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首先是保护,保护学生人文家园的原生态,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儿童有生理心理特点,有儿童的天性,他们以咀嚼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以嬉乐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我们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在交融人文滋养和语言发展的同时,必须与儿童自然天性成为天作之合,方可保护好这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成为让孩子快乐栖息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与美育相辅相成,对学生进行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语文教学又是作者美学思想的重要传播手段。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忽视作品中显现出来的作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而应相机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需要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交流。他们对音乐课虽然喜爱,但普遍存在着审美情趣低、分析判断能力差、音乐知识积累少、音乐表达技能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应善于挖掘小学语文材中的美育因素,恰当进行美育渗透,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1.语言本义美以苏教版为例,小语课本中精选了很多美文,课文中的语言似一颗糖,越嚼越有滋味;似一首歌,越听越被陶醉;似一幅画,越看越是迷恋。如第一册课文《秋天》——“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小牛说,秋天是金色的,辽阔的田野金黄金黄。小鹿说,秋天是红色的,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秋天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这里用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充满诗意的秋天,读着读着孩子们就被这些优美的语言感染了。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并重”的观点,已经在教育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李红云 《文教资料》2011,(21):60-61
语文教学与美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闪光点,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展示美的内涵,并通过朗读、补充背景资料、运用多媒体等有效手段积极创设情境,丰富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美感,引领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提升对美的认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界对美育的认识就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重视美育.因此,为了加强语文教学美育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推动语文美育的研究,现选择这一课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语文教学实际是一个传递正能量、施行美育的过程。语文教学是利用祖国语言文字蕴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深入文本,体悟情感,进而感悟人生,培养高尚的美感,成为心理健全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需要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交流。他们对音乐课虽然喜爱,但普遍存在着审美情趣低、分析判断能力差、音乐知识积累少、音乐表达技能弱的问题。作为一个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应从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14.
王文娟 《湖南教育》2002,(10):25-25
美育能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美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去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展示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语文材料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感情真挚的诗歌,情调优美的散文,曲折生动的小说,引人入胜的戏剧,乃至科技读物,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优秀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的感染、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关注。美育已成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中学语文美育教学,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以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陈剑 《德育信息》2002,(6):38-39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给学生留下美的第一个印象尤为重要。首先,在衣着服饰上要大方别致,给人以美感,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切忌奇装异服,涂脂抹粉。所以,洒脱的仪表、得体的衣着是同学们接受美的第一需要,即满足视觉审美的需要。其次,言谈举止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句话如何讲、讲什么,应充分地加以思考。冗长  相似文献   

17.
刘国民 《考试周刊》2009,(17):57-57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当好美学指导,做好美的使者呢?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季新华 《考试周刊》2010,(31):167-167
和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实现和谐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更是新课程改革中所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那么怎样努力让历史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殿堂,使受教育者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