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在图书馆,还是在网上,想要找二本不同的有关“创造性”的书是很困难的,但“创造力”方面的书却很多,新的、旧的不少于百种,什么《创造力计划》《、创造力培训》《、创造力教程》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创造学》之类的书也很多,书中讲的也是创造力而很少谈及创造性的话题,谈到的也只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而主要内容还是谈创造力,如什么创造原理、创造思维、创造技法等等。我为什么说“想找二本不同的有关‘创造性’的书是很困难的”呢?因为一本可以找到,这一本是由美国人写的《创…  相似文献   

2.
正《西游记》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学者分别从儒、释、道等不同领域对其进行了全面阐释,评论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实,如果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西游记》,就会发现其中还蕴含了人体五脏有机运行的奥妙与真谛。"心猿"悟空在《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并且还有一双能够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其实孙悟空的这些本领都隐含着中医养生学的寓意,都与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有关。例如,孙悟空能瞬间驾筋斗云驰骋十万八千里,寓指人的意念瞬间一动如行十万八千里之遥。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2):84-85
"不论如何沉鱼落雁,不论多么伟大,身体里一定有便便。"日本插画家寄滕文平和寄生虫病学研究员藤田纮一郎,2005年在他俩合著的《大便书》中如是说。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好笑,但在这两个日本人的眼里,大便是身体的一部分,就和梳妆打扮一样因人而异,有什么样的身体和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大便。常言人有三急,第一急必是内急。每个人每天都  相似文献   

4.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1):21-21
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不但书的容量够分量,而且其内容也非常难得——本书470多页,采访了包括《时代》、《新闻周刊》、《福布斯》、《国家地理》等杂志在内的20多家美国乃至全球顶级杂志的总编、主编。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位中国人写的书,采访中自然会有对中国杂志现状的关照。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文章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商业文化差异认为中国是饭堂经济美国是教堂经济。这是个很有趣的观点。在美国这个经济与科技如此发达的国家,宗教信仰竟然深入到人们的每一个生活领域,以至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都要打着上帝的旗号。在《洛克菲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洛克菲勒在商业生涯中至始至终都与  相似文献   

6.
小说《幻影书》的卷首引用了夏多布里昂的一段话:“人不只有一次生命,人会活很多次,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一生的缩影,每天早晨醒来都意味着一次新生。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09,(1):1-1
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看过一本题为《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书,这是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写的。书里向我们洞开了神秘莫测的科学世界,让你不由得对作家那种超乎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才华而深深折服。  相似文献   

8.
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看过一本题为《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书,这是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写的。书里向我们洞开了神秘莫测的科学世界,让你不由得对作家那种超乎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才华而深深折服。  相似文献   

9.
费俊慧 《科教文汇》2008,(20):241-241
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两住先驱,两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然而这两位大师的影响却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中。两本《语言论》虽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对美国语言学界乃至全世界语言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两位先驱,两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然而这两位大师的影响却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中。两本《语言论》虽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对美国语言学界乃至全世界语言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许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并读过这本《寂静的春天》。这是一本引发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被列入“20世纪100篇最佳新闻作品”榜单。  相似文献   

12.
读编对对碰     
正编辑老师:你们好,暑假到了,你们有没有出去玩呢?长沙的夏天可热了,为此,妈妈带我去北海玩了一个星期。那里蓝天白云、海水清澈、空气清新,我都舍不得回来了呢!我们是坐火车去的,花了15个小时。我还带了两本《发明与创新》杂志在车上解闷,旁边的叔叔阿姨看到我在看书,都夸我学习认真呢。哈哈!他们不知道,其实,看你们的杂志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甄里不知从哪儿得到一本叫《古老的科学游艺》的书,厚倒不厚,但是一下就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也使妹妹甄梅不禁凑了过来。她急于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使哥哥看得如此似醉如痴。“别抢别抢!”甄里就怕甄梅那一种出手快如风的功夫,“让我们一块看,一起做,怎么样?”原来书中的每个实验都附有照片或插图,对它们的科学道理也有一定解释,兄妹俩不由得跃跃欲试。反正不少材料都很容易在家里找到,而  相似文献   

