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少年借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进谏。本文文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尤其是对话部分,言简意赅,很有特色,非常适合朗读。  相似文献   

2.
<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成语故事,我见证了螳螂捕蝉的实情,却没当黄雀。那是一个夏日星期天,我和一群小朋友来到小树林里玩。刺耳的蝉叫声,把我逗引上了  相似文献   

3.
【片段一】与“螳螂捕蝉”对话——悟寓言之意师:“螳螂捕蝉”是个成语.我们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四个字,能念出来吗?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与"螳螂捕蝉"对话--悟寓言之意 师:"螳螂捕蝉"是个成语,我们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四个字,能念出来吗?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吴王不听大臣们劝告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终于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7.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执教《螳螂捕蝉》时,为追求有效教学.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对教学内容作了取舍和富于创造性的重组.将教学设计为三大板块进行.这些板块既是相对独立的故事“细件”.又是一个个富于张力的讨论话题.  相似文献   

8.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成功地促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一 预习汇报—— 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螳螂捕蝉》。(板书:螳螂捕蝉)大家已经做了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螳螂捕蝉>是北京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一意孤行决定攻打楚国,一位年轻的舍人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委婉劝谏吴王,不要"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使吴王打消了进攻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细致入微地解读文本,才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文本的内涵,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下面,我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螳螂捕蝉》是一篇极富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文章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  相似文献   

13.
《螳螂捕蝉》应该说是一篇老课文,说它老,原因有二,一是这篇文章在教材中已经很有些时候了;二是这篇文章已经被不少老师作为公开课教学过。所以对待它,我并不陌生,但是也一直没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教学的方法。过去不少教师更多地是把注意力放在“螳螂捕蝉”道理的体悟上,最多再拓展到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除此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更语文、更有实效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都是××问,××答,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因学而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15.
正《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下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储备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劝阻吴王,说服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文章以对话为主,叙事生动传神,突出前因后果的照应。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董玉梅 《小学校长》2006,(2):40-40,38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写了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机智、勇敢地劝阻吴王伐楚的事,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教学时,我着重抓住了少年智劝吴王之“智”,激活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放射出学生智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胡修新 《辅导员》2013,(16):91-91
<正>《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成功地促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诵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为起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的内容。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把书"读薄"  相似文献   

18.
天敌     
螳螂捕蝉一只蝉藏在草丛中叫得正欢,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一只螳螂的捕猎范围。经过一番观察后,螳螂终于向这只蝉扑去……正当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初看课题"螳螂捕蝉",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八字成语,想必课文就是讲这则寓言故事的。读完全文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故事中有故事,它先由历史故事引出"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再由寓言故事又回到"吴王攻楚"这个历史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像这类型的课文学生在中年段就接触过,如《争论的故事》《天鹅的故事》。那么到了六年级了,这类型的课文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一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生:吴王和少年。师:对。这两个人谁为主?生:少年。师:我把"少年"写得高一些。现在黑板上有三个词: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把课文的大概内容给大家讲一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