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区级赛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九色鹿》的第一课时。代表学校参赛,我心里没底:刚刚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上有点开窍,在忐忑中接受了任务,谁知参赛的是第一课时。这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呢?赛课时,我重点关注到每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牢固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并点拨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再学习九色鹿的外形。课上完了,自认为扎实的字词教  相似文献   

2.
《养蚕》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课。上这课之前跟学生课下交流时,笔者发现本班学生几乎都有关于“养蚕”的生活体验,不免暗自窃喜。  相似文献   

3.
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  相似文献   

4.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写的一篇散文。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散文式”的教学思路:跟着作者思路走,走出一片艳阳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识的不竭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璀璨火花。有效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8.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优秀散文,字里行间洋 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读后令人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文中出 现了许多看似贬义的词语,而正是由于这些生花妙笔,才反映 了作者那颗关怀少年儿童的拳拳爱心,“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9.
《只拣儿童多处行》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0.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  相似文献   

11.
下午美术课,教学内容是“画自己的爸妈”,总不能把家长从家里请来吧?只好自我牺牲一下,要学生画画我的尊容。一说要画老师,学生的兴致来了,大声叫好。我搬了个凳子在教室前面坐定。发下作业本,学生就动笔了。有的眯着眼好像要把我看透,有的拿着笔在半空中比画着,有的要求我换个姿势,有的命令我不要动,有的要我笑一个,有的还要我摘下眼镜……看张淑聪和杨虹燕的专注样儿,还蛮像个画家呢。我左也不行,右也不是,  相似文献   

12.
在人生的大半旅程中,我深刻感受着自己的生命和这所名叫金阊实小的学校血肉相连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我深爱着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我成长于此,发展于此,成功于此,在这里种下桃李,又收获满园芬芳。带着学生味做好强的老师1986年,毕业于新苏师范的我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为金阊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国内某位名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在深深敬佩教师精深的教材解读及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对其过于华丽的教学语言产生了一些想法。因这些课堂语言散见于全课教学,为节省篇幅,特集中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4.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  相似文献   

15.
一、说设计理念 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谓之美读。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美,达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有感情朗读主要是把文章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话)。所以要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意味。  相似文献   

16.
《只拣儿童多处行》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碰到春游的儿童的事,表现了儿童活泼欢快、生机勃勃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希望。我多次教学这篇文章,但语言训练总是不到位。今年再教的时候,我开始接触语用学。语用学的本质在新课标已经有所体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如何践行"语用型",让学生真正行走在学语文的进程之中呢?  相似文献   

17.
在汉字学家眼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它集音、形、义于一体,有着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等其他拼音文字所没有的优势。低段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汉字的字理,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利用汉字的优势,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19.
孙老师在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扣住“童心”——文本中的童心、作者的童心、学生的童心,通过以疑促读,探究中解疑,超越释疑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现撷取片断和同行共赏。  相似文献   

20.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散文式”的教学思路:跟着作者思路走.走出了一片艳阳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