14.
读者说     
<正>我是一名普通的读者,《大科技·科学之谜》伴随着我成长。很开心多年之后还能看到《大科技·科学之谜》。我在初中时遇到了《大科技·科学之谜》,今年已经要从北大物理学院硕士毕业了。正是《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物理,这么多年学习物理的美好时光都是因为中学受到《大科技·科学之谜》的鼓励。《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对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非常满足。想起来真是又喜又悲,我读初中时候根本买不起,都是在书店蹭书看,农村里连书都看不到,只能进城好不容易看  相似文献   

15.
在欧洲,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就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1978年荷兰人编写了一本有关七巧板的书,书中搜罗了1600种图形,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在这些书的前言中都写道:这是一种男女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就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1978年荷兰人编写了一本有关七巧板的书,书中搜罗了1600种图形,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在这些书的前言中都写道:这是一种男女老少、达官贵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和科学家总给人一种一本正经的感觉,有这种观念其实也很正常,因为科学家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往往非常严谨,一丝不苟.其实,科学研究是没有禁区的,科学家同样也会研究一些十分好笑的问题,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就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创办了一本科学幽默杂志--《不可能的研究记录》,专门记录一些让人发笑然后又能让人思考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正忠 《科教文汇》2021,(12):I0001-I0001
不久,分社领导换了。一天,新领导找我,因分社工作需要,让我改做对外新闻报道的文字记者。我懵了,刚爱上摄影,又要换岗?我说:"我的外语不好,当不好对外记者。"领导笑了,说:"没什么难的,我也是对外记者出身,相信你会很快上路的。"于是,我又去新华书店买了许多对外新闻报道方面的书。逛书店,其实是我的一个爱好。凡到总社出差,我总是要逛一逛中国新闻书店。在那里,我几乎买全了一年一册的《中国新闻奖优秀作品选》《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以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优秀新闻作品选。这些书一直放在我办公室的书柜里,有事没事时常常翻起。记得有一次看到书店做优惠活动,我便一头扎进书堆,翻着一本又一本的世界名著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爱不释手,一下子买了500多元的书,几乎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  相似文献   

19.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据称其17岁时开始随父亲和叔叔游历世界,曾在中国生活17年,受到元朝忽必烈可汗的接见;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当时富饶中国的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甚至成为中国和意大利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交流的见证。近日,美剧巨制《马可·波罗》又掀起了一股"马可·波罗"热。其实,国内外历史学界对"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如何成书"的争论从未停息过。马可·波罗,这位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因为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而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熟知。他在游记中对元朝时中国社会状况绘声绘色的描述,在当时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书中对中国"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夸张说法,更是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神秘大国的无限憧憬。然而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是否就足以证明马可·波罗一定来过中国?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他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马可·波罗留给世人的是真相还是弥天大谎?这些历史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始终徘徊于否定与肯定之间,争论如同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20.
刊客沙发     
看贵刊有几个月了,我认为贵刊是中国难得的科普类杂志。人类发展离不开科学,贵刊能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科普知识的机会,非常感谢。 在建议方面,我觉得责刊为何不做一个“好书推介”的栏目?我所看过的好书就有《博弈论》、《弯曲的旅行》。《弯曲的旅行》绝对是一本好书,书中很形象地描绘维度以及额外维度的猜想,引人入胜,每一章都是激动人心的。还教给读者一些实用的探索物理的方法。这正是我的另一个建议,贵-T'j的文章总的来说,有些诙谐过了头,诙谐过头会让文章有种飘在空中的感觉,读完之后大家可能会觉得“科学很神奇”,而不是“对科学好奇”,〈大科技》大多数文章只做到的是前者,而前者是我们初中以前就感受深刻的。一本深刻又有趣的杂志应做到的是后者,这样大家对科学的理解才不会表面肤浅,才会有长久的热情去探究、钻研,为更多人才的崛起提供合适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