.
<正>荀子曾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两千多年后,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者鲁迅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将荀子的话改写成了白话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回顾《红楼梦》的创作之路,用了十个字:“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都启迪当下的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善作,还要让学生善改。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提高习作质量,提升写作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习作起步阶段(第二学段)的“表达与交流”中就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6.
凡是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那么就学生的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已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凡是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那么就学生的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体是谁呢?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已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朝霞 《教师》2011,(31):75-77
所谓“后习作教学”.是指把习作教学重点放在命题之后。它通常表现为:命题一指导一批改一讲评。这种习作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怎样审题、立意、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等指导。总是揣摩出题人要我写些什么,怎样写,让学生钻进老师命题的框框里去。 “前习作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习作教学重在命题前的指导,把重心转移到命题之前,重视学生作前的观察体验、阅读与思考等,以此降低写作难度。减少学生习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想写。  相似文献   

9.
朱红 《教育艺术》2010,(5):79-79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文章后,自己进行大声地阅读,并且读给别人听,然后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修改。古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经反复修改而用之事。让学生学会修改,是新课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不仅自己会写文章,而且自己会改文章,用不着教师改,就能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这个会改文章的功夫同会写文章的功夫是同等重要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既包括落笔以前在酝酿构思阶段的比较琢磨,也包括写成初稿以后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斟酌推敲。现在不少学生写了文章自己不改,甚至连一遍也不看就交给教师,似乎改文章  相似文献   

11.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一、描绘词义,拓展想象课文中的一些中心词语,往往起着统领句、段乃至全篇思想内容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抓住这样的词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教师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然…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习作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出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写。以实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步入习作的大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工作,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占银 《宁夏教育》2000,(12):23-24
什么叫习作?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回答是让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看来,习作本来并不难。只要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已大功告成了一大半,但我们作文教学中面对的实际情况却是多数学生“提笔难,下笔更难,写真话难上加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蒯福棣谈咨询台让学生“不拘形式 ,自由表达” ;不仅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见闻、感受 ,而且鼓励学生写想象的内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要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高年级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记实作文” ,就是写熟悉的人、事、物、景 ;“想象作文” ,就是写想象中的事物。大纲把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提 ,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幻想提到比较高的位置 ,这是充分考虑了学龄儿童的思维特点。这样 ,学生的习作就会有比较丰富的内容 ,儿童的创造力也能在习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第…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习作时常出现四种现象: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写不出来,三是写不具体,四是提笔忘字。针对这四种情况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提供先行组织者,让学生把话说出来;提供"脚手架",让学生写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北京市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第二单元“听说读写训练2”中有这样一篇习作:以“献爱心”为题,写一篇作文。把在“三八”妇女节时,你为妈妈(或奶奶、老师)做的一件好事具体地写下来。写作前先列好作文提纲。编者的意图是以此次习作为例,让学生能在特...  相似文献   

18.
某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在“习作批改”一项上的具体要求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精批细改,一是要把习作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在旁边画一个框,让学生订正;二是要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对习作中的病句进行修改;三是要对习作中的每一句话进行批改,看语句是否通顺,  相似文献   

19.
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我开展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探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回归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的自由,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事实上,如果不加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写,实际上增加了取材、构思的难度,学生往往茫茫然。在自由习作实验中,我们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导“改”,春风化雨般地滋润自由习作田园,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抓好作文批改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努力在“批”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自改的能力 ,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改“详批”为“略批”,留自改空间由于平时教师的“详批”、“精批”,使得一些学生的“改”成了一句空话 ,批改成了“包办婚姻”,学生自改没有空间。因此 ,笔者把学生习作的批改定位为 :指点迷津。即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方向性的略批 ,指出文中的优缺点 ,“可以在作文本上 ,做一些符号 (写上一些方向性的话 ) ,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