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构是作者创作作品立意布局方式的总体构想,是字、词、句、段排列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  相似文献   

2.
周胜华 《今日教育》2012,(12):47-48
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习得不依靠简单的给予,更不依赖于系统的语言学理论,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采取适切的方式凸显精妙传神的关键词句,留足时空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引导学生进行直观领悟,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和汲取,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剪纸技艺非常高超的"姥姥"的形象。"剪纸"是本文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索,也承载着人物的情感。沿着这条线,我们就可以走入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全文措辞优美,教师只要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牵挂。  相似文献   

4.
姥姥才练就了这高超的剪纸技艺。而对于这些,姥姥却只说了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学生齐读)相信这句朴实的话一定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对“我”浓浓的亲情,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文,感受亲情,渗透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精妙的篇章结构全文运用了电影蒙太奇式的组合结构,以"剪纸"为情感线索,先后呈现"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翻来折去"的局部特写、邻居的"啧啧赞叹"、乡邻乐呵呵地走了,姥姥"接着干活儿"、刁难姥姥"摸着剪窗花"、"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和"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等一系列有机组合的镜头,并在表现  相似文献   

7.
教师从"姥姥情结"角度展开教学设计,成功启动学生思想情感引擎,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助力。教师精巧导入、个性调度和关联性训练设计,都可以促使学生接轨生活经历积累,提升学生情感认知品质。  相似文献   

8.
刘广祥 《小学语文》2013,(1):113-115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落幕,我执教了《姥姥的剪纸》一课。一路走来,深感不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呈现出的精彩与遗憾,都值得去总结、反思,磨课的过程更值得“走个来回”。繁华落幕,静静沉思,深深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能不着痕迹地体现新课标思想的课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姥姥的剪纸》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浓浓的亲情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执教者依托姥姥的剪纸,在课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进而深化主题,把朗读与想象、抒情、表达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人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王荣生教授指出,许多语文教师根本弄不清语文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正在教什么。王教授可谓一语中的。这一现状的背后,暴露的恰恰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把握不准的尴尬。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指南针,又是控制教学行为的方向盘,其作用不言而喻。目标准度决定教学效度,倘若目标迷失或错位,带来的必然是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明晰、合理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和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包括和县剪纸在内的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转型期,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在逐步缩小,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以和县剪纸艺术为例,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县剪纸在表现题材、创作形式、创作人员、功能转换和新传承空间的开发等方面的开辟的剪纸艺术新路径,以此为民间艺术的当代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文本。  相似文献   

12.
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亲情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的融融亲情。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某一篇文本中,而要以整合的视角将单元内相同的文本进行统整联系,引领学生在类比辨析中深入探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具体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同质聚合,把握散文的基本特质;异质类比,细化散文的不同特点;辨析揣摩,感受散文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4.
教学艺术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只有把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的科学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课堂教学的魅力和生机.本文以《姥姥的剪纸》为例,从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审美性等方面,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依托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特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情感饱满,语言富有乡土气息,特别是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与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巧妙融合,更是呈现出独特、质朴而又温馨的乡土美感。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审美评价和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装饰鱼及其表现特征——外形美、花纹美。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平面的鱼剪纸制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鱼和装饰  相似文献   

17.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姥姥的剪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朱龙 《甘肃教育》2024,(3):70-73
非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非遗资源,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甘肃剪纸艺术为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对比多种艺术、注重跨科联动、设计主题活动、评价学生作品等多种方式,探究非遗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课前PPT播放47张民间剪纸作品,配《山东小曲》音乐)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童谣《外婆桥》。谁来读读? 生:(感情朗读)“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又有圆子又有糕。” 师:读着读着。仿佛外婆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这是一位怎样的外婆? 生: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