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是一门教人求索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如何使哲学教学焕发迷人的光彩,应成为每个中学政治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俗语说: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可见,学是离不开问的,尤其是以问题为心脏的数学的课堂教学,更应该突出一个“问”字,贯穿一个“问”字.这里所说的“问”,不再仅仅是作为反馈信息的巩固和复习提问,而是把一节课要讲的东西,设计成一个或几个问题,上课一开始就提出,然后,师生一起对这些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认识地理事物,感知做人学问 做人是人生的第一学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通过学习地理,了解大自然的造化,认识生命的可贵,做一个真实、远离浮躁、勤奋努力而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5.
邝红军 《师道》2011,(5):57-57
教育学是一门学问,这是确实无疑的。怎么做这门学问,怎么治这门学问,这本身又是一门学问。这后一门学问,可以命名为“教育学之后”,或者叫“元教育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就在于学生是否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口语,另一种是习作。习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强调,不管习作的内容还是习作的形式都应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让学生由写自己的话到自由表达,在情感上贯穿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是传授歌唱技术的学问,是一门教人的艺术。它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和本身具有的歌唱技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阐述了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目前令人遗憾的是青少年学生中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我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重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实效。如何加强德育教育以达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目的?1919年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说:“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更应注意的在乎实行”。  相似文献   

9.
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是目前哲学界,乃至整个理论界都很关心的问题。人们用“贫困”二字来形容当前中国哲学的现状。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论断,我们不能表示同意。哲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经久不衰的学问,自古以来就是学派林立。在各学派之间既相互争鸣,又相互汲取,从而保持着哲学自身的生命力。历史上没有哪一种自诩为“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10.
王琳 《江苏教育》2007,(7):45-46
常常看到班主任老师忙忙碌碌.整日里琐事缠身.“看班”、“看学生”、“看晨读”、“看自习”。因此也就有了班主任要“四勤”之说: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其实,班级管理,又怎能一个“看”字概括、又怎能一个“勤”字了得!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讲究技巧,教师要学会巧用力、用巧力,学会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辩证地去处理班务。  相似文献   

1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像姜太公钓鱼那样,“愿者上钩”,那绝对  相似文献   

12.
不少人认为孔乙己教写“回”字是想卖弄学问,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其一,教“回”字能显示孔乙己的学问吗?这“回”字可是咸亨酒店经常用的,孔乙已应该知道酒店的伙计都能说,也大都会写。教一个别人能说会写的字,能显示教者的学问吗?孔乙己真要显示他的学问,可以随便背一段文  相似文献   

13.
学习就是做学问,教学就是教学生做学问。学问就要“问”。做学问须勤“问”,教做学问须善“问”。“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因而是一门学问。一、谁之“问”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问”是一个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反之,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说明他缺乏积极的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但在…  相似文献   

14.
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将清代思潮的变迁过程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而贯穿三个阶段他所予以重视的关键性精神即是“科学精神”.梁启超所关心的问题在于学问该如何得到发展,并且忧虑“致用”的主观动机容易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其客观性,因此,梁启超主张学者应避开去问所治的学问是否实用.“为学问而治学问”,这就是梁启超《清代学术概念》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梁启超深刻地体会到了政治权力主宰真理和正义的严酷现实,他所站到的非政治性立场本身就在政治社会环境中.《概论》在政治思想史学上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一门教人求索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如何使哲学教学焕发迷人的光彩,应成为每个中学政治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激之以“情”趣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新课程的视野中,哲学教学内容一旦涉及学生的心灵,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从哲学层面上激发他们情绪,必然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张扬。教例1:在教学《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满含激情地朗诵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  相似文献   

16.
《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果把作辅导有目的、有意识地贯穿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来,立足于教材,巧妙利用教材潜在的写作“因子”,在语言上给予暗示,在情境上给予渲染,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帮助,点燃学生再创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传说中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用的是“疏通”之法,关键在一个“导”字;而其父鲧降水不成,用的是“围堵”之法,则坏在一个“堵”字上。教师的教学虽非治水,但其中却有“治教”和“治学”的学问,同样有一个“堵”与“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按台湾学者朱维焕所说。始于清末邓实的《国学精论》一文,邓实以“国学”一词别于当时的“西学”。其实,区别于东西方学术.早于邓实的张之洞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学”,晚于张之洞的章太炎也写出“国故论衡”。“中学”“国故”“国学”名称稍异,指的是同一门学问。在我看来,“中学”“国学”在时间上有些模糊,也就是对这门学问在时问上没有界定。一般而言,这门学问所指的时问跨度是自先秦至清末这一段。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是一盘棋,每个棋手都应明白每一颗棋子的举足轻重;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每个艺术家都应讲究每一个动作的优美含蓄。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每个学者应懂得每一个问题的轻重缓急。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既要讲究艺术,也要讲究战术。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服从”班主任,都“亲其师,信其道”,这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7届中考政治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主要可体现为五个字,即“新”、“多”、“紧”、“难”、“弱”,如何更好地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成为